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怎麼評價特朗普?

大牛無形


對於國內經濟有正向貢獻

特朗普用減稅政策和能源政策兩大抓手提振了美國經濟數據。

減稅政策使得大型企業和跨國企業一定程度鬆綁,有空間和能力進行進一步的海外擴張或者資本回縮以及崗位創造,中小型企業的稅減也使得其產率能夠提高並且與此同時投入研發和市場拓展,以及增加崗位。目前減稅政策創造了幾十萬新就業崗位。

能源政策是圍繞能源獨立。在美國頁岩革命之後,美國的頁岩油和頁岩氣產量飛漲,但是由於世界原油市場總體供過於求,所以特朗普上臺初期能源產業處於萎縮和虧損。特朗普使用政治手段打壓競爭者且強勢輸出能源,使得美國進口幅度跌至歷史低點而出口幅度創造歷史記錄,大概會在十年內成為能源淨出口國家,油氣和煤炭的重新復興為上百萬能源工人創造了收入或者是挽救了他們的工作,這就是特朗普去年年底民調飆升的原因。


外交政策一團亂麻

目前特朗普介入敘利亞局勢已經接近2年,敘利亞局勢仍然沒有和平跡象,反而與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劍拔弩張,在耶路撒冷問題上,美國在全世界丟了一波人;在庫爾德人問題上,美國失去了土耳其的站邊可能;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過於緊逼導致俄羅斯直接佔據了克里米亞,烏克蘭當局失去了與俄羅斯迴旋的餘地;在關稅問題上開罪了部分歐洲國家;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自己主導的TPP使得其傳統盟友在支持美國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此後特朗普又主導了半島和平進程,但是目前看來失去了日本的耐心。總之在國際政治舞臺,美國一直沒有章法,得失明確,且具體收益目前未知。


執政風格飽受弊病

推特解僱國務卿蒂勒森;奇葩的內閣成員;總統團隊的走馬燈式換將;美女政治特徵明顯;通俄門、豔星門等層出不窮,使得特朗普成為一個建國以來施政風格及其罕見奇葩的總統,尤其飽受詬病的是美女政治和奇葩內閣成員,比如將自己女兒推向政治前臺併為其未來從政鋪路,重用低學歷的花瓶在白宮負責重要工作,中情局長擔任國務卿等等操作,雖然目前被其向好的經濟成績單掩蓋,但未來是否會成為其連任包袱,仍舊需要拭目以待。




七師弟


這是一個無比惱人的世界,有著無比惱人的信息。全因美國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發動貿易戰。我看,特朗普是不是瘋了。

6月19日最新消息,針對美國將制定2000億美元徵稅清單,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中方將不得不採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有力反制。

特朗普看來已失去理智了,

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

6月15日美國宣佈對中國加徵500億美元關稅後數小時內,中國宣佈了反制的500億美元。沒出三日,美國威脅說將制定2000億美元徵稅清單。

這是恐嚇,訛詐呀!是失去理智,要把全球貿易推向混亂不可收拾局面的行為。

資本市場上,美股連續5天下跌。端午節過後的上證A股,直接擊穿3000點整數關口,不斷創下新低。

特朗普為什麼如此一意孤行?

1、想著被試壓方最終會屈服,從而接受他的條件。

當然,試圖用恐嚇的辦法來讓對手屈服,顯然是打錯算盤。

但這次如果僅僅把這些信息當作一種談判策略,也是過於簡單輕巧了。

2、敢於對加拿大,對歐盟進行關稅訛詐,對中國似乎要更強硬的態度,才好安撫和回應美國國內對特朗普的支持群體。

而這樣一步步升級的貿易戰,最終結果特朗普真的能控制得住,能承擔得起嗎?

