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坦夫鎮上千美軍有什麼意義,俄羅斯為什麼要包圍這一批美軍?

史殼郎先生



坦夫鎮位於敘利亞和約旦邊境附近。由於伊朗有十幾萬伊斯蘭衛隊已經編入伊拉克軍隊,美國人知道伊拉克已經不再是美國向敘利亞境內的美軍及其支持的反對派輸送兵力和武器的安全平臺。因此,敘利亞邊境的坦夫鎮變的越來越重要。此地往西三百公里可以逼近大馬士革,往偏東北方向則可以進入代爾祖爾的美軍基地。坦夫鎮的作用美英法三國轟炸大馬士革之前就已經顯現出來,美英等國的武器裝備就是通過坦夫鎮運往代爾祖爾。

因此,早在東古塔解放之前,俄羅斯和敘利亞就已經開始了對坦夫進入敘利亞腹地的交通路線進行封鎖的計劃。如今,俄敘聯軍已經在坦夫外圍55公里的距離內對美軍進行了圍而不攻的態勢。這裡有兩點要分析。


一是為何是55公里。

二是為什麼圍而不打。

因為美軍對自己基地安全劃的紅線是,進入美軍基地六十公里半徑之內的武裝力量,美軍將毫不猶豫的展開武力攻擊。但是現在俄羅斯和敘利亞軍隊已經超過了六十公里的紅線,美軍是打還是不打?美軍在約旦境內有空軍力量,和遠距離火炮支援。美國事實上還是不敢和俄羅斯正面交鋒,這一點被俄羅斯摸得準準的。所以敢跨過紅線。俄羅斯也不願意和美軍正面交鋒,所以圍而不攻。這叫給大家一個臺階下。俄敘聯軍拔掉坦夫這個釘子的決心是堅決的,俄敘聯軍用這種既跨紅線又不主動攻擊的方式,逼迫美軍主動退出坦夫鎮。


坦夫鎮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美國向敘利亞境內的美軍和反對派輸血的一個通道,為了保住這個通道,美軍說不定會對敘利亞再進行一次攻擊。也許是對大馬士革周邊地區的一些所謂化武據點。反正這種藉口他們是隨口就來。很明顯美軍完全沒有退出敘利亞的態度,因為美國國防部之前已經對外宣佈,要把敘利亞境內的美軍增加到六千人。之前代爾祖爾軍事基地的擴建就是個證明。

所以,敘利亞的和平仍然遙遙無期。但是俄羅斯陪巴沙爾繼續走下去的決心依然堅定。


獨釣寒江


一千個美軍和一千個反對派當然不是一個價值,美國人護犢子是出了名的。這一次讓俄羅斯抓住了小辮子,不得讓美國脫一層皮是不能罷休的。

首先坦夫鎮地理位置及其特殊。雖然是一個小鎮但是美國駐兵千餘人(美國在敘利亞一共才幾千人),並且擁有大量反對派武裝,足以看出來這個位置的重要性。這個地方和大馬士革、代爾祖爾都相距不過300多公里,進可攻退可守,並且臨近伊拉克約旦這兩個美國小弟,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敘利亞最新勢力分佈圖)


其次是為了全盤佈局敘利亞。敘俄聯軍近期一直在致力於圍殲零星的敘利亞反對派飛地,其中比較大的就包括東古堡的反對派,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陷入多面作戰的局面。敘俄聯軍勢必要拔掉這一顆釘子,以後無論攻守這對於敘利亞政府軍來說都是大有裨益。

最後就是為了給美國一次強硬回擊。這一次明面上包圍美國軍隊絕對是一個大手筆,一般國家誰敢得罪美國更別說包圍美國軍隊了,這一票人就是普京的籌碼。昨天特朗普不是敢轟炸敘利亞嘛,今天普京就敢包圍你的軍隊,狠狠地來一次回擊!


點擊關注,觀看更多敘利亞最新軍情分析!

虎賁軍huben


坦夫鎮位於敘利亞與約旦邊境大約18公里,據俄掌握的消息,這裡早已是美軍傳輸補給的軍事基地。這個美軍軍事基地在打擊敘利亞政府軍和補給敘利亞反對派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坦夫鎮2017年俄羅斯就有大量報道,這裡成了美軍的軍事基地。

2017年6月,美軍對接近坦夫鎮的敘政府軍進行兩次空襲行動,併發射了59枚巡航導彈攻擊敘軍基地,2017年6月15日俄羅斯國防部聲明中說,美國在敘利亞南部坦夫鎮的美軍基地部署了兩套“高機動火箭炮系統”。該系統裝載在卡車上,每套系統搭載6枚火箭炮或一枚導彈。火箭炮射程過70公里,導彈射程達300公里。與此同時,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入駐,隨時參與應急性戰術處理。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17年11月3月報道,美軍在坦夫鎮非法部署軍事基地,方圓55公里禁止靠近,基地旁的魯克班難民營中的數萬名敘利亞難民得不到任何的人道主義救援。

