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遼寧西部經濟不如東部好?

李禕濛


作為一個遼西朝陽人,現在盤錦工作,談點感受。

遼西五市經濟概況

其實盤錦市也屬於遼西,並在遼西朝陽、葫蘆島、錦州、阜新、盤錦的五個城市中,盤錦屬於發展比較好的。人員GDP位於省內第一、第二的水平,全市GDP也排位比較靠前,但是盤錦市的經濟太過單一,盤錦市是因油而生的城市,原本只是營口下轄的一個縣,因為誕生我國的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人口和經濟的膨脹,才脫離營口市建立為單獨的地級市。長期以來,盤錦市嚴重遼河油田的經濟,最初就連盤錦市的政府領導都是由遼河油田的領導兼任。不過近年來,盤錦市大力發展旅遊業、新農村建設等等,經濟多樣化的趨勢有所發展,但是油田經濟仍佔盤錦市的很大的比重,而且盤錦市還存在著人口太少的問題,整個盤錦市的人口包括整個農村和城市的人口不過是150餘萬,遠遠低於瀋陽和大連,也低於周邊的兄弟城市。

遼河油田仍然是盤錦經濟的支柱產業

錦州市是東三省的咽喉之地,著名的遼瀋戰役就在這裡打響,這裡是關內通往東三省最快捷的路線,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發達,還擁有錦州港,不過錦州的經濟也是不景氣。

葫蘆島市也是遼寧省建市比較晚的城市,是關外第一市,京沈高速、京哈鐵路的必經之路,我國著名的軍港所在地,而且鄰近關內比較發達的秦皇島,距離北京也比較近,境內礦場資源發達,還有豐富的漁業和農業資源。

朝陽市是遼寧省內面積最大的市,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但是經濟發展先天不足,貧困人口較多,境內常年乾旱,是遼寧省內自然條件較差的城市,交通上原本只有北京到瀋陽途徑承德的一條鐵路,但是近年來,連接瀋陽、阜新、朝陽到北京的高速公路修通,瀋陽到北京的北線高速鐵路也將2018年下半年通車,將極大改善朝陽的交通環境。

“三燕古都”、“世界上第一隻鳥飛起的地方”遼寧朝陽

阜新市是遼寧省內擁有比較豐富的礦業資源的城市,不過也存在著發展單一,除了農業就是礦業等二元制經濟的問題,經濟發展後勁不足。

遼西經濟普遍落後的原因

一是先天優勢不足。

大連和瀋陽、鞍山等遠在清末時候就已經有了發展,大連先後被俄、日佔領進行了開發,瀋陽更是歷經張氏父子和日偽的建設,新中國成立以後,瀋陽、大連、鞍山等重工業發展,幾乎是新中國的一段時期內重工業的支柱,瀋陽的沈飛、機床、汽車製造、鞍山的鋼鐵、大連的造船廠等等他們被稱為中國的魯爾。而反觀遼西五市雖然也是開發較早,但是在經濟發展遠遠落後大連、瀋陽和鞍山。

二是經濟發展模式單一。

遼寧是我國的最重要的重工業生產基地,遼西五市在經濟發展上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省內大連、瀋陽等進行模仿,沒有發展適合自己本地區的經濟模式,以本人老家的朝陽市的凌源市(縣級市)為例,在筆者小時候,我們凌源市幾乎什麼都能造,工業發展可謂是門類齊全,我們凌源有鋼鐵廠、有煤礦、有金礦、有機械廠、有針織廠、有鑄件廠、有汽車廠、有造紙廠、有百貨大樓......可是市場經濟以後,這些企業在競爭環境中紛紛倒閉,能存活下來的不到十分之一,並且連帶出現一系列工人下崗等問題。

三是思想意識落後。

由於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從農業到工業再到商業,政府的行政干預性太強,行政干預無處不在,既然經濟已經搞活,走了市場經濟的路子,但是原本計劃經濟僵化的思想仍在作祟,很多時候,不是市場在經濟中佔據主導,而是行政佔據主導。

四是人口資源匱乏

進入流量經濟時代,原本人口大省、人口大市都厚積薄發,經濟快速增長,巨大的人口紅利不僅提供豐厚的勞動力而且還帶來巨大的消費,後者的作用甚至大於前者,遼西五市的的面積幾乎佔到遼寧省的三分之一強,但是總人口數量僅僅1300萬左右,而且由於待遇低等等人口外流問題嚴重,缺乏人口資源是制約遼西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當然了,遼西經濟在遼寧省落後,不過省內其他地市經濟不是十分景氣,這種比較無非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遼寧省資源豐富無論是礦場資源還是農業資源、旅遊資源,而且有發達的重工業,有國內領先教育資源,有優越的地理環境,我們沒有理由一直經濟滯後,只要努力,相信遼寧的明天會更好。