這是一個疑問。起初,都以為能控制範圍,能預想到傷害的程度。就像和人吵架,但隨著吵架真正開啟,謾罵、推搡,然後動手,然後更嚴重的群毆,至最後的拼殺……

每一步看似合理,卻會導向失控。

3、亂中取勝。

特朗普自信到變態的地步,現在他主動發起的貿易戰,不僅是他個人的自信,也是對支持他群體的牢不可破的自信,對美國優越性的自信。

無可救藥的自信,會帶來無可救藥的毀滅。

當看到“美國將制定2000億美元徵稅清單”這幾個字眼時,我的世界頓時黑暗了,特朗普真的瘋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要準確評價特朗普,必須先正確認識美國人和美國總統這個角色

美國人的基因是五月花號為代表的早期闖蕩新大陸的先民和稍後一些的牛仔遺傳的,這批人沒有出身上層的貴族,沒有文雅禮貌的紳士,沒有文明博學的學者,沒有愚昧老實的農夫。他們是一批勤勞冒險,粗魯暴力,篤信上帝卻不通文墨,飽受苦難卻不滿足現狀的下層清教徒和富有冒險精神的拓荒者。

美國的總統是一個權力頗大的總經理,現實中要向華爾街負責,行政上要向兩會報告。但仍然是世界上權力最大的人,因為他作為三軍總司令的軍隊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這支橫行於幾乎全球的軍隊使這個總司令走到世界任何地方都在頭版頭條。



特朗普是個典型的美國人,比小布什更美國:粗魯、世俗、瘋狂、精明。他的生活作風,飲食習慣,語言特點,行為風格等都幾乎完美地演繹著美國人,而不是英國人,更不是德國人、法國人或意大利人。



而且他的言談舉止所代表的是當今的,而非昨天的美國:自恃超強而傲慢無禮,不管他人只考慮自家利益,一切以物質利益為目的,不講究那些理論的精神的形象工程,只關注最實際的最物質的利益…… 在近期的幾任美國總統中可以說特朗普最生動形象地演繹了美國形象:

億萬富翁→最富強的國家

舉止粗野→橫行於世界各地

生活低俗→引領當代粗俗風尚

生意精明→抓住人才和技術兩個關鍵



特朗普的勝選正是因為他的這些典型美國人特點,和美國中下層有著“血緣上的”一致,因而作為一個億萬富翁卻得到了中下層白人的票倉,一舉擊敗資深政客希拉里。特朗普一年來的民調支持率不是很高,但一直在上升,美國在經濟、就業率等幾個方面也有明顯的起色。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相信特朗普的民調還會緩慢繼續提升。


無中生有hz


每一個政客都是一個演技趕超的演員。

沒錯,說的就是特朗普。

美國的選民制度,決定了美國的政客都要迎合選民,那最大的政客當然是特朗普了,他又有什麼理由不迎合選民呢?

那為何他顯得那麼與眾不同,導致人們都在好奇他,媒體都在消費他?新奇這是哪來的怪胎。

“他的政治風格強調個人的領袖地位,在追隨者中極力塑造個人崇拜,要求極端的個人忠誠,並且對任何不贊成他的人都採取敵視的態度。”


你以為這句話說的是特朗普嗎?錯了,這句話是《阿爾比恩的種子》裡評價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的。

是不是和特朗普一個鳥樣?

《大西洋月刊》發表過一篇文章,文中寫到特朗普的選民地區和邊區人的生活地帶極其重合,換句話就是選特朗普的人大都住在邊區人的生活地帶。

你會說邊區人是什麼鬼?其實邊區人就是西部牛仔。邊區人移民到美國後,發現很難融入美國社會,加上比較好鬥,就單獨居住在比較內陸的地方。


邊區人動不動就拔槍決鬥都是小事,就連他們坐船,看到旁邊的船好像比他坐的船快,他就要把到架在船長的脖子上,逼船長加速。如果恰好另一條船也有一個邊區人,那就基本可以欣賞到賽船了。

當船一直速度加到安全閥壞掉,出了事故這事才算完。所以有人說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比穿越大西洋還要危險。

而作為邊區人選舉出來的特朗普,就表現的非常邊區人。記者問誰是美國最大的敵人,特朗普就在地圖上畫圈,畫到最後就剩美國自己了。

邊區人不僅好鬥還排外,特朗普也是。特朗普又是驅逐又是修牆的,很累的唉,還不是為了迎合選民?