戰爭衝突可能會升級,這主要看美軍的反應處理。

在坦夫鎮方圓55公里內有著上千的美軍和更多的叛軍。據有關報道,俄敘聯軍已對其重重包圍,並且俄希望美軍從這撤離。據此分析,俄敘聯軍地面部隊佔有優勢,但俄不希望衝突級。美軍固守基地,再加上強大的空中支援,鹿死誰手還不一定。隨著俄敘聯軍清除叛軍的軍事勝利,俄敘聯軍開始清除有外國勢力覆蓋的叛軍。這是第一次有大規模美軍基地被圍的消息,處理的成功與否將影響敘政府能不能收復外國勢力入侵霸佔的領土。


山合水


美軍在敘利亞駐軍只有2300人,坦夫鎮駐守1000人,可見此地的戰略位置位置何等重要。坦夫——敘利亞,約旦和伊拉克的交匯地。美軍在此設防建了兩個基地,主要是抵擋伊拉克和伊朗,支援敘政府的什葉派民兵武裝,和物資補給無法抄近道進入敘境內。同時保證駐約旦的美軍必要時支援。更重要是物資儲備點。
俄羅斯圍住1千美軍,這可是向特朗普要價的“大砝碼”。一個美軍士兵在中東戰場上死亡,光賠償金就是100萬美元,墓地費,安葬費,家庭撫卹金又是近30萬美元。美國人的命很值錢啊!

俄羅斯圍住1000美兵,就能調動美國國內的多大“反川普”力量,給反戰民眾創造活脫脫的藉口。在政策制定上就能讓白宮不得不做出讓步。

這些圍困的美軍就是俄美談判的人質。最終讓美軍撤出敘利亞,支持反政府武裝停步,特別是逼迫美國承認巴沙爾政權,這都是最有力量“壓秤砣”。總之,只要圍困住這1千美軍,對巴沙爾和普京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看來這一千被圍困的美軍給敘利亞能帶來好兆頭。


何由之


包圍這批美軍的意義在於俄羅斯手中多了一份與美國談判的資本,起碼美國要因為這1000多美軍的安危要和國民交代,並不能草草了事。

如果俄羅斯單單為了取回敘利亞這個地區的控制權,要全遷這些美軍是很容易的事,我相信只要普京一下令,這些美軍存活的可能性是很低了,但這樣的話等於直接向美國開戰,那麼大戰就會隨時發生了。

不過這不是俄羅斯想要的結果,從古到今,所有戰爭的目的是什麼--其實就是為了自己所代表的集團的利益。而美俄大戰可以說對雙方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

而現在俄羅斯包圍這些美軍,他們與美國談判的資本就多了很多,當然,美國肯定不會坐等接受俄羅斯的要求,但有了這1000多名的戰士安全,他必須要考慮的,不然處理不好會引起國內的問題就等於後院起火了。

不過這都是這兩個大國的政治手段,最低層的只是炮灰,成功就沒事,但受驚不會少,失敗就成了對方的肉。

而這1000多美軍的裝備都上精良的,而俄羅斯要全遷他們肯定會付出一些代價,這都不是俄羅斯想要的,所以最後這些美軍就是這個事件的轉折點。

大家一起關注後繼事態的發展吧。


落葉無情心


圍而不打、當做“肉票”養著,坦夫鎮作為當時確立的“衝突降級區”現在已經被俄羅斯敘利亞政府軍圍困,等待的就是何時能夠跟美軍“交易”——美軍撤離坦夫鎮!

1.去年12月份開始,俄羅斯帶著敘政府軍已經實現了圍困坦夫鎮,現在就等著美軍如何應對?撕票?不到萬不得已,這些“上千美國大兵人質”就是俄羅斯要逼迫美軍撤離坦夫鎮的條件!

2.此次將坦夫鎮美國大兵圍住,就是在等待美軍“回到談判桌”談判。雖然美軍入局敘利亞多年,但是到目前僅僅報道有一名美國特種兵被路邊炸彈炸死。所以,上千的美國大兵在俄羅斯手裡,自然不會上演現實版的《拯救大兵瑞恩》!俄羅斯也不會允許出現這種情況的。

3.之前圍殲東古塔,其實也是當初美俄達成的“衝突降級區”,並且有美軍負責。但是,因為老是騷擾大馬士革,結果美軍就被“取消”了衝突降級區的“負責人”權利,然後就是俄羅斯的溫壓彈伺候,直接將被圍困反對派武裝給打的繳械投降。

而當前的坦夫鎮,作為距離大馬士革近360公里,距離代爾祖爾400多公里的一個小鎮,看似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但是跟東古塔一樣,裡面有一個叫做班固難民營(具體名字待查,記不清楚了),這也成為美軍的一個“抓手”!