大東北的小豆包


這個說起來就遠了。

首先是從地理上說,遼西地區在遼寧省包括錦州、朝陽、阜新、葫蘆島、和盤錦五個地級市,錦州不用說扼守咽喉,地理位置重要,葫蘆島沿海,有不錯的港口,但位置太靠渤海灣內部,相對大連差的太多。盤錦有油田,阜新有煤田。所以盤錦和阜新在資源沒采光之前也沒問題。但近些年兩地的資源,特別是阜新近乎枯竭,問題就來了。發展的一直不太好的其實就是朝陽。朝陽市地表層巒疊嶂,丘陵起伏,峽谷相間,溝壑縱橫,只有小塊山間平地和沿河衝擊平原,結構為“七山一水二分田”。

現代工業發展離不開交通,陸地上自然就需要圍繞鐵路建設城市,沙俄在東北地區修建的中東路,後來很多事件都圍繞這條鐵路,而這條鐵路從哈爾濱往南經過長春,瀋陽,鞍山最後到達旅大,將東北重鎮串聯了起來,完美的避開了遼西。清政府修建的京奉線也是從山海關一路沿著海邊修,因為那個時代受技術條件限制,儘量找平緩的地勢修建鐵路,朝陽那邊相對山多。

之後日俄戰爭俄國戰敗後,沙俄把這條鐵路的長春至大連段轉讓給了日本。日本自然也是圍繞著鐵路沿線建設,並且日本又強行修建了安奉鐵路(瀋陽到丹東),溝通日佔朝鮮與東北的交通。隨1931年9.18事變日本全面侵佔東北,日本在張氏父子的基礎上繼續在東北建設、重點是旅大的港口,鞍山的鐵礦,瀋陽的重工軍工。對於日本而言,遼西屬於邊界,不可能重點建設,民國政權又不集中,華北都不聽光頭指揮,更別提建設了。1937年7.7事變,全面抗日打起來之後,日本更不能去平地搞基礎建設。

1949建國後,國家是在東北原有的基礎上開始建設,優先考慮的還是鐵路沿線的有基礎的城市,而資源城市受計劃經濟影響大規模向管內調撥自然資源,城市自身發展力度不夠。

基本建好了之後,改革開放,國企改革,工人下崗,然後就是東北經濟下滑。這一全套下來,遼西一直沒趕上好時候。

不過最新的高鐵好像規劃朝陽了。


雲中仰臥


作為土生土長的朝陽人,總結出如下四點:

1、交通不便。朝陽和阜新目前沒有動車和高鐵,又沒有港口,無論是人們出行還是物資運輸,都是非常耗時且代價昂貴,不具備成本優勢。

2、地形因素。遼西地區不像遼中南那樣一馬平川,地形多以丘陵盆地為主,沒有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條件,發展農業先天優勢不足,大多數農民工只能外出打工。

3、氣候惡劣。遼西地區十年九旱,極度缺水,冬季寒冷,夏天炎熱,對工農業生產及生活均造成極大障礙,生存條件有待改善。

4、工業基礎薄弱。遼西地區除錦州和盤錦(如果算遼西的話)外,其他各市都以資源開採為主,比如朝陽的鐵礦,阜新的煤礦,葫蘆島的鉬礦等。其他產業基礎非常薄弱,難以吸引人才,並且城市化率低,失業問題嚴重,大量貧困人口生活艱難。



忘古道


遼西,是指遼河以西地區,包括錦州、朝陽、阜新、葫蘆島和盤錦。歷史上因為地理原因,遼西經濟相對落後與東部。自《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瀋陽經濟區等戰略的實施,東西部的差距在漸漸的縮小。

不妨來看看,看看《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是指導遼寧沿海經濟帶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和編制相關規劃的重要依據。規劃期為2009—2020年。

遼寧沿海經濟帶位於我國東北地區,毗鄰渤海和黃海,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6個沿海城市所轄行政區域,陸域面積5.6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920公里,海域面積約6.8萬平方公里。

