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南昌海昏侯與長沙馬王堆對比,哪個考古意義更大?

夜丶未明


馬王堆漢墓,是1972年至1974年在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挖掘的。因曾被訛傳為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墓,故名馬王堆墓。共三座漢墓,一號墓是漢初丞相軑侯利蒼,二號墓是利蒼的妻子,三號墓是利蒼的兒子。地面是兩個大小相等的土丘,高約16米,底徑約40米。墓坑的形式基本相同,都是長方形豎穴,北側有墓道。

一號墓的規模最大,墓口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有4層臺階,再下則是鬥形坑壁,直達墓底。另外兩座墓較小,只有3層臺階。墓底和槨室都用木炭和白膏泥密封,這使得墓裡的東西能夠完好保存。馬王堆漢墓共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因墓的建造和密封條件良好,多保存完整。其中珍品多多。一號墓的絲織品,品種多,做工精美,反映了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技巧。特別是素紗禪衣,重量僅有49克,薄如蟬翼。還有一號墓中的彩繪漆棺,時隔千年,依然色彩鮮豔,造型精緻,活靈活現。三號墓出土的10萬字帛書,記載了古代的歷史、哲學和科學等內容,整理後發現了許多佚書,如《五十二病方》,彌補了史學研究的諸多不足。

二號墓更是出土了一具溼屍——辛追,外形完整,身體還很柔弱,關節甚至還能活動,幾乎與剛死之人一般,這是世界上保存時間最長的一具溼屍。它與屍臘、泥炭鞣屍、埃及的木乃伊都不同,是另一種特殊的屍體,震驚世界。馬王堆漢墓的發掘,為研究西漢初期的手工業和科學技術,以及社會和文化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史料。

南朝西漢海昏侯墓,是2011年發掘的一座西漢古墓,是漢代鐵河古墓群的組成部分。到2015年10月底,已完成對墓園、3座祔葬墓、主墓藏閣和1座陪葬車馬坑的清理工作。根據漢中出土的文物帶有“南昌”、“漢”、“昌邑二年造”、“昌邑九年造”等文字,基本可以判定墓的主人是漢武帝之孫、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墓園以海昏侯墓為中心,面積大約有4萬平方米,外圍有保存完整的牆。現發現有8座墓葬,1座車馬坑。出土的文物有上萬件,包括有10餘噸的西漢銅錢、諸多的青銅器具、成套的編鐘、珍貴竹簡等等。展示了西漢貴族統治者的奢侈生活,也反映了當時最高的手工業水平,以及社會、文化狀況。發掘至今,已創下了多個“首次”和考古之最。如主棺室中出土的一組漆器屏風,上有孔子的畫像以及有關孔子生平的文字,可能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孔子畫像。主棺的外棺中有多件馬蹄金、麟趾金和金餅,總重超過78公斤,加上這些,整個墓出土的金器數量刷新了中國漢墓考古金器的紀錄。墓中出土的竹書《論語·知道》篇有可能是《齊論》版本,如果完全解讀,將會給學界帶來新的研究成果。另外,這還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佈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而對於海昏侯墓的發掘與整理仍在繼續。

這兩座漢墓都是我國考古的重大成就,都出土了非常珍貴的文物,為研究我國的歷史,彌補空白,起了重大作用。從規模上來說,海昏侯墓規模更大;從出土文物的數量來說,海昏侯墓之豐厚也十分罕見;但就考古意義上來說,兩者各有千秋,都有特殊的重要的意義。


國家人文歷史


馬王堆漢墓和海昏候墓的發掘都是震驚世人的重大考古發掘。對於中國考古來說都有重大意義。



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發現的辛追墓,最大的意義就是出土了辛追的屍身。這一具兩千年前的屍體到被髮掘時,皮膚有彈性,環節可以動。她的保存原理對於研究古代墓葬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木乃伊一樣。辛追的發現,也證明雖然有偶然性存在。但中國古代的彷彿技術之高超。甚至通過解剖,我們都能研究出辛追因何病而死,死前吃了什麼。不能不說考古的神奇。


