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老照片:三秦大地上的火红青春 1965年到1977年的“陕西农建师”


陕西军垦的历史,是从1941年初359旅进驻南泥湾开始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让昔日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20多年以后,又有一群青年男女来到这里,他们和另一群奋斗在渭南大地上的年轻人一起,揭开了陕西农建十四师的序幕。

从1958年到1960年,为修建三门峡水库,国家从位于陕、晋、豫交界的三门峡库区迁出了大量村庄和人口。1962年,因水库工程改建,原本水库淹没区大大批肥沃的黄河滩地再次得以利用。1963年,陕西省报请成立三门峡库区农场,建立华阴、沙苑、朝邑三个国营农场。

1965年9月5日,陕西省决定成立陕西省农建师。同年10月15日,陕西省农建十四师正式成立,番号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师序列顺延。为了恢复和发扬南泥湾精神,陕西省在原南泥湾劳改农场的基础上正式组建陕西农建十四师141团,人员主要来自于城市青年和复转军人。


在组建陕西农建十四师141团的同时,原三门峡库区的各国营农场也纷纷改制,成了农建十四师下属各团场。原华阴农场改制为农建十四师142团,沙苑农场改组为农建十四师143团,朝邑农场改建为农建十四师144团,1954年扩建的大荔农场改为农建十四师145团,1965年成立的黄龙牧场改为农建十四师146团,榆林鱼河堡农场改为147团。

1969年3月,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陕西农建十四师改制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代号“兰字960部队”,下属各团代号顺延。

原陕西农建十四师所属各团,141团番号改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40团,142团改为41团,143团改为42团,144团改为农六师43团,145团改为44团,黄龙牧场146团改为45团,鱼河堡农场改为46团。

1973年10月,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撤销,农六师更名为陕西省农建师。农建师仍下设6个团,但序列有所调整,其中地处三门峡库区的四个团依次成为农建师1团、2团、3团、4团,南泥湾兵团更名为陕西省农建师5团。

1977年, 陕西省农建师建制撤销,所属各场团重新划归地方,成为农垦旗下的国营农场。从陕西农建十四师到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再到陕西省农建师,12年间,这只三秦大地上的农业生产建设大军几易番号,直到1977年陕西省农建设撤销,这只广义上的“陕西农建师”的历史也就宣告结束了。


与兰州军区所属其他三省农建师不同,陕西农建师的主力军多来自省内。1963年,数以万计的来自西安、宝鸡、铜川、汉中、安康、渭南等地的城市青年来到三门峡库区,投入到拓荒大生产之中,成为日后“陕西农建师”的主力军。再到1965年,来自延安、西安等地的知识青年再入南泥湾组建“南泥湾”兵团,重扬“南泥湾精神”,无数三秦儿女为陕西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

同样可能是因为“陕西农建师”的主力军多来自陕西省内,所以很少见到有介绍“陕西农建师”的文章,以致于我是专门去找了《陕西农垦史》来看才稍稍搞清楚“陕西农建师”的建制沿袭。但是作为拓荒西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一支生力军,陕西农建十四师以及其后的沿袭,不应该被我们遗忘。至此,唯一一支跨越四省区的生产建设兵团——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算是介绍完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