05.13 眼看提親的人太多,李清照說道:誰能對出此聯,我就嫁給誰

封建時代,女子一直被排斥在社會主流之外,一個國家所有光鮮的職業,幾乎都沒有女人的一席之地,比如女人不能參加科舉,不能為官,甚至不能拋頭露面。而男人則可以從事任何行業,甚至可以三妻四妾。在那個時代,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此外儒家禮教還規定了女子必須遵守三從四德,崇尚男尊女卑,內外有別,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

眼看提親的人太多,李清照說道:誰能對出此聯,我就嫁給誰

正因為有了如此多的約束,在我國古代出一位傑出女性,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五千年曆史也就出了一個女皇,還是因為唐朝社會較為開放。到了宋朝,又出了一位女詞人,也是由於趙家皇帝重文輕武,宋朝文化較為繁榮所致。這位女詞人名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稱。

李清照出生在宋朝的一個書香世家,她的父親李恪非是大文學家蘇東坡的弟子,北宋神宗年間的進士,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早年還做過鄆州教授,和水滸傳中的吳用可能還是同行。宋朝的教授其實不算什麼官,只是地方州學裡講授儒家典籍的先生。因為職務之便,李恪非極愛藏書,在他的家中收藏了歷代名家的文學作品,這就給年幼的李清照提供了便利。

眼看提親的人太多,李清照說道:誰能對出此聯,我就嫁給誰

李恪非雖然熟讀儒家典籍,但他的家教非常開明,他看到女兒喜歡讀書,不僅沒有制止,反而加以鼓勵,遇到不懂之處,還會為她耐心講解。正是兒時的文學積累,造就了李清照。十六歲時創作的一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便已讓她名滿全國。十八歲時,李清照嫁給了汴京太學生趙明誠,趙明誠也是一位世家子弟,他的父親是當時的吏部侍郎,二人可謂門當戶對,郎才女貌。

李清照和趙明誠一起生活了二十七年,靖康年間,北宋滅亡,趙明誠也在顛沛流離中不幸去世。丈夫的過世,令李清照非常痛心,她本打算為夫守節,但怎奈一些大戶人家的子弟,貪慕她的大名,不斷登門求親,希望她能改嫁,家裡的門檻幾乎都要被媒人們踏平了。

眼看提親的人太多,李清照說道:誰能對出此聯,我就嫁給誰

李清照的父母眼看女兒還很年輕,也準備為她再擇一個好夫婿。李清照為此不厭其煩,但又不忍讓父母為她難過,最終她還是有些動搖了。她心想,索性聽天由命,於是出了一個極難的上聯,對著求親的人說,誰能對的出下聯,我就嫁給誰。上聯叫做: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此聯分為兩句,看起來容易,其實非常難,如想對仗工整絕非易事。不料這對子一出,上門求親的人,居然一個都沒有了,直到李清照去世,江南的世家子弟們也無人能對出下此聯,可嘆一代才女至死也未能等到她的有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