而辛追墓中出土的素紗禪衣,重量僅有49克,這是我們歷史課本必須一直的內容,代表了漢代高超的紡織技術。而一號墓中的彩繪漆棺,色彩鮮明,歷經千年不褪色,彩繪內容表現的伏羲女媧圖,也印證了古代生殖崇拜和陰陽易經學說。至於三號墓出土的10萬字帛書,其學術價值更難以估量。

2011年開始發掘的海昏候墓規格要比馬王堆漢墓高。海昏候劉賀不但做過皇帝,還是漢武帝的孫子。作為第一代海昏候。其墓中龐大的陪葬品。無論銅錢,金餅,還是陪葬編鐘,規格都極高。


海昏候墓的發掘,尤其其完整的墓況,讓我們再一次全面瞭解了漢代的墓葬和祭祀規格。而出土的一萬多件文武,也都是罕見的國寶。尤其《論語知道》的發現,被廣泛認為是《齊論》版本。如果最後確認,史料價值之大,可謂巨大。

總得來說。兩次墓葬的發掘,都是如今考古工作的盛世。比較起來。如果不是辛追屍體的發掘,海昏候墓可能更有意義。但辛追的發掘,讓兩次考古工作不分軒輊!

君箋雅聊歷史,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非常感謝!


君箋雅侃紅樓


就目前情況看,當然是馬王堆價值大。馬王堆至少有一件文物是稀有的,還有一批文物的獨一無二的。

稀有的文物就是馬王堆女屍,這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溼屍。當然後來還有荊州漢代男屍、連雲港漢代女屍陸續發現,不過在當時也是舉世矚目了。女屍是馬王堆1號墓墓主,軑侯利蒼的妻子辛追,女屍保存年代完好與經歷年代之悠久,可以說是世界防腐學上的一個奇蹟了。

獨特的文物就是出土帛書和帛畫,雖然我們經常“簡帛”合稱,但是真正有文獻學意義的帛書,除了目前在海外的楚帛書一張,其他全部都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其中包括《周易》《戰國縱橫家書》《老子甲乙本》《五十二病方》《喪服圖》《駐軍圖》等二十多種文獻和兩幅T字形帛畫。

就憑以上兩種文物,特別是對於帛書和帛畫,這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帛書字數足足有12萬之多,帛畫也是精美絕倫。海昏侯漢墓目前也只出土一批竹簡,但竹簡比帛書難保存,所傳遞的文字信息當然也大打折扣。不過海昏侯墓應該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不需要和馬王堆墓盲目比較。


林屋公子


個人認為:馬王堆的考古意義大於南昌海昏侯墓,原因:

1、文史資料方面

馬王堆出土的文獻資料可以說是極其巨大的財富。

數據:馬王堆出土帛書50餘種,共計12萬多字——要知道,《史記》才52萬字。文史類目:《老子》甲本及卷後古佚書、《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書,《戰國縱橫家書》(與傳世文獻《戰國策類同》),《春秋》佚本《事語》釋文,及《五星佔》《地形圖》《駐軍圖》《相馬經》《導引圖》,有關《黃帝內經》帛醫書如 《五十二病方》《十問》。還有天文學的《天文氣象雜佔》及與《周易》有關的《六十四卦》,以及補輯《周易》經傳,和有關法家思想與兵家思想的《刑德》與“陰陽五行學”思想的《陰陽五行》。難能可貴的,還有3份地圖,分別是《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讓我們得窺漢人的地圖繪製技術與概念。全部都是打後2000多年來我們沒有見過的。

這些資料的出土,幫我們中華文明貢獻的點可多了去了:

1、證實老子書作及黃老道學在秦漢時期的廣流傳與人們的認識

2、又一次證實黃帝的存在,與銀雀山漢墓裡出土的《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中聲稱自己的學問來自黃帝,並且兩大軍事家也稱黃帝為“兵家之祖”的價值一樣巨大。

3、其它價值也一樣,略。


還有“溼屍”——辛追:


海昏侯墓金銀珠寶方面,完敗馬王堆是沒問題的了。但是在文史價值方面,能夠拿得出手的,確切地講,只有一樣東西:

《齊論》——被推測可能是孔子《論語·知道》裡的一篇遺作。


無風即風


馬王堆漢墓和海昏侯墓的發現無疑在兩個時代都是擲入水中的石頭,讓水面泛起巨大的漣漪。我個人認為這兩個考古發現的意義都是巨大的,在考古界都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馬蹄金)


海昏侯墓的發現終於使劉賀這個廢帝的傳奇一生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從文物的角度入手又可以看到歷史的另一面。出土文物中最能晃瞎眼的就是那各式各樣的金餅、金板,這些金子除了證明其足夠土豪還能證明什麼呢?海昏侯墓中一塊金餅上用墨書寫著“南蕃海昏侯臣賀元康三年”,這是除了刻有“劉賀”二字的印章之外最能證明其身份的痕跡。


(海昏侯墓出土金器)


出土的馬蹄金上印有“上”“中”“下”不同的字樣,一開始推測可能為製造黃金的場所的名字,但是證據不足,現在還沒有完整的定論。這些金子從何而來,是黃帝賞賜還是私人制造,這些金子是否為地方諸侯向黃帝進獻的酎金都是值得研究的。五銖錢的組合也可以看出漢代的計算單位。

(孔子屏風)


墓中出土的竹書《論語·知道》篇可能屬於《論語》的《齊論》版本,如果可以完整釋讀出來將是極有意義的一個發現。海昏侯墓室我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並選入2015年的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之豐富是超乎人們意料的,這些文物即道出了劉賀的故事,又展現了漢代物質、文化、精神生活的面貌,對於研究漢代的等級制度、日常生活、生死觀等從物質到精神各個方面有極大的幫助。


(馬王堆漢墓彩繪漆棺)


馬王堆漢墓發掘於1972年,先後發現了三座墓葬,其中二號墓的是漢初長沙丞相軑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墓是利蒼之子。馬王堆漢墓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辛追夫人的屍身,研究人員對其進行解剖,使人們瞭解到了辛追夫人生前的身體狀況以及死亡原因,這對古代病理學的研究有著極大的意義。保存著屍體的棺槨共有四層,其中的三層描繪了雲氣紋、怪獸、瑞獸、羽人等圖案,線條流暢,畫面充滿想象力。


(馬王堆漢墓-素紗禪衣)


通過棺槨上的彩繪我們可以看到漢代人們對於死後昇仙的渴望,可以瞭解到漢代的繪畫技巧等。素紗禪衣展示了漢代高超的紡織技巧,T形帛畫是第一次被發現,展示了漢代宏大的生死觀。

(T形帛畫)


無論是海昏侯墓還是馬王堆漢墓,墓中的藏品都極具研究價值。文物雖然不會張嘴說話,但是它本身就是歷史的承載者,為我們帶來歷史的無限可能。細細揣摩,必能讀懂其中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


北京民俗


從考古的角度,應該是南昌的海昏侯。具體在什麼上面我也說不清楚,畢竟我不是學考古的,我只能說我個人的看法和見解。

海昏侯劉賀,他雖然是西漢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但是他是個皇帝啊!

馬王堆漢墓最有名的是不腐女屍,但是從地位上看是丞相的妻子。

從地位上看,是海昏侯墓意義更大。

但是就我個人而已,馬王堆漢墓最出彩的是不腐女屍,這一點十分獨特。

馬王堆已經開發了,海昏侯才在剛剛發現。

綜上,看了是海昏侯更有意義。

馬王堆女屍復原圖

漢廢帝劉賀


江灣為自己而活


各自都有意義!只能說角度不一樣吧!馬王堆挖出的這具千年不腐女屍就有很大意義,並且創造了世界紀錄!馬王堆漢墓和海昏侯墓的發現無疑在兩個時代都是擲入水中的石頭,讓水面泛起巨大的漣漪。我個人認為這兩個考古發現的意義都是巨大的,在考古界都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馬蹄金)海昏侯墓的發現終於使劉賀這個廢帝的傳奇一生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從文物的角度入手又可以看到歷史的另一面。出土文物中最能晃瞎眼的就是那各式各樣的金餅、金板,這些金子除了證明其足夠土豪還能證明什麼呢?海昏侯墓中一塊金餅上用墨書寫著"南蕃海昏侯臣賀元康三年",這是除了刻有"劉賀"二字的印章之外最能證明其身份的痕跡。