美國給我們感覺就是精英文化,什麼華爾街啊,感覺特別精英範。但邊區人不吃這一套,我窮我光榮,還鄙視上了精英文化。

特朗普呢,自身就是名校畢業,家裡又是富商巨賈,按理說該是標準的精英吧,結果特朗普動不動就說,自己熱愛教育程度低的人。


總結一下就是特朗普完美迎合了邊區人好鬥,排外和反精英三個方面,自然大受這類人的追捧,這不是,好像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又漲了。

所以說,特朗普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奇葩,他只是一個迎合觀眾的巨星。


幾葦渡當年


12月22日,特朗普一臉輕鬆地走上專機前往西棕櫚灘開始聖誕假期,之所以周身愉悅是因為他又成功兌現了一個大選承諾——通過了1.5萬億美元的稅改方案。雖然特朗普已經上臺執政近11個月,但如何評價特朗普仍非易事。不過,從過去11個月的治國理政表現來看,我覺得特朗普身上已展現了三個顯著特徵。

首先,特朗普同志是一個“信守承諾,說到做到”的人。

僅從特朗普不斷兌現競選諾言這一點就不知甩美國那些個老油子政客幾條街。去年總統大選期間,特朗普像其他參選人一樣許下一個又一個承諾,當時很多人嘲笑毫無從政經驗的特朗普為了爭選票無底線,亂開空頭支票。可誰成想,特朗普不僅意外當選,還在過去11個月時間裡,兌換了一系列承諾,比如:

國內政策方面:簽署1.5萬億美元稅改法案、撤銷奧巴馬醫改計劃(試過未成功),廢除奧巴馬《清潔能源計劃》、簽訂新行政令《購美國貨、僱美國人》、縮減聯邦法規、選出一位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亞的替代者、推動“拱心石”管道計劃、終止政府對“計劃生育”組織的資助、限制部分恐怖事件多發國家公民入境(簽過但被撤銷)、解除對煤礦開採的政府管制……

全球治理方面: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退出《巴黎協定》、退出教科文組織;

國際貿易方面:重啟北美自貿談判, 對。。的貿易和貨幣政策發起反制(發起但未有實際大動作);

對外關係方面:承諾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這裡我們不去評論究竟兌現的哪些諾言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畢竟都是人家美國人自己的事兒。這裡就說一點,要是所有領導都能像特朗普同志一樣信守承諾、說到做到的話,咱們還愁啥被消滅呢!

其次,特朗普同志是個工作勤勉的同志,並非外界所說的整天光忙著打高爾夫球,偷懶不勤政愛民。

這一點是有數據統計證明的。通常外界印象認為奧巴馬是美國勤政愛民的典範,那麼,我們來比較一下,在就任總統的前十個月裡,他們倆在各個數據的表現:

行政令方面:特朗普簽了51個,奧巴馬同期僅籤39個;

國內訪問方面:特朗普訪問了27個州,其中有6個是去年沒選他的州;同期,奧巴馬僅訪問了25個州,同樣有6個是2006年選舉中沒選他的州;

出訪方面:特朗普出訪四次,訪問了14個國家,平均下來每次3.5個國家;同期,奧巴馬出訪9次,訪問了21個國家,平均每次2.3個,論效率還得服特朗普;

在立法方面:特朗普簽署80幾個正式法案,而奧巴馬第一年就簽了130多個。不過,這不也是特朗普推動“精兵簡政”的表現?