區位優勢明顯。位於環渤海地區重要位置,是東北經濟區與京津冀都市圈的結合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的關鍵地帶,與日本、韓國、朝鮮隔海鄰江相望,鄰近俄羅斯、蒙古,是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是歐亞大陸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資源稟賦優良。擁有約2000平方公里的低產或廢棄鹽田、鹽鹼地、荒灘和1000多平方公里可利用的灘塗;鎂、硼、鉬、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儲量較大;宜港岸線約1000公里,80%以上尚未開發;雙臺河口、丹東鴨綠江口溼地等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陸域面積1300多平方公里。工業實力較強。造船、機床、內燃機車、成套設備等裝備製造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工業在國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石油、電力等能源工業規模較大;擁有一批國家骨幹企業和大量高素質工程技術人員及產業工人。交通體系發達。大連、營口等港口擁有300多個生產性泊位,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32個,已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依託沈山、哈大等幹線鐵路,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疏港和支線鐵路運輸網絡;沈大、沈山、丹大、盤海營等多條高速公路貫穿區內;大連、丹東、錦州3個空港已開闢87條國內航線和46條國際航線。

現在你還相信西部經濟會遠遠不如東部好嗎?


營口同城會


等同於中國西部不如別的地方發展的好。發展不好肯定的,就像非洲不如歐洲發展的好一樣。另外這些年所有都拿經濟來說話,所謂的發展的好與不好都是說經濟,但經濟是個槓桿,經濟不好其他的自然好不哪去,國家給北方的定位就是重工業與礦產資源,互聯網經濟時代整個北方都落後,更別提最邊緣的遼西


空煙


這是中國的地勢造成的。無論從全國角度來看,還是哪個省份或城市來看,一般都是西部經濟不如東部發展的好。

中國地勢是西高東低,西部多山區,導致西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嚴重,大部分水土流失到了東部地區,致使東部地區土地肥沃,農業和人文也相當發達,使東部具有勞動力、市場、交通等資源優勢,符合資本和人性的趨利避害的特性。

遼寧也是這樣。遼寧排在前面的大城市都集中在東部,西部沒有大都市,且缺少資源。大自然的荒漠,也導致人類的荒涼。

當然,人為因素也是遼西發展滯後的重要因素。東部地區人口密集,而西部地區相對稀少。


中囯觀察家


我是丹東人,死衚衕之說並不成立,是咱們自己給自己找個藉口罷了。以前丹東的孔雀手錶,金龍筆,菊花電視,齊洛瓦冰箱,纖維廠,秘寶,絲綢廠等等一系列品牌企業讓丹東很好過,如果這些企業與時俱進,現在都在的話丹東還是很不錯的,主要在人,人的思想,東北體制化和所謂的人情化,沒讓他們做大做強反而漸漸的都做沒了。個人意見,相互交流!


老魚163498847


簡單點說,遼西經濟拖後腿的是遼西北的兩個城市:阜新和朝陽,地理位置、資源枯竭、人口流失等等註定這個結果。而作為遼西的老大錦州,這兩年一直走下坡路,作為重工業城市重複著整個東北的現狀,反觀葫蘆島這幾年發展的較好一些,雖然葫蘆島曾經也叫錦西。


多說點實話


其實遼西是有實力成為遼寧最為富庶的地區的,因為這些地區都礦產豐富,如阜新的煤礦和盤錦的油田,如果不是計劃經濟時代免費支援了全國,這些地方得富得流油。

新時期遼西經濟的困局在於資源在計劃經濟時代已經開採完,大量產業工人反而成為財政負擔,沒有新的大型國企安家,民營經濟長期沒有得到發展。

遼西的朝陽、阜新處於溫帶季風和溫帶大陸性氣候過度地帶,土地沙化十年九旱,所以農業上經常欠收,不像丹東大連等遼東、遼南等地可以靠海吃海。

工業不發達,農業物產貧瘠都制約了遼西的發展。所以跟遼東遼南比遼西經濟較差。不過隨著京沈高鐵的通車,遼西交通的區位優勢逐漸顯現,相信遼西會有一個很好的未來。


關東書場


這是自然規律,西部乾旱少雨,土地貧疾自然沒有人愛去,反觀東部風碉雨順,土地富饒,青山綠水糧食長年半產,有吃的地方誰不愛去,東部人多了,自然資源也多,發展起來要比西部方便多了,人多了幹什麼就好辦了,所以東部越來越發達,西部解決水資源問題後也將迎來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