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是誰幫助香港抵抗了索羅斯的收割?

中國人特別喜歡8這個數字,但是金融世界裡8不是一個特別吉利的數字,1998年發生了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發生了世界金融危機,而如果不是中國政府的力挽狂瀾,恐怕08年的危機會在十年前提早上演。

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格局,對香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少細節如今回憶起來依然歷歷在目,尤其是喬治.索羅斯的大名。

猶太人出身、貨幣投機家、資本大鱷,其身家在當時比聯合國中42個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還要高。

是誰幫助香港抵抗了索羅斯的收割?

資本大鱷索羅斯

憑著頭腦和財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索羅斯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場金融戰爭,狙擊各國貨幣,很多國家都對他恨之入骨。

說是在當時,如果一個外匯交易員聽到消息說日本央行干預市場,大家會哈哈一笑,該幹什麼幹什麼;如果一聽說"Soros in!!",所有交易員會立刻跳起來,可見當時索羅斯的威名和實力。

1992,索羅斯首次出手狙擊英鎊,擊垮英格蘭銀行,拿下第一滴血,旗下量子基金名聲大振,索羅斯淨賺10億美元。

1994,成功狙擊墨西哥比索,使整個墨西哥金融體系倒退5年。

1997,量子基金最風光的一年,在東南亞各國沉浸在資本盛宴中時,索羅斯在瞬息之間攻陷泰國,僅當天泰銖兌美元匯率就暴挫逾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也隨之陷入混亂。

隨後索羅斯轉頭攻擊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與泰國經濟連帶較深的國家,同樣屢戰屢勝。

外界推測這一戰,索羅斯淨賺一百多億美元。

到了1998年,在一波帶走亞洲四小虎之後,實力空前強大的索羅斯將最後的目光,落在了亞洲金融中心,剛剛回歸中國不久的香港,企圖做空港幣。

隨後,以索羅斯量子基金為首的國際投機集團和以董建華為首的香港特區政府,爆發了一場空前慘烈的香港金融保衛戰。

這一經典戰役,也成為現代金融史上,最激動人心和波瀾壯闊的一頁。

是誰幫助香港抵抗了索羅斯的收割?

剛回歸之後的香港,迎來空前考驗

醉翁之意盡在恆指

其實,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在索羅斯發動對東南亞的金融戰爭之後,就註定成為決戰之地。

索羅斯一邊在“料理”亞洲四小虎的同時,一邊就曾多次試探過香港。

1997年7月中旬,1998年1月和5月,港幣三次遭到大量投機性的拋售,港幣匯率受到衝擊,恆生指數和期貨市場指數下瀉4000多點,市場已經極度恐慌。

西方輿論戲稱,香港成為了國際投機家的提款機。

當時,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被輿論界戲稱“任一招”,意思是說,每每金融炒家殺將過來的時候,金管局唯一的一招就是提高利率,增加金融炒作的成本,維持聯繫匯率。

但這種辦法,本質上是飲鴆止渴,因為對於樓市的打擊太大。可以說,每抵禦一次投機進攻,香港就要吐一次血。

按照索羅斯等人的計劃,先在匯市上拋空港元,迫使香港金管局不得不採用扯高利率的老套子,利率抬高,股市勢必下跌,恆指期貨也會同步下滑。

然後炒家便可在期貨市場以較低的價格沽空恆指期貸,匯市股市雙雙獲利,醉翁之意盡在恆指期貨。

1998年8月,打著如意算盤的索羅斯,終於在幾次試探之後,按捺不住躁動的心,帶著最強的人馬和火力,誓要一戰終結香港。

世紀豪賭拉開帷幕

早在97年索羅斯掀起第一輪狙擊時,香港政府就十分清楚,以香港現有的外匯儲備,根本無力單獨應付可能的金融襲擊。

於是,香港財政高官秘密進京,得到了黨中央將不遺餘力地,傾中國外匯儲備之全力來支持香港的許諾,這也是在首輪港元狙擊戰中香港死守港元匯率的底氣來源。

之後不久,在世界銀行年會,時任總理朱鎔基、索羅斯同時受邀參會,朱鎔基當場對索羅斯表示:“中國將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立場,承擔穩定亞洲金融環境的歷史責任!”

索羅斯當然清楚中國的實力,只是他以為在強勢出手和隱忍不發中,中國會選擇後者。

原因很簡單,香港素來有自由之港的美稱政府大規模干預資本市場尚無先例,這樣會嚴重影響香港自由市場的信譽。

況且,索羅斯帶領的國際炒家還有數千億美元的資金可以動用,這足以打垮世界絕大多數的經濟體。

時間進入到1998年的8月,在肆虐了半個世界之後,索羅斯帶領著國際炒家們回到香港,甚至在《華爾街日報》上公然叫囂:“港府必敗”!