在記者會上:特朗普“恨”記者,只開不到3次,奧巴馬則開了11次,但是特朗普手裡有治國神器——推特啊,如果算上他發的大幾條推特,那不得甩奧巴馬幾個東西岸來回。

如此看來,特朗普雖年屆七旬,但仍老當益壯,各種勤勉。外界之所以留下他老打高爾夫的印象,是因為人家動靜大,想打場球就得飛幾個城去自家球場 ;相較而言,同樣愛打球的奧巴馬則只需在白宮內籃球就能操練起來,他就是打一天也沒人知道。

第三,特朗普同志是個實誠、接地氣的同志,專說咱們老百姓聽得懂的大白話。

這一點上,特朗普同志既不像一般政客們動不動就一通雲裡霧裡的政治說辭,也不像反對派們那麼夾槍帶棍的刁鑽厲嘴。

比如說吧,他對咱隔壁家二狗子有意見,就給他取個外號“火箭狂人”,多麼直白;又比如參觀一趟故宮就激動地連續發推一通盛讚,還把自己推特背景都換成了合影,分分鐘變身“小迷弟”,多麼實誠;又比如說,遠隔千萬裡,未能帶在身邊,可仍堅持通過IPAD秀自己的外孫女的舉動,活脫脫一個接地氣的姥爺形象嘛,多麼生動。

總之,特朗普是個好同志,每天都在娛樂全球人們的道路上不遺餘力,在美國自黑的道路上策馬揚鞭,為我們廣大新聞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勁爆話題。當然,也希望他繼續保持“折騰”勁頭,多給我們騰出時間和空間,少盯著我們,少擠兌我們。


陳一諾


特朗普執政一年多,關於他的評價往往是兩極分化,喜歡他的人認為他心直口快,不像普通政客一樣繞彎彎,不喜歡他的人覺得他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自私自利。

我眼中的特朗普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缺乏耐心。據白宮內部人士透露,特朗普這個人極其沒有耐心,不喜歡開長會,也不喜歡看長篇大論的材料,他的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十分鐘左右。特朗普在政策上則喜歡以結果為導向,沒有長遠的戰略感。

第二,現實主義。特朗普認為人生就是一場搏鬥,要麼贏要麼輸。這種現實主義的價值觀也註定了他對國際形勢的認知極其陰暗,認為國家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已經成為當今國際形勢的主流。

第三,利益至上。這裡的利益指的是美國的利益,因此他從競選到現在都堅持走“美國優先”的道路,包括美國經濟安全優先、軍事安全優先、國土安全優先、民眾安全優先等等。這種價值取向對於美國來說當然沒錯,但特朗普採取的單邊主義形式卻與時代潮流和國際期待格格不入,是以損害他國利益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必將遭到歷史的淘汰和懲罰。


波羅的海之月


美國的民主不是生活的民主,而是政治的民主。特朗普在這種氛圍中,不當總統都很難。沒有一天從政經驗,年高70歲參選總統,活活把老政客希拉里“幹”到旮旯裡!
特朗普進白宮夠奇葩,25歲當老闆,作節目主持人,演脫口秀,開賭場,搞房地產。到了老年還沒折騰夠,靠自己異類的表現。精明的商業天份,瘋瘋癲癲的外在包裝,口無遮攔的投其所好。目的就是讓白人平民,把他請進白宮。這讓老政客們無法弄懂。特朗普的精明就是讓對手“腦袋”大,慢慢去弄明白,我有時間幹我想幹的活。

特朗普是位讓美國政客搞不明白的奇特“怪”才。正是因此,他把慣性思維的政客忙的昏天黑地。他好乾他自己想幹的事。上臺後民族主義的“限穆令”;反對移民的“修長城”;直捅沒人敢碰的承認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等等。這些說白了,特朗普是推特理政,他的真實目的,就是讓政客們忙起來,閒著,找總統麻煩。其實是小套路,可一國總統“胡說八道”,無法理解。這就是特朗普的聰明加精明,永遠不會讓人知道我下步棋怎麼走。

特朗普“美國優先”,讓世界恐慌。其實就是“敲詐勒索”發展美國經濟。退出“沒用”的協定,讓世界知道誰說了算,讓美國利益最大化,才是真實目的。結束就是薅了一堆白“揀”的羊毛。你還得千恩萬謝我特朗普。江湖習氣的特朗普把自以為是的政客們搞了個頭昏腦漲。他在那裡笑!