(海昏侯墓出土金器)出土的馬蹄金上印有"上""中""下"不同的字樣,一開始推測可能為製造黃金的場所的名字,但是證據不足,現在還沒有完整的定論。這些金子從何而來,是黃帝賞賜還是私人制造,這些金子是否為地方諸侯向黃帝進獻的酎金都是值得研究的。五銖錢的組合也可以看出漢代的計算單位。

(孔子屏風)墓中出土的竹書《論語·知道》篇可能屬於《論語》的《齊論》版本,如果可以完整釋讀出來將是極有意義的一個發現。海昏侯墓室我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並選入2015年的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之豐富是超乎人們意料的,這些文物即道出了劉賀的故事,又展現了漢代物質、文化、精神生活的面貌,對於研究漢代的等級制度、日常生活、生死觀等從物質到精神各個方面有極大的幫助。

(馬王堆漢墓彩繪漆棺)馬王堆漢墓發掘於1972年,先後發現了三座墓葬,其中二號墓的是漢初長沙丞相軑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墓是利蒼之子。馬王堆漢墓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辛追夫人的屍身,研究人員對其進行解剖,使人們瞭解到了辛追夫人生前的身體狀況以及死亡原因,這對古代病理學的研究有著極大的意義。保存著屍體的棺槨共有四層,其中的三層描繪了雲氣紋、怪獸、瑞獸、羽人等圖案,線條流暢,畫面充滿想象力。

(馬王堆漢墓-素紗禪衣)通過棺槨上的彩繪我們可以看到漢代人們對於死後昇仙的渴望,可以瞭解到漢代的繪畫技巧等。素紗禪衣展示了漢代高超的紡織技巧,T形帛畫是第一次被發現,展示了漢代宏大的生死觀。

(T形帛畫)無論是海昏侯墓還是馬王堆漢墓,墓中的藏品都極具研究價值。文物雖然不會張嘴說話,但是它本身就是歷史的承載者,為我們帶來歷史的無限可能。細細揣摩,必能讀懂其中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很多人認為海昏侯墓葬的發掘意義重大,一是在於海昏侯的特殊身份,二是在於出土文物的種類之多,不乏許多重要的漢代文獻。無可否認在近年的考古挖掘中,海昏侯墓葬的完整性和重要性是無可取代的,但它絕不是唯一。同為重大漢墓考古的中山靖王墓中出土了完整的金縷玉衣,而老山漢墓中的黃腸題湊也證實了歷史中的記載所言非虛。它們的考古意義也是相當重大。金縷玉衣:

黃腸題湊:

上世紀70年代的馬王堆漢墓在發掘中出土了薄如蟬翼的衣衫和漢代的彩棺,從出土文物的價值上來說顛覆了現代人的認知,更為重要的是馬王堆漢墓中名為辛追的女屍震驚中外,不僅沒有腐爛,就連頭髮、牙齒、甚至於胃裡的西瓜子都能夠保存完好,手腿部的肌肉也能夠保持彈性,這個研究價值就太巨大了。據說,當年日本想要花重金購買辛追的一根頭髮絲都被中央斷然拒絕。

