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推薦: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一組影視中的春秋戰國服飾圖片,與本文無關)

【作者簡介】風露清愁,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搜狐開博十年,70後文學女中年,愛文字,愛生活。

(一)齊國兩朵美麗的花

“妖豔春秋首二姜,致令齊衛紊綱常。天生尤物殃人國,不及無鹽佐伯王!”

用一首詩引出今天我們故事的兩位女主人公,她們就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一對美女姐妹花,宣姜和文姜,這兩位大美女究竟有著怎樣驚世的美貌,又有著怎樣跌宕的人生呢?她們真的像詩中描述的那樣是惑亂朝綱的妖姬?還是亂世中難以自保的薄命佳人呢?

請列位看官聽我細細道來。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周滅商以後,作為最重要的功臣之一的姜子牙就被封在齊地,成了齊國的開國君主,齊國也成了老牌兒的諸侯國之一。齊國不僅國力強盛雄踞於東方,而且這個國家盛產美女,那個時候的諸侯公子們,紛紛與齊聯姻。娶了齊國姜家的姑娘不僅能拉攏到強有力的後盾,更能抱得美人歸,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時間到了齊僖公時代,齊國更是出了兩位絕世美女,宣姜和文姜,她們都是齊僖公的女兒,不僅身份尊貴,美貌更是冠絕天下。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不過嚴格來講,這個時候還不能用宣姜和文姜來稱呼她們,那個時候的女子極少能夠留下名字來。出嫁之前只能稱其姓,出家之後會用丈夫的封號來稱呼她們。所以所謂宣姜、文姜都是出嫁後才有的名字。

姐姐嫁給了衛宣公,所以叫做宣姜,妹妹嫁給了魯桓公,按說應該被稱為桓姜,但是妹妹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她不僅有美貌,還以才華著稱於世,所以後世人稱她為文姜。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二)宣姜未來的公公衛宣公成了新郎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讓我們先來說說姜家的這位大姑娘。

姑娘長到十五歲,青春正好,茂盛春花,於是前來求親的各國貴族絡繹不絕。這其中就有來自衛國的使者,他們是為衛國年青的太子姬伋前來求親的。衛太子與齊公主年貌相當,又兼風流儒雅,才華橫溢,所以齊僖公對這樁婚事非常滿意,立即就訂下了與衛國的婚事。

如果事情按照正常的情況發展下去,史書上恐怕不會過多的留下關於宣姜的記載,美貌的女子雖然難得,但在青史之上只是淡淡的陪襯。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宣姜的人生卻註定不太平,她的美貌已經給自己帶來了數不清的麻煩。使者們求親成功回到衛國,宣姜的美貌也由此迅速擴散開來。於是一個無恥好色的老男人開始春心蕩漾,一場違揹人倫的荒唐陰謀開始拉開了帷幕。

這場陰謀的始作俑者就是宣姜未來的公公,太子伋的親爹,衛國的國主衛宣公。

這個衛宣公早年就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勾引過自己父親衛莊公的妃子夷姜,二人私通生下了公子伋,說起來公子伋的出身也不是那麼光彩。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姬伋從小被養在宮外,直到衛莊公死了,才被自己的親爹衛宣公接回來立為太子,同時衛宣公也順手把自己的小媽兒夷姜劃拉進了自己的後宮,當了自己的寵妃。

這麼多年過去了,衛宣公好色的毛病不但沒改,反而變本加厲。年輕時納了自己的小媽兒,現在乾脆把眼光盯上了自己的兒媳婦兒。

衛宣公心想這樣的美人兒,自己怎麼能不享用享用呢!給了那個傻兒子實在可惜了。於是他就把馬上要當新郎的太子伋派去出使宋國了,然後自己收拾收拾準備親自做新郎。他在迎親的必經之路淇水之濱修建了一座新臺行宮,把本來是兒媳婦兒的漂亮姑娘宣姜給霸佔了。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詩經•邶風•新臺》裡是這樣描述父納子妻的衛宣公的,“新臺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鮮。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美麗鮮明的亭臺上,踞著一個醜陋的瘌蝦蟆,擁抱著一個天仙似的女人,辛辣的諷刺真是入木三分。