特朗普最為得意的,就是不談政治,實則處處設計“政治圈套”。目的就是讓美國偉大,他是個顛覆政壇形象的“另類”人物。不在乎外界評論,實實在在為美國謀福利的好總統。不談“人權”,不說“價值觀”,更不談什麼“艾滋病”,同性戀和雙性戀。不講民主給民主,奇怪的政治邏輯貫穿始終。

總之,特朗普是個“好同志”!


何由之


首先,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輿論(尤其是社交媒體)操縱者】。也是第一個實現“推特治國”的總統。其次,他是一個【民粹主義者】,熱衷貿易保護主義與美國優先論。第三,他也是一個比較【知行合一】的人,競選時承諾的基本都做到了。


從美國曆史上看,有幾位白宮主人堪稱傑出的輿論操控大師,比如老羅斯福,小羅斯福,還有幾位也很出色,克林頓,里根,肯尼迪,包括林肯。他們對輿論的有效操控,對他們事業的成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特朗普也不例外,只不過區別在於,傳統媒體對他比較有成見,這與兩位羅斯福有較大區別,老羅斯福被成為傳媒帝王,小羅斯福被成為“偉大的總編輯”,他們與媒體的親熱關係,是特朗普望塵莫及的。


特朗普的民粹主義傾向值得關注,他的很多政見,包括貿易保護主義、偏執的移民政策,都與此相關,甚至於他能夠當選,也是因為他迎合了民粹主義思潮。


特朗普的知行合一,還是令人比較佩服的,不是誰都能這麼堅決地做到兌現選戰承諾的。這也使得他的行動力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但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了實現目標,有時不管不顧,而且過於自信,容易偏執。


特朗普身上的商人屬性,是不能迴避的。他善於討價還價,看上去強硬但也不失靈活,由於此前很少有這樣的人上位,所以各國明顯對他也不太適應,所以說,特朗普真正的挑戰是明後年或者他的第二個任期,因為人們慢慢就會適應他了,他的很多套路就未必那麼靈光了。


社科院張國慶


特朗普是典型的反建制派候選人,他在國際關係上的從政履歷是一張白紙,這讓我們的政略學界一度抱有幻想,認為他可以一定程度上走出“冷戰思維”和基於冷戰思維的美國龐大國安系統。但是,三份國家安全報告的相繼出臺徹底打消了我們的幻想。 沒錯,特朗普本人似乎依然口口聲聲說關係好,但是這越來越讓人懷疑是否是鷹派唱紅臉,他唱白臉。在和澳大利亞總理的發佈會上,特朗普被問到《美國戰略安全報告》中將定位為修正國家和對手,他是否這樣認為。特朗普脫口而出說“有些人這麼看“,然後就著重說貿易赤字,似乎戰略問題他並不真在意。他還有很多次即興演講,都同美國的同盟體系“口徑不一”,比如威脅NATO和日韓,要求其承擔更多經費。但顯然,鷹派幕僚很快掌權。 美國2018年相繼公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家防務戰略報告》《核安全報告》,毫不客氣的定位為對手,級別已超越俄羅斯。這是意識形態的殘餘作祟,但更是右派懼怕我們實力增長的恐懼。美國獨霸世界近100年,世界老大位置終於要在可預見的未來易主了,美國戰略安全體系要採取一切手段拖慢這一進程。 美國的中期選舉也是一個風向標。如果共和黨失去國會眾院或者參院席位,特朗普的日子會更難過。更容易為了擺平國內反對勢力的干擾而嫁禍別國。

