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為什麼你說了800遍,孩子還是聽不見?原因在這裡

為什麼你說了800遍,孩子還是聽不見?原因在這裡

文 | 睿媽

沒有天生叛逆的孩子,只有沒溝通好的父母。在孩子成長的路上,請給他們多一份耐心,少一些嘮叨。

——睿媽

上週末,睿睿在家看電視,心想孩子一個星期才休息兩天,看會電視也沒什麼,為了表現出自己是一個溫柔大度的老母親,並沒有強制他關上電視,只是微笑著提醒一下:“親愛的,今天的作業別忘了做哦。”

睿睿嘴上答應著,眼睛並沒有離開電視。

我以為孩子已經聽進去了,只是看得正在興頭上,可能過一會兒就去做作業了,於是很放心地去忙自己的事情。兩個小時後,我回到客廳,發現睿睿還在看電視,連動都沒動一下。

當時我的火“噌”地一下就上來了,對他大吼道:“你都看了幾個小時了,剛才跟你說的話,你沒聽見嗎?”

睿睿被我的吼聲鎮住了,眼睛直直地盯著我,淚珠在眼眶裡打著轉,不敢說一句話。

看他那委屈的模樣,我立馬意識到了錯誤,於是趕緊走過去跟他道歉:”對不起,媽媽不應該這麼大聲對你講話,但是你也有錯啊,媽媽的話你為什麼不聽呢?“

睿睿低著頭不說話。

我心想他大約知道自己錯了,於是接著說:“我知道你想看電視,但是今天你不把作業做完的話,你就會老想著它,即使玩也玩得不盡興。‘今日事,今日畢’,把今天該做的事你做完,你才會有心情做其他的事情。”

睿睿抬頭看著我說:”對不起,媽媽,我以後不會這樣了。“

沒有任何女人想成為一個面目猙獰、大吼大叫的母親,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從容、優雅的。但是孩子往往並不能明白我們的苦心,無論你說多少遍,他都是充耳不聞。

為什麼你說了800遍,孩子還是聽不見?原因在這裡

下面的的場景對於大多數媽媽來說應該並不陌生。

“現在都幾點了,你怎麼還不起床?”

孩子懶洋洋地“嗯”一聲,然後蒙上被子繼續睡覺。

吃飯快一點,上學要遲到了!

孩子漫不經心地瞅你一眼,然後不緊不慢地將包子塞進嘴裡。

讓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間,一個小時後,房間還是一團糟。

不論你是大吼大叫,還是小心勸導,孩子總是左耳進右耳出,絲毫不把你的話放在心上。

為什麼你說了800遍,孩子還是聽不見,喊不動呢?

我們看一樣東西看久了會產生視覺疲勞,同樣孩子聽多了也會產生聽覺疲勞,如果你每天在他耳邊嘮叨,時間一久,孩子對你的話已經產生了免疫力,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能自動屏蔽掉。

要想讓孩子將你的話聽進去,父母要學會這幾招:

為什麼你說了800遍,孩子還是聽不見?原因在這裡

不要隨意去打擾孩子

如果你看電影看得正投入時,突然有人叫你去做飯,這時候你的心情會怎樣?肯定心情不好,即使去做了,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同樣的,當孩子正在投入的做一件事情時,你突然出現並對他指手畫腳,孩子這時候會產生一種叛逆心理,即使他聽見了也會假裝沒聽見。

所以父母要細心觀察,知道何時該叫孩子,不要隨意打擾他的活動。當然,這個前提是他正在做的事情是對的。儘量在孩子活動間隙時叫他,如果這時候孩子還沒有聽見,你可以走到他面前,看著他的眼睛很認真得跟他講話,這時候孩子就會注意到你了。

為什麼你說了800遍,孩子還是聽不見?原因在這裡

為什麼你說了800遍,孩子還是聽不見?原因在這裡

說話簡潔,少一些嘮叨

嘮叨很多父母的通病,如果孩子沒按照你的要求去做,這時候你會不厭其煩地說了一遍又一遍,但是這時候孩子的情緒已經接近奔潰的邊緣。尤其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叛逆心會變得越來越重,最後導致爆發。

據調查,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而產生抑鬱的孩子佔47%,而學習的壓力主要原因來自於父母,因為父母過高的期盼和不厭其煩地嘮叨,導致很多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

所以在學習上,父母只要說重點就可以了,最好只說一遍,你說得越多,效果反而越不好。

為什麼你說了800遍,孩子還是聽不見?原因在這裡

指令具體,不帶負面情緒

給孩子指令,讓他知道此刻應該具體做什麼。

比如“把你的房間收拾乾淨”換成“把玩具收起來”或“把被子疊上”,這樣孩子就知道應該幹什麼了。

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不要用抱怨、不耐煩等帶有負面情緒的語氣。尤其要避免威脅性暗示,沒有孩子喜歡整天活在威脅裡。

比如:不要說“馬上開始收玩具……, 否則……”

可以說,“你能幫我一起收拾一下嗎?”

不要說:“不許玩,趕緊去寫作業……,不然的話……”

可以說:“我們先把作業寫完了,再去好好玩個痛快好嗎?”

當孩子做完你給的任務時,要及時誇獎、感謝一下他,這時候說可以說:“你好棒哦!”“謝謝你幫媽媽幹家務”,也可以給孩子一些小小的獎勵。

這時候孩子受到了鼓勵,下次你再下達指令時,孩子也會更容易接受。

為什麼你說了800遍,孩子還是聽不見?原因在這裡

為什麼你說了800遍,孩子還是聽不見?原因在這裡

耐心等待反饋

你是不是對孩子下達一個指令時,孩子沒有反饋就立馬催促,如果孩子還沒有反應,這時候情緒就開始爆發了。指令一道接著一道,不一會兒,火力升級、硝煙瀰漫。

其實,磨蹭是人的天性。當你給孩子第一個指令後應該耐心的等一會兒,當然這個時間要有度,最好不要超過一分鐘。

如果一分鐘後孩子沒有給你反饋,這時候你應該過去看看他正在做什麼。

如果他正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而你的事情不趕時間的話,就不要打擾他,如果你要出門時間很緊,這時候你可以耐心地跟他溝通,“媽媽知道你這件事很重要,但是我們可以回來再做,如果現在再不走,我們就要遲到了。”

如果他點頭,你就可以離開了,如果他搖頭,你就在他身邊看著他,直到他抬頭看你,然後把之前的話再說一遍。

這時候孩子就會認識到你是認真的,那麼他就很自然的會重視你的話。

家長必讀講堂樂嘉老師說過:“沒有天生叛逆的孩子,只有沒溝通好的父母。當你想發火時,請傾聽一下孩子內心的聲音;當你埋怨孩子沒有做好時,請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做好榜樣。在孩子成長的路上,請給他們多一份耐心,少一些嘮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