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七葉一枝花怎麼樣置種繁植?

高山18817


七葉一枝花怎麼樣制種繁植?

答案:七葉一枝花有兩種繁植方式:種子繁植和根莖繁植。

七葉一枝花的繁植:

第一,種子繁植。七葉一枝花種子大多在9月至11月成熟,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蒴果開裂後種皮變成棕紅色時採收。收回的果實洗去果皮,稍微晾乾水分,用溼沙土催芽。種子和沙土比例為1:5,再用種子重量的1%的多菌靈粉劑拌勻,裝入催芽框中,放在室內,溫度保持在16℃~24℃,每隔15天檢查一次,保持沙子溼度為30~40%。第二年五月份有超過一半的種子胚根萌發時可以播種。將種子按株距和行距各為5㎝播種在苗床上。苗床寬1~1.4米,高15~20㎝,溝寬30㎝。種子播種後覆蓋腐植質和草木灰混合物各半覆蓋,厚為1~1.5㎝,再在苗床上蓋一層松針或者雜草,厚度以不露土為度,一次性澆透水,長期保持溼潤。八月份有少部分出苗,到第三年五月份苗出齊。種子繁植的種苗生長十分緩慢,三年後成苗,形成根莖時,可以移栽。


第二,切根繁植。將根莖切成帶頂芽和不帶頂芽的兩類,有頂芽的成活率100%,沒有頂芽的成活率在80%~90%。目前,在生產上以帶頂芽繁植為主,不帶頂芽繁植成本太高,作為藥用。切下的根莖傷口蘸粘草木灰或生石灰,按大田種植栽培,第二年春季便可出苗。

總之,切塊繁植比種子繁植縮短了生產週期,但切塊成本過高,沒有種子繁植划算。一般以種子種植方法繁植為最經濟。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七葉一枝花,又名重樓,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藥用價值極高,具有消腫止痛,清熱定驚等多種功效。是著名的雲南白藥的主要成分。

七葉一枝花,野生資源較少,市場缺口比較大,在農產品價格不景氣的情況下,種植七支一葉花,有著重要的意義。



七葉一枝花的種植,以種種子為主要的繁殖方式,下面談談七葉一枝花的種子種植方法。

一.採摘種子

七葉一枝花的種子的成熟時間大致在九月份十月份。這時,我們可以待蒴果開裂後,種皮變成醬紅色時適時採摘。

採下種子後,要把果肉洗淨,稍微晾一下水分。


二.催芽

晾過的種子要進行催芽,對七枝一葉花的催芽,主要是模擬它的自然繁殖條件。

種子在催芽過程中,極易腐爛,所以我們可以使用多菌靈和種子混合,多菌靈的質量可以是種子質量的百分之一。種子和多菌靈混勻後,再與溼潤的粗砂混合,粗砂,種子質量比可以是五比一。

期間要長噴水,保溼,並維持二十度左右的溫度。


大約在來年五月份,大約有百分之五十的種子生根,這時就要準備播下種子了。

三.播種育苗

種子有根後,就要準備在苗床內育苗了。

苗床土壤要疏鬆透氣,腐殖質豐富,並且有一定溼度。七枝一葉花不喜歡強光,苗床上要遮陽處理,上面可以搭上多層遮陽網,透光度以百分之二十為宜。(苗床最好要消毒處理),種子播種時,每平方可以播種二百多粒。大約八月份可以發芽,部分甚至還要在等一年才會發芽。


發芽後,可以使用薄肥,小心培養,小苗培養強壯了,再移植到大田。

不覺之間,時間就是三年,名貴藥材種植不易啊!當然,等有了豐厚的收穫,我們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愛花草的農人


滇重樓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葉1年倒苗。滇重樓的越冬期較長,營養生長期短,生殖生長期長。滇重樓種子明顯後熟,胚需要休眠並完成後熟才能萌發,自然條件下經過兩個冬天才能出土成苗,而且出苗率低。近年來,由於滇重樓藥用價值高,導致藥農濫挖嚴重,野生資源面臨枯竭。目前,常用的人工繁殖方法有種子和根莖繁殖兩種,其中種子繁殖技術雖然複雜,生長週期長,繁殖係數也大,但優點是可提供大量種苗,利於大規模種植滇重樓。以下是具體的操作方法:

採收種子滇重樓的種子多數卵球形,有鮮紅的外種皮。花期為4-6月,多數在9-10月份成熟,果10-11月份開裂。為了增強種子的萌發力,待蒴果開裂後外種皮由紅色變成深紅色時應及時採收。把採收到的果實洗去果肉,在室溫下自然陰乾15天,然後裝入透氣的自封袋中保存。另一種方法是將採集的成熟種子在常溫下堆集25-35天,使籽種皮外果肉腐爛自然脫落後水洗清除晾乾水分保存,期間要特別注意防止黴變。

催芽技術滇重樓種子在後熟過程中,不僅要經過一系列的形態變化,而且發生許多生理生化變化,如呼吸躍升、酶活性和激素水平改變,核酸與蛋白質的合成與分解等。這些生理生化變化均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在自然條件下,滇重樓種子從成熟到萌發一般需要2年。時間如此長的一個原因,就是環境條件不適合於滇重樓種子的後熟。使許多生理生化過程不能順利完成,導致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遲緩。因此,滇重樓種子後熟過程中的適宜環境條件並人為予以創造,對縮短滇重樓種子的後熟期非常必要。所以,根據滇重樓種子後熟期間種胚的形態與生理生化變化及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人為創造適宜種子後熟的條件,促進種胚發育,以縮短滇重樓種子休眠期,使種子提前出苗並且苗齊、苗壯的重要手段就是催芽技術。從提高出芽率和便於定植管理角度考慮,滇重樓種子必須催芽,催芽一般可採用浸種催芽或沙土催芽方法。.1浸種催芽方法於11月中旬選取飽滿,無病害、黴變和損傷的種子,放入室溫下的水中浸泡15個小時,隨後取出在室溫下自然陰乾15個小時,之後再放入室溫下的水中浸泡15小時。將經上述處理過的種子直接播種在土壤中萌發,覆土厚度2釐米,澆水以不出現積水為適宜,種子在土壤中經60天萌發,其萌發率可以達到90%以上。種子苗床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質為富含有機質,蔽陰較好(透光率20%)的林下空地或坡地,旱地則要搭3-4層遮陰網。選擇晴天,田塊較干時翻耕,翻耕15釐米左右,翻耕時將土塊碾碎,並撿去石塊和雜草,平整作畦。畦面寬120釐米,溝寬30釐米,溝深25釐米,溝要暢通,利於排水。

2沙土催芽方法也於11月中旬選擇優良的種子,種子與沙(土)的比例為1:5,再施用種子重量的1%的益富源植物營養液並拌勻(為防止種子腐爛),裝催苗框中,置於室內,催芽溫度保持在18℃-22℃,每15天檢查一次,保持沙子的溼度在30%-40%之間(用手抓一把沙子緊握能成團,鬆開後即散開為宜)。催苗箱規格,在平整好的場地上,放置催苗箱或床框,箱(框)高40釐米,寬90-100釐米,長度依種子數量而定(可用磚砌槽床)。為控制溫度變化,框周圍要用土培嚴踏實。第二年4月份種子胚萌發後便可播種。將處理好的種子按5釐米×5釐米的株行距播於做好的苗床上,苗床要求同水泡催芽方法。種子播後覆蓋1:1的腐殖土和草木灰,覆土約1.5釐米,再在墒面上蓋一層松針或碎草,厚度以不露土為宜,澆透水保持溼潤。播種後當年8月份有少部分出苗,大部分苗要到第二年5月份後才能長出。

移栽管理播種後當年8月份有少部分出苗,大部分苗要到第二年5月份後才能長出。種子繁育出來的種苗生長緩慢,3年後,滇重樓形成明顯根莖時方可進行移栽。最佳移栽時間是10月中旬至1月上旬,此時移栽的滇重樓根系生長較快,花、葉等器官在芽鞘內發育完全,出苗後生長旺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