今年的美國中期選舉至關重要。如果特朗普的共和黨失去國會參院或者眾院,他的日子或許不會太好過。


記者王冠


評價特朗普,可以把很多個“最”加到他頭上,有人痛恨,有人支持。2018年因為有了這個老頭子,世界不再消停。大嘴巴、狼子野心、多金人浪、口無遮攔、逮誰咬誰、專門來搞笑的,類似評論幾乎一直圍繞著這個爭議總統。

但你不能否認,他是一個勤奮、努力的打工者,為全體美國人打工,在嬉笑怒罵之餘,這傢伙的成績單也是蠻長的。

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馬克·希森(Marc Thiessen)評論說,特朗普上任兩年,“一直在騙人”( Trump lies all the time),對於減稅規模和經濟強勁度都有不實說法。但是,如果從“總統誠信”(presidential truthfulness)這個角度看,他可能是“美國近代史上最誠實的總統”,因為他嚴格遵守了自己競選時對選民的承諾。

這或許是對特朗普的一個評價尺度,他是一個嘴上跑火車的總統,但也腳踏實地幹了不少事,也得罪了很多人。

希森曾專門為小布什和拉姆斯菲爾德的演講稿捉刀,是他們演說稿的主要寫手。

希森觀察了特朗普這兩年來的政績,並評論說,特朗普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他的三位前任總統也做過這種承諾,但是未能做到。

他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對鋼鋁徵收關稅。他承諾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和《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已經與墨西哥、加拿大、韓國簽署了新協議。

特朗普知道當總統的秘訣是什麼,那就是經濟、經濟、經濟!

他承諾取消奧巴馬時代的監管政策,為經濟鬆綁和恢復社會秩序,甚至立下規矩,聯邦政制定一項新法規時,必須取消至少兩項規定,“加一廢二”!

2017財年,特朗普政府節省了81億美元的監管成本,2018年預計這項成本可以節省98億美元。

美國偉大復興、美國第一、美國優先,口號喊得鎮山響,做到了嗎?

目前看,非洲裔美國人的失業率達到了有史以來最低水平,他的稅收改革還包括一個條款,就是創造“機會區”( "Opportunity Zones"),試圖振興陷入困境的城鎮和市中心社區。製造業的就業職位正在以20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

特朗普承諾取消奧巴馬的清潔能源計劃(Clean Power Plan),退出《巴黎氣候協議》,批准Keystone XL和Dakota Access管道,開放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石油勘探。

特朗普承諾粉碎並摧毀ISIS,兩年後,“哈里發”就灰飛煙滅。承諾對美國構成恐怖主義威脅的國家實施旅行禁令,幾經博弈,高法站在了他這一邊。

他承諾,如果敘利亞政府膽敢使用化武,他就會懲罰。2017年和2018年,阿薩德“使用化武”後,他兩次下令空襲敘利亞。

特朗普知道有哪些政策,前任們做錯了,說改就改,比如他認為不應該承諾從阿富汗完全撤出美國軍隊。

特朗普還承諾讓更多年輕的保守法官在聯邦上訴法院任職,到目前為止,參議院已經確認29人,跟近代總統相比,沒有一個人能在執政不到兩年時間內就有這種成績。

他把尼爾·戈薩奇和卡瓦諾送進了高法,兌現承諾要提名像保守大法官斯卡利亞那樣的人。

特朗普承諾簽署“試行權”(Right to Try)立法,讓垂死的人獲得實驗性治療。打擊阿片類(Opioids)藥物流行,參議院最終以99:1通過對抗阿片類藥物成癮的法案。

特朗普沒有兌現的承諾有建造美墨邊境牆和廢除奧巴馬醫改。他並不是不做,都在盡力嘗試,但阻力重重。

希森說,這些政績可能是史上最佳,也許最終也不一定,畢竟,現在做終極判斷還太早。

等明年再來回答同樣這個題,答案也許就不一樣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