4.所以,最終如何將難民與美國大兵進行“交易”,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問題。畢竟,特朗普再牛,也怕犧牲美國大兵啊!


英武


坦夫鎮臨近伊拉克與約旦,是外部勢力從約旦運入武器至敘利亞給反對派的主要中轉樞紐。所以有上千美軍重兵與反對派武裝聯合把守。

俄敘聯軍其實在去年底就已經大致包圍了坦夫鎮,目前來講無非就是逼得更緊了。包圍坦夫鎮最大的軍事意義就在於,等於基本宣告反對派武裝的補給路線基本被掐斷。倒也並非是因為美軍,所以特意要圍困。如果不是美軍在此,恐怕俄敘聯軍早就動手清理此地的反政府武裝了。

但是,只需圍困此地,事實上不需要直接動手,俄敘聯軍就達到了戰略目的了。

因為目前從伊拉克運入補給至敘利亞已經越來越不現實,首先伊拉克政府不願意配合,其次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武裝是親伊朗的。

從北方來講,土耳其更不可能讓運進武器去支持以庫爾德武裝為主的敘利亞民主軍。而且目前進逼曼比季,看得非常緊。

從空運來看,目前俄羅斯在敘利亞的防空措施越來越嚴密,有許多電子干擾措施。

所以,當坦夫鎮被嚴密包圍之後,基本上意味著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可能的主要補給路線就被掐斷了。

並且,敘利亞民主軍所佔領的油田區,未來走私也將同樣會越來越困難,也會大致被封鎖掉。

俄敘聯軍當然不會在此輕易對美軍動武,美軍也當然不肯輕易撤離。然而圍得時間久了,美軍見沒有空子可鑽,會發現空守此地也只是”雞肋”而已。

這意味著什麼呢?敘利亞反對派其實已經基本打不了“持久戰”了!戰局的頹勢比一般所想象的要嚴重得多了。


建章君


之前中評軍事就多次提到過美軍位於約旦、伊拉克、敘利亞交界處的阿坦夫基地。該基地距離大馬士革只有350公里,旁邊還有一個美軍控制的敘利亞拉美蘭機場,拋開如斬首或定點清除之類的行動,就單單指其貨運位置而言,就足夠讓敘政府頭痛了,美軍將坦夫基開闢成由伊拉克、約旦從空運或陸運到敘利亞,然後再轉運到各反對派武裝地盤的物資集中輸散地。更何況,這個基地還擔負的著更為深層次的任務。



1.坦夫基地的面紗

該基地位於坦夫口岸,是17年4月,美法特種部隊乘著俄羅斯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鏖戰時由約旦突擊建立。美國憑藉強大的空軍優勢,在坦夫基地方圓55公里劃定隔離區,不準敘利亞政府軍乃至國際人道主義危機組織進入。在2017年5月至6月,美國就曾三度對敘利亞政府軍毗鄰該區域的陣地實施了轟炸。2017年6月15日,美軍將高機動性炮兵火箭系統從約旦運至該基地。據有關報道,美國為了在敘利亞和其他中東地區博取更大的戰略利益,試圖培植諸多代理勢力,在該基地培訓的“新敘利亞軍”,就是其中一支。該武裝的目標,便是推翻巴沙爾政權。美軍為了防止哈塞克省戰略要地丟失,將美特種部隊與該“新敘利亞軍”混編,並設置了10個前沿陣地,用以阻止敘利亞軍推進。



美在敘利亞軍事基地

2.美軍的戰略要地

基地四周是敘利亞最大的魯克班幹難民營營。該基地與俄羅斯空軍基地基亞和海軍基地塔爾圖斯,最好呈對角線且距離較遠,但距離敘利亞背部重鎮代爾祖爾400公里左右。其與美軍最近在代爾祖爾修建的大型軍事基地,以及曼比季的基地,對俄敘聯軍形成3面夾擊之勢。

同時,在美軍最新空襲敘利亞前夕,敘利亞政府軍抽調大量部隊南下目的就是防止美國會以此為契機,從約旦出兵敘利亞。從坦夫口岸往大馬士革,大多屬於沙漠地帶,美國部署在約旦的坦克群可長驅直入。除此之外,美國在該基地的部署,和拉卡等基地遙相呼應,切斷了伊朗隱然成形的什葉派的弧線,這也是用來美國牽制中東如沙特等遜尼派國家的手段。