只是他沒想到,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兩位副行長此時已經帶著600億港幣來到了香港,隨時準備應戰。

決戰香江鹿死誰手

8月14日,香港政府突然出手,動用外匯基金和土地基金同時進入股票市場和恆生指數期貨市場大舉吸納,致使那一天的恆生指數反彈560多點,升幅達8%,以7224點收盤。

索羅斯軍團瞬間意外,他們沒有想到一向標榜自由市場的香港政府,竟然會真的入市搏殺。

不過索羅斯畢竟是老江湖,開工沒有回頭箭,很快穩住了陣腳。

隨後一直到24日,港府和索羅斯的炒家集團之間一直你來我往,短兵相接。

但是恆生指數慢慢的抑制住了之前瘋狂下滑的勢頭,開始處於一種震盪的狀態。

8月26日,離恆指期貨的結算日還有兩天。

8月27日,結算日前一天,上午10點,香港股市開市。

一開始,炒家的賣盤就如排山倒海一般撲來,在第一個15分鐘內,成交額即達19億港元;在第二個15分鐘內,成交額為10億港元。

而在收市前的15分鐘,戰鬥進入白熱化狀態,成交額高達82億港元,狀態之慘烈,令場上所有交易員都目瞪口呆。

這一天,香港政府動用了200億港元,委託10家經紀行在33家恆指成分股上圍追堵截。

恆生指數報收7922點,比上一個交易日上揚88點,這是自97年11月4日以來的最高點。

27日晚,最終的決戰即將到來。那一晚,香港幾乎無人入睡。

是誰幫助香港抵抗了索羅斯的收割?

整個香港無人能眠

8月28日,恆指期貨的結算日。這是索羅斯做空恆生指數的最後機會,之前購買的大量看跌期貨能不能賺,就看這一波了。

要注意的是,恆指期貨的結算價格為這一天每五分鐘恆生指數報價的平均值,因此,要抬高結算價,就必須保證恆生指數走勢平穩。

要達此目的,香港必須得竭盡全力,寸土必爭。

這一天,百萬香港人鎖定頻道,眼睛緊緊盯住飛快跳動的恆生指數,所有的人都捏著一把汗。

這一刻,許多香港市民都不再關心自己的財產是否縮水,真正意義上的與香港這座城市同命運共榮辱。

上午10時,決戰打響。

港府與做空集團立刻在“匯豐控股”與“香港電訊”上展開激戰,炒家的拋盤氣勢洶洶、排山倒海,政府軍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個不剩,全盤買入。

開市僅5分鐘,成交額即高達30億港元!

中午12時午市收市前,戰鬥又趨激烈,“長江實業”、“中國電訊”等多個藍籌股被炒家瘋狂拋售,滔滔股海,港府狂瀾力挽,午市收市時成交額報409億港元。

下午開市,戰況更趨嚴峻。炒家的拋盤滾滾而來,港府幾乎是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外匯儲備,全盤吃下,全線死守,平均每分鐘就有價值3.5億元的股票易手。

下午四時整,恆生指數終於在7829點定格!

驚心動魄的四個小時之後,全天交易額達到了香港股市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790億港元!恆指期貨最終以7851點結算。

在上溯總共10個交易日中,香港特區政府約動用相當於1200億港元的外匯儲備,將恆生指數上拉1169點。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蔭權隨即宣佈:在打擊國際炒家、保衛香港股市和港幣的戰鬥中,香港政府已經獲勝。

是誰幫助香港抵抗了索羅斯的收割?

它讓香港股市站穩了腳跟,讓國際炒家不但沒有了獲利空間,而且由於他們的合約已經到期,將不可避免地遭受鉅額虧損。

儘管國際炒家們困獸猶鬥,妄圖在9月搬回戰局,但在9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頒佈了外匯、證券交易和結算的新規定,使炒家的投機大受限制。

當天,恆生指數飆升588點,站上8000點大關,國際炒家的虧損進一步加劇,最終不得不從香港敗退而去。

再往後的故事就盡人皆知了,香港市場逐漸恢復了元氣,1999年恆生指數重回10000點以上,港府從股市中全部退出,賺了數十億美元。

是誰幫助香港抵抗了索羅斯的收割?

對索羅斯來說,中國是他的傷心地

在中國政府的強大支撐下,香港保住了自己的經濟命脈,而若沒有這個強大的後盾,其後果就無法想象了。

對於這場金融戰爭,中國政府的表現獲得了全世界的廣泛讚譽,其角色定位之精準、出手之決心、策略之穩重讓世界讚歎,這也成為中國政府參與世界金融戰爭的“首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