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安徽皖北皖南的分界線是淮河嗎?

倪見霖


家在安徽的我來說一說安徽皖南皖北的分界線。



皖北即安徽北部的簡稱,起源於清康熙九年廬鳳道,光緒三十四年更名為皖北道,範圍包括五州四府。現在指的是安徽淮河以北的地區,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陽、淮南、亳(bo)州、等6個省轄市。

皖北代表的文化是楚漢文化、淮河文化、老莊文化。各種文化在這裡融合貫通,具有兼容性和過渡性的特點。

皖南即安徽的南部,主要指安徽江南地區,起源於唐代江南道。狹義的皖南範圍特指皖南山區一州四府,現指安徽省南部黃山、蕪湖、馬鞍山、銅陵、宣城、池州六市,以及江北的安慶市。

皖南是安徽省的經濟、文化和旅遊中心,是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前沿陣地。

皖南和皖北的分界線,在網上和老百姓口中爭議很大,莫衷一是。有的說以淮河為界,有的說以中原官話區為界,有的以清歷史區劃為界,還有的以大別山-巢湖為界···

不管怎麼劃分,皖南和皖北都是安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片區域理當同心協力,共同進步,促進安徽經濟的整體發展。

下面我們列舉皖南皖北的多種劃分法。


1·以阜陽·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北·六市為皖北,其餘市區主體在淮河以南、含有淮河以南地域的市為皖南。

2·以淮河為界,河北為皖北、河南為皖南。

3·以現皖北經濟區(行政區)為界,即不僅包括皖北六市在淮河以北的部分,還包括鳳臺縣、淮南市轄區、懷遠縣、蚌埠市轄區、五河縣在淮河以南的部分。

4·以中原官話區為界,中原官話區為皖北,其餘為皖南。

5·以清歷史區劃為界,淮河流域為皖北,長江水系為皖南。

6·以江淮水系為界,淮河流域為皖北,長江水系為皖南。

7·以大別山--巢湖為界,分別為皖南皖北。

8·以長江為界,江北為皖北,江南為皖南。

9·以皖山(天柱山)為界,緯度高於皖山的地區為皖北,緯度低於皖山的地區為皖南。

10·以官話區為界,官話區(南界為馬蕪銅池安市區以及桐城、樅陽)為皖北,餘部分為皖南。



我認為皖南皖北應以長江為界,如果劃分淮南與淮北應以淮河為界。一般講,淮河以北為皖北、長江以南為皖南、中間為江淮之間,不算南也不算北。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地域劃分的不確定性。


藍天yanru


本人就是安徽人,相對來說對安徽的地理、氣候比較瞭解。人們一提到皖北,自然會聯想到淮河以北的廣大安徽地區,就是現在所指的宿州、淮北、阜陽、淮南、蚌埠、亳州六市,他們的生活習慣、氣候條件、人文、語言與安徽其他地方有較大區別,地理上屬淮北平原,也就是我們經常稱呼的“侉佬”,這種稱呼不帶有任何貶義與鄙視,僅僅是為了區分地域,是我們過去對狹義的皖北的一般認識。想要真正區分,還有安徽中部的廣大地區,就是皖中,它包括六安、安慶、合肥、滁州四個地級市,六安、安慶在地理上稱為大別山區,合肥、滁州稱為江淮之間。為了更好的發展安徽經濟,促進南北經濟協助、共同繁榮,現在我們把長江以北的安徽部分,廣義上統稱皖北,恢復到自清康熙年間廬鳳道與光緒年間皖北道的所轄範圍,即安徽長江以北的廬州府、鳳陽府、潁州府、安慶府和亳州、泗州、六安州、滁州、和州的四府五州,這僅是稱謂而已。皖北人文環境屬於楚漢文化、江淮文化、老莊文化的大融合下的區域文化,成為中國一帶一路走向世界的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通道。皖南地區,是指長江以南的廣大安徽地區,它包括蕪湖、銅陵、池州、馬鞍山、宣城、黃山六個地級市,歷史上屬於古吳越,徽州文化的發祥地,文化底蘊深厚。區域源於唐代的江南道,成型於清代的皖南道,最終定格於民國期間的皖南行政公署,地理與氣候上皖南可以細分為沿江江南和皖南山區,所以安徽氣象臺從地理氣候條件上,把安徽區分為沿淮淮北、大別山區、江淮之間、沿江江南、皖南山區等幾個區域。為了更近一步帶動安徽南北區域的共同發展,安徽做了較大的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原省轄巢湖市,將原巢湖市的無為、廬江劃與蕪湖市管理,和縣、含山劃與馬鞍山是管理,其餘劃與省會合肥管理,原安慶市的樅陽劃與銅陵市管理,最大程度的促進了皖南皖北的經濟發展,雖然現在的皖南皖北大部分趨近於以長江為界劃分,但行政區劃與管理上已經很難定義。


心有靈犀73024986


皖北、皖南分界線不是淮河。官方的說法(參考《安徽地理》教科書、安徽地方年鑑等資料),安徽是分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北)、江南(皖南)三個部分的。淮河是皖北與江淮之間的分界線,長江是皖南與江淮的分界線。這裡,更多是基於地理劃分,並引申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江淮有時也泛指安徽全境,比如,江淮大地掀起學習“兩會”熱潮,就是泛指安徽全省。皖北,有時也泛指安徽沿淮及其以北的地區,比如,皖北振興戰略中的“皖北”。皖南,有時也特指皖南文化或者徽州文化的地區,有時特指古徽州的一府六縣。


菩提者語


安徽省擁江戴淮,地處南北氣候帶的交界處,氣候較宜人。華北地區的農作物與兩廣地區的農作物絕大多數都可以在安徽種植。諺語云: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

一般認為淮河以北為皖北,長江以南為皖南,江淮之間居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