揭開蓋頭的宣姜姑娘估計也嚇傻了,誰能告訴她說好的年青公子,為什麼會變成了一個 老頭子?其實按照古人早婚的習慣算,衛宣公這時候應該也不至於太老,但那也不行啊!畢竟差著輩份呢!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可不行又能怎樣啊!一個去國離鄉的遠嫁女子,即使是一國的公主之尊,也是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的。據說後來宣姜的親爹齊僖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不但沒生氣反而覺得自己閨女提前當了國君夫人也不錯,比起嫁給那個還不知道能不能順利登上王位的太子伋,這荒唐的婚事對齊國來說到是件好事。

你說面對這樣的親爹和這樣的公公,啊不,現在應該叫丈夫了,面對這麼無情的親爹和這麼無恥的丈夫,宣姜除了認命又能如何呢!

隨著公子壽和公子朔的降生,宣姜徹底死了心,就這樣在衛宮中生活了下來。流年似水,人事全非,當年的一切越來越遙遠模糊。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十多年過去,宣姜的兩個兒子也已經長大成人。公子壽溫和仁義,和大哥姬伋的關係很好,而公子朔卻不是個善茬兒,再加上衛宣公對他的寵愛,漸漸生出了奪位之心。同是父親的兒子,既然姬伋可以作太子,為什麼自己不行呢!

於是朔開始在宣姜面前編織謊言,他說太子伋從來沒忘記過奪妻之恨,一旦登基必會將他們母子三人斬草除根。哪個母親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呢,而且後宮的女人自己的親兒子才是唯一的依靠。

於是宣姜趕緊去找衛宣公,希望能夠救得兒子一命。衛宣公聽後勃然大怒,二話不說就把太子伋的生母夷姜叫來痛罵一頓,夷姜當天夜裡就自盡身亡了。事情到這兒還遠遠沒有結束,夷姜死了,太子伋就成了下一個目標。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衛宣公派姬伋出使齊國,並在路上安排了殺手,他賜給太子一面“四馬白旌尾”的旗幟,讓殺手除掉執此旗幟之人。

公子壽無意中知道了父親的陰謀,趕緊跑去告訴大哥姬伋。但是姬伋卻認為這是他的命,按照古訓,“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既然父親動了殺心,他自己只能引頸就戮。

善良的公子壽為了救大哥,只好把哥哥灌醉,自己手執旌旗代替哥哥出使,於是在路上被殺手無情的殺害了。酒醒後的太子伋知道弟弟替自己去赴死了,立即拍馬追趕,但大錯已經鑄成,知道殺錯人的殺手們也沒客氣,一不做二不休把太子伋也給殺了,兩位公子就這樣成了刀下冤魂。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三)宣姜再一次淪為犧牲品

宣公兩個兒子都死了,公子朔如願被立為太子。宣公死後太子朔即位為衛惠公,便是他的地位非常不穩固,太子伋和公子壽各有黨羽,他們時刻想為兩位公子報仇,於是不久發動政變,趕走了衛惠公,立公子伋之弟黔牟為衛國國君。後來衛惠公從齊國搬兵,齊軍攻下衛國,趕走衛君黔牟,殺掉了叛亂的右公子職和左公子洩,衛惠公再次上臺。

為了安撫衛國國人和兩公子的勢力,宣姜的親哥哥齊襄公出了一個餿主意,他作主把宣姜改嫁給公子伋同母的弟弟公子頑,於是可憐的宣姜再一次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她再嫁之後又分別生下了三子二女:公子齊子、衛戴公申、衛文公毀、宋桓夫人、許穆夫人。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這個女子一生的婚姻,與衛國父子三人都有糾葛,卻沒有哪一段婚姻是能夠讓她自己做主。美貌的女子從來都是強權者手上的籌碼,她們的婚姻從來與愛情無關。

後世史書說,“衛之宣姜,謀危太子,欲立子壽,陰設力士,壽乃俱死,衛國危殆,五世不寧,亂由姜起。”把引起衛國五世動亂的根由,全都推到宣姜一人身上,實在是不太公平,宣姜或許有私心,或許在為自己的兒子謀劃,但如果沒有衛宣衛父納子妻的醜行在前,又怎麼會有兄弟相殘在後,國家的盛衰在君主之德行,豈能盡怪一婦人。

春秋雙豔之宣姜的煩心事兒:被迫嫁給兒子的同母的弟弟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