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是谁帮助香港抵抗了索罗斯的收割?

中国人特别喜欢8这个数字,但是金融世界里8不是一个特别吉利的数字,1998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发生了世界金融危机,而如果不是中国政府的力挽狂澜,恐怕08年的危机会在十年前提早上演。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格局,对香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少细节如今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尤其是乔治.索罗斯的大名。

犹太人出身、货币投机家、资本大鳄,其身家在当时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

是谁帮助香港抵抗了索罗斯的收割?

资本大鳄索罗斯

凭着头脑和财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索罗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金融战争,狙击各国货币,很多国家都对他恨之入骨。

说是在当时,如果一个外汇交易员听到消息说日本央行干预市场,大家会哈哈一笑,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一听说"Soros in!!",所有交易员会立刻跳起来,可见当时索罗斯的威名和实力。

1992,索罗斯首次出手狙击英镑,击垮英格兰银行,拿下第一滴血,旗下量子基金名声大振,索罗斯净赚10亿美元。

1994,成功狙击墨西哥比索,使整个墨西哥金融体系倒退5年。

1997,量子基金最风光的一年,在东南亚各国沉浸在资本盛宴中时,索罗斯在瞬息之间攻陷泰国,仅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就暴挫逾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也随之陷入混乱。

随后索罗斯转头攻击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与泰国经济连带较深的国家,同样屡战屡胜。

外界推测这一战,索罗斯净赚一百多亿美元。

到了1998年,在一波带走亚洲四小虎之后,实力空前强大的索罗斯将最后的目光,落在了亚洲金融中心,刚刚回归中国不久的香港,企图做空港币。

随后,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机集团和以董建华为首的香港特区政府,爆发了一场空前惨烈的香港金融保卫战。

这一经典战役,也成为现代金融史上,最激动人心和波澜壮阔的一页。

是谁帮助香港抵抗了索罗斯的收割?

刚回归之后的香港,迎来空前考验

醉翁之意尽在恒指

其实,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在索罗斯发动对东南亚的金融战争之后,就注定成为决战之地。

索罗斯一边在“料理”亚洲四小虎的同时,一边就曾多次试探过香港。

1997年7月中旬,1998年1月和5月,港币三次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港币汇率受到冲击,恒生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下泻4000多点,市场已经极度恐慌。

西方舆论戏称,香港成为了国际投机家的提款机。

当时,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被舆论界戏称“任一招”,意思是说,每每金融炒家杀将过来的时候,金管局唯一的一招就是提高利率,增加金融炒作的成本,维持联系汇率。

但这种办法,本质上是饮鸩止渴,因为对于楼市的打击太大。可以说,每抵御一次投机进攻,香港就要吐一次血。

按照索罗斯等人的计划,先在汇市上抛空港元,迫使香港金管局不得不采用扯高利率的老套子,利率抬高,股市势必下跌,恒指期货也会同步下滑。

然后炒家便可在期货市场以较低的价格沽空恒指期贷,汇市股市双双获利,醉翁之意尽在恒指期货。

1998年8月,打着如意算盘的索罗斯,终于在几次试探之后,按捺不住躁动的心,带着最强的人马和火力,誓要一战终结香港。

世纪豪赌拉开帷幕

早在97年索罗斯掀起第一轮狙击时,香港政府就十分清楚,以香港现有的外汇储备,根本无力单独应付可能的金融袭击。

于是,香港财政高官秘密进京,得到了党中央将不遗余力地,倾中国外汇储备之全力来支持香港的许诺,这也是在首轮港元狙击战中香港死守港元汇率的底气来源。

之后不久,在世界银行年会,时任总理朱镕基、索罗斯同时受邀参会,朱镕基当场对索罗斯表示:“中国将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立场,承担稳定亚洲金融环境的历史责任!”

索罗斯当然清楚中国的实力,只是他以为在强势出手和隐忍不发中,中国会选择后者。

原因很简单,香港素来有自由之港的美称政府大规模干预资本市场尚无先例,这样会严重影响香港自由市场的信誉。

况且,索罗斯带领的国际炒家还有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可以动用,这足以打垮世界绝大多数的经济体。

时间进入到1998年的8月,在肆虐了半个世界之后,索罗斯带领着国际炒家们回到香港,甚至在《华尔街日报》上公然叫嚣:“港府必败”!