如果要拿同為漢墓考古的馬王堆漢墓和海昏侯漢墓做比較的話,個人認為它們展示給後人的東西是兩個不同層面的。馬王堆漢墓的發掘最重大的考古意義在於能夠讓我們通過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屍來了解2000年前古人的體質,飲食習慣,甚至醫學領域的水平如何。而海昏侯漢墓其中的巨大研究發現不在於現階段所出土的文物,而在於對其出土的大量漢代文獻的研究,我想不久的將來,它會給我們後人一個更大的驚喜。所以,馬王堆也好、海昏侯也罷不能簡單來說它們哪一個考古意義更重大,而在於它們留下了不同層面,不同領域的瑰寶。說白了就是南昌人與長沙人之爭,長沙人的肚量大一點行嗎?這兩個墓還有必要爭哪個意義更大嗎?論經濟,論GTP,南昌自然比不過長沙,論這個,南昌遠摔長沙幾條街,一個是王,一個是相,不是一個級別,論墓地規模,一個是個小土坑,一個方圓幾十平方公里,中國目前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墓地,一個出土文物3000件,一個將近20000件(而且還在發掘中),件件文物精美絕倫,尤其 還有那5000多枚竹簡,堪稱國寶,海昏侯墓的發掘還在進行中,必將成為世界矚目之焦點。無疑,海昏侯墓的影響及考古意義巨大。 從考古的角度,應該是南昌的海昏侯。具體在什麼上面我也說不清楚,畢竟我不是學考古的,我只能說我個人的看法和見解。海昏侯劉賀,他雖然是西漢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但是他是個皇帝啊!馬王堆漢墓最有名的是不腐女屍,但是從地位上看是丞相的妻子。從地位上看,是海昏侯墓意義更大。但是就我個人而已,馬王堆漢墓最出彩的是不腐女屍,這一點十分獨特。馬王堆已經開發了,海昏侯才在剛剛發現。綜上,看了是海昏侯更有意義


寧靜致遠liu


我覺得這個應該不在於比較吧…考古的意義更多的在於研究和發現,無論作為哪種,這些歷史的印記都需要人們去探究的過程...


說說長沙馬王堆漢墓:是指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東郊一座漢朝墓葬的橫空出世。其實很多人將這個譽為中華民族的地下文化寶庫,而西方人更稱之為東方的“龐貝城”。 儘管隨著現在的地下的文物不斷面世,但是馬王堆的文化光芒依然絲毫不減,它在諸多領域的“獨一無二”使它成為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馬王堆漢墓古屍素有:東方睡美人之稱,這個也為世界的醫學提供無雙範本,文化貢獻巨大幾輩子也研究不完。1972年長沙市東郊五里碑附近有一處土丘,相傳為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將他稱之為馬王堆,此處有兩座面積相當、頂部呈圓狀的土冢,傳說是長沙王劉發安葬母親唐氏和程氏二姬之處,故稱“雙女冢”。恐怕長沙馬王堆漢墓留下的痕跡就是屍體完好無損的保存下來啦,這也給考古帶來了研究的價值,也讓考古學家們驚歎不已…

而且在馬王堆中還發現《周易》,《老子》和天文、醫學、兵書、相馬經等簡書和帛書,共28種書籍預計有十二萬餘字,以及《長沙國南部地形圖》和《駐軍圖》兩幅彩色地圖。

這些出土文物數量之多,具有的時代特色之鮮明,特別是在馬王堆漢墓裡那些保存基本完好、製作精美的絲織品、光彩奪目的漆木器、具學術價值的帛書和帛畫,真的都是考古的絕品~


星星女孩的日常


現在來看,雖然馬王堆漢墓很出名,海昏侯這幾年出土後,只是學術界比較高調,社會不是很關心,但是老實說,海昏侯的考古意義大得多了。

雖說馬王堆漢墓裡面出土了一具溼屍,還出土了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但是和海昏侯墓一比,簡直不能相提並論。海昏侯裡面的東西,有絕版齊論,還有很多其他竹簡還在編譯中,說不定還有一些重大發現,還有發現了一些金餅,馬蹄金,錢幣,玉器,都很值得。

其實想一想就知道了,海昏侯劉賀是當過皇帝的,其墓穴價值顯而易見比馬王堆重要得多。


張傑談史


說白了就是南昌人與長沙人之爭,長沙人的肚量大一點行嗎?這兩個墓還有必要爭哪個意義更大嗎?論經濟,論GTP,南昌自然比不過長沙,論這個,南昌遠摔長沙幾條街,一個是王,一個是相,不是一個級別,論墓地規模,一個是個小土坑,一個方圓幾十平方公里,中國目前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墓地,一個出土文物3000件,一個將近20000件(而且還在發掘中),件件文物精美絕倫,尤其 還有那5000多枚竹簡,堪稱國寶,海昏侯墓的發掘還在進行中,必將成為世界矚目之焦點。無疑,海昏侯墓的影響及考古意義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