綜上所述,不管是因為想掐斷敘利亞境外給境內反對派武裝提供物資的來源處出發,還是為了自身安全,防止美軍有可能發生的大規模的地面入侵,抑或自身戰略訴求,坦夫基地都成了敘利亞政府,伊朗,俄羅斯三家都想拔掉的釘子。


中評中語


坦夫鎮軍事基地背靠約旦和伊拉克邊境,進可攻退可守。美英在此基地都部署有地面裝甲力量,法國在約旦還有空軍基地,英美戰時也可以隨時使用。坦夫基地附近還有一個大型的難民營,讓俄敘投鼠忌器,既可以為基地提供安全保護,又可以為美英扶持的反對派武裝提供兵員。

在東古塔口袋沒有解決之前,坦夫基地一直在向北緩慢擴張,有逐漸靠攏大馬士革周邊的軍示意圖。並且不時有經過美英訓練的武裝團伙偷襲敘軍。但這種意圖早已被俄敘識破,敘軍在解決代爾祖爾之後,從霍姆斯省東部調派兵力,將坦夫基地外圍50公里形成包圍圈。近期還在坦夫基地周邊的多處制高點設立觀察點嚴密監視坦夫基地動向。

按照目前的大馬士革周邊態勢,美英此前在坦夫基地的戰略規劃基本失去意義。但從軍事角度上說,坦夫基地的美英軍事力量,會對敘軍收復南部德拉省的戰役構成威脅性影響。此處的地面部隊,可以與以色列的戈蘭高地部署的地面力量形成呼應。並可以得到以色列空軍的支援。一旦敘軍進攻德拉省的恐叛武裝,美英和以色列可以對其實施兩面夾擊的軍事幹預行動。

俄羅斯已經數次針對坦夫基地問題向美國提出交涉,但並不能迫使其撤離該地區。敘軍包圍坦夫基地本身也是很危險的舉動。因為,如果美英決定出動地面力量介入敘利亞東南部(德拉省)的局勢,必然會在坦夫周邊製造摩擦尋找藉口。要想破解這招,俄羅斯只有向坦夫基地周邊尤其是坦夫基地東部地區派出俄軍正規的地面力量實施隔離。


高峰軍事觀察


對於美國軍隊來說,就算一次在敘利亞戰場犧牲10個士兵也足以引起美國國內的震動,因此上千名美軍士兵的意義之重大可想而知。俄羅斯這一次突然包圍了這一批美軍,可見普京也絕對不是一個好惹的角色,他不僅有膽量,而且還有謀略。
(敘利亞最新局勢圖)

坦夫鎮位於敘利亞東南部地區與約旦和伊拉克接壤的地方,這裡目前駐紮著上千名的美軍士兵,其對於美軍具有很大的戰略價值。同時這又是一塊比較孤立的地區,除了東部和伊拉克與約旦兩國接壤之外,其它方向基本都處於被敘利亞政府軍包圍的狀態。目前敘利亞反對派控制的敘利亞領土主要集中在東北部的一片區域,約佔敘利亞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其它佔領區還包括南部德拉省和東部坦夫鎮一些小塊的土地。

敘利亞政府軍和俄羅斯軍隊時刻都想著先徹底消滅那些小塊區域的反對派武裝,坦夫鎮也因此成為普京和巴沙爾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隨時欲除之而後快。這一次普京派出軍隊包圍了當地的美軍,其目的主要就是想迫使美軍撤出敘利亞坦夫鎮。
(俄軍在敘利亞)

在敘利亞政府軍徹底控制大馬士革及其周邊地區之後,俄敘聯軍下一步的目標必然是這些零星的反對派控制區域。只是俄軍也絕對不敢輕易對美軍士兵下手,把這一千多名美軍士兵圍困起來可以當做美俄之間談判的籌碼,一旦撕票後果必然很嚴重,美俄將直接開戰。普京雖然膽子不小,但是他也並不完全糊塗,他跟特朗普之間最基本的默契還是會有的。

至於普京對坦夫鎮美軍士兵的圍困最終能不能達到目的這很難說,因為坦夫鎮靠近伊拉克和約旦邊境,美軍可以從這兩個國家輕易獲得補給,所以俄羅斯的圍困很難徹底切斷美軍的補給線。只要美國不肯放棄坦夫鎮,那麼俄敘聯軍是很難徹底佔領這一區域的,畢竟俄軍不可能真的攻擊美國軍隊,他們暫時還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美軍在敘利亞)

因此俄羅斯包圍坦夫鎮一千多名美軍士兵的意義有多大,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態度。不過普京此舉顯然是在對美軍打擊敘利亞的行動進行回擊,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強硬態度,為自己在軍事和政治上爭取一定的主動權,也為俄羅斯挽回了一點軍事大國的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