只是他没想到,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两位副行长此时已经带着600亿港币来到了香港,随时准备应战。

决战香江鹿死谁手

8月14日,香港政府突然出手,动用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同时进入股票市场和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大举吸纳,致使那一天的恒生指数反弹560多点,升幅达8%,以7224点收盘。

索罗斯军团瞬间意外,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标榜自由市场的香港政府,竟然会真的入市搏杀。

不过索罗斯毕竟是老江湖,开工没有回头箭,很快稳住了阵脚。

随后一直到24日,港府和索罗斯的炒家集团之间一直你来我往,短兵相接。

但是恒生指数慢慢的抑制住了之前疯狂下滑的势头,开始处于一种震荡的状态。

8月26日,离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还有两天。

8月27日,结算日前一天,上午10点,香港股市开市。

一开始,炒家的卖盘就如排山倒海一般扑来,在第一个15分钟内,成交额即达19亿港元;在第二个15分钟内,成交额为10亿港元。

而在收市前的15分钟,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成交额高达82亿港元,状态之惨烈,令场上所有交易员都目瞪口呆。

这一天,香港政府动用了200亿港元,委托10家经纪行在33家恒指成分股上围追堵截。

恒生指数报收7922点,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扬88点,这是自97年11月4日以来的最高点。

27日晚,最终的决战即将到来。那一晚,香港几乎无人入睡。

是谁帮助香港抵抗了索罗斯的收割?

整个香港无人能眠

8月28日,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这是索罗斯做空恒生指数的最后机会,之前购买的大量看跌期货能不能赚,就看这一波了。

要注意的是,恒指期货的结算价格为这一天每五分钟恒生指数报价的平均值,因此,要抬高结算价,就必须保证恒生指数走势平稳。

要达此目的,香港必须得竭尽全力,寸土必争。

这一天,百万香港人锁定频道,眼睛紧紧盯住飞快跳动的恒生指数,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这一刻,许多香港市民都不再关心自己的财产是否缩水,真正意义上的与香港这座城市同命运共荣辱。

上午10时,决战打响。

港府与做空集团立刻在“汇丰控股”与“香港电讯”上展开激战,炒家的抛盘气势汹汹、排山倒海,政府军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不剩,全盘买入。

开市仅5分钟,成交额即高达30亿港元!

中午12时午市收市前,战斗又趋激烈,“长江实业”、“中国电讯”等多个蓝筹股被炒家疯狂抛售,滔滔股海,港府狂澜力挽,午市收市时成交额报409亿港元。

下午开市,战况更趋严峻。炒家的抛盘滚滚而来,港府几乎是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外汇储备,全盘吃下,全线死守,平均每分钟就有价值3.5亿元的股票易手。

下午四时整,恒生指数终于在7829点定格!

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之后,全天交易额达到了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790亿港元!恒指期货最终以7851点结算。

在上溯总共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政府约动用相当于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上拉1169点。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随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港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

是谁帮助香港抵抗了索罗斯的收割?

它让香港股市站稳了脚跟,让国际炒家不但没有了获利空间,而且由于他们的合约已经到期,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巨额亏损。

尽管国际炒家们困兽犹斗,妄图在9月搬回战局,但在9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大受限制。

当天,恒生指数飙升588点,站上8000点大关,国际炒家的亏损进一步加剧,最终不得不从香港败退而去。

再往后的故事就尽人皆知了,香港市场逐渐恢复了元气,1999年恒生指数重回10000点以上,港府从股市中全部退出,赚了数十亿美元。

是谁帮助香港抵抗了索罗斯的收割?

对索罗斯来说,中国是他的伤心地

在中国政府的强大支撑下,香港保住了自己的经济命脉,而若没有这个强大的后盾,其后果就无法想象了。

对于这场金融战争,中国政府的表现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赞誉,其角色定位之精准、出手之决心、策略之稳重让世界赞叹,这也成为中国政府参与世界金融战争的“首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