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理財可以讓錢生錢?

-訫_807


如果僅是單純的通過理財方式達到錢生錢的目的而對於收益率無過多要求的話,那麼有諸多途徑可供選擇。

1.銀行儲蓄。為大眾熟知的最傳統的理財方式。優點在於風險小、期限靈活、操作簡便、形式多樣等,缺點是收益相對較低。隨著各種理財工具如基金、債券、外匯等多種方式被大眾所接受,儲蓄這種傳統的理財方式漸漸的失去了人們的重視。實際上,儲蓄仍然是一種極具可操作性的理財方式。

2.基金投資。基金投資就是投資者將自己的錢交給專業團隊,由其統一管理並將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票據等金融證券,達到資金增值的目的。由於其所投資對象的不同而形成了諸如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平衡性基金、貨幣型基金等多種投資品種,投資者可隨意依據自身情況選擇搭配適合自身的投資組合,靈活省心的投資方式受到許多投資者的青睞。大眾熟知的餘額寶就是其中的代表。

3.股票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用資金購買股票,藉以獲得利潤的行為。通過股票投資確實可以更快的獲得豐厚的利潤,但是更有可能的是會造成本金的損失。所以,對於喜歡博取高風險的投資愛好者來說,股票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種投資理財方式。

4.理財產品。理財產品分成兩塊,一種是保本,一種是非保本(保本的意思就是保證本金,非保本就是有可能會虧錢)。如果你想買理財產品,建議到銀行購買。每個銀行都會有理財產品出售,不過最低購買金額一般都是5萬起。所以適合理財資金金額較高且資金長期不計劃動用的群體。

其實還有例如黃金、國債、期貨、收藏品、保險、P2P網貸等諸多的投資理財方式,同樣能達到獲得收益及利潤的目的,由於篇幅的關係,就不一一列舉了。

最終要強調的是,投資理財方式雖多,但由於個人可能會受到資金、時間及精力等因素限制而不可能廣泛涉及,所以應該重點選擇其中幾個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形成組合為最佳。


冀蒙嘉澍


如果每天都能夠收入3萬到5萬,那你屬於高收入人群了,首先你要核定自己的收入來源,如果收入來源比較穩定,那麼你可以進行理財投資。如果每天收入3萬,那麼一個月就可以收入93萬左右。對於很多理財平臺來說,93萬已經算是比較高額的理財數目,如果資金額度比較高,那麼我建議你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穩妥的理財產品,比如說貨幣理財基金。

為什麼要選擇比較穩妥的理財產品呢?主要是因為你之前沒有進行過任何的理財投資,選擇一些利率雖然比較低一點,可是對你的本金有保障的理財產品,是你目前階段比較適合的。這樣你能夠保障你的本金不損失,又能獲得比較好的利率。比如說像餘額寶這樣的活期理財產品,你再把錢投入到餘額寶之後,他能夠每天都給你返還,按照年化利率3%到4.5%左右。這樣如果你存100萬到餘額寶裡,那每年都可以給你返還3萬塊錢左右。但是目前餘額寶的限額為10萬元,所以你需要選擇一些其他的貨幣理財基金,當然支付寶上面還有很多貨幣理財基金都可以選擇,也可以自己去查一查。

另外除了一部分比較穩妥的投資之外,你也可以選擇一些風險稍微大一點的項目,這樣的基金呢,雖然說不能夠保障你的本金完全不損失,但是也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利率。你要按照你對不同市場的認知去投資。比如說你看好黃金市場,那麼你就可以購買黃金理財基金,你現在這個金額數目對於你來說還是比較有把握的。


變革家


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你不理財,財就不理你。理財和年齡、理財資金多少無關,理財是一種思維模式,一種對財富的認知。所以年輕人認為理財資金少、年輕就不存在理財一說,這是錯誤認知。

為什麼必須要理財?

1、財富的積累,都是以少攢多,到達一定程度後,量變產生質變,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理財要早,才能將理財形成一種習慣,深入骨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李嘉誠、巴菲特、比爾蓋茨以及離我們遠去的喬布斯,他們的財富都是從理財開始的,從他們樸素簡單的生活習慣中開始的。

2、只有養成理財的習慣,當機會來臨時,才會有原始的資本。因為我們大多數人不是富二代、拆二代,我們只能靠自己合理理財、積累才能有原始資本。就算如王思聰之類,他也在理財,只不過大家不太理解他的電競投資,本質說投資電競同樣也是一種理財。巴菲特450億美元身家,其實大部分都是在他50歲之後創造的,試想如果沒有之前的積累,他也不可能一度成為首富。

3、錢都都是逐利的,理財逐漸積累資金,這些積累起來的資金會帶來更多的資金,然後正向循環,帶來更多的財富。

4、不要小瞧單次理財金額太小,複利的魔力,會讓你大吃一驚的,我們來算一筆賬,看看長期堅持理財帶來的驚人效果。假如投資一種理財產品,我們同時假設年化收益8%,每年咱們投資20000萬,這個數額不大,假設你現在20歲。十年後,二十年後,三十年後有多少錢喃?

查詢年金終值係數表,8%年收益,10年、20年和30年分別對應係數14.4866、45.7620和113.2832.

那麼10、20、30年後,你年投資的20000萬將變成28.9732萬、91.524萬、226.5664萬。你在五十歲的時間,你將獲得226.5664萬收益,震撼吧!

理財的注意事項

1、要量力而行,規劃長遠,堅持執行自己的計劃。不要迷信專家和所謂的經濟學家,他們都是理論上的強者,在現實理財中,他們做的相當的糟糕。證券分析的鼻祖,格雷厄姆,我們現在看來,這人簡直就是神,但是它也在經濟大蕭條中破產,最後還是靠寫書買書才積累了一筆不菲的財富。

2、不要相信一夜暴富,如果真有一夜暴富的理財,相信我,沒有人原因拿出來分享。特別是目前市場很多灰色的金融工具,什麼現貨、期貨、衍生品以及頻頻暴雷的P2P。

3、要有自己的判斷。理財不需要你像專業投資者、理財師那樣具備很強的專業素養,只需要你懂一些常識即可。例如,知道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的威力。

4、投資渠道不要單一,要適當分散,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即使大家都認為銀行存款零風險,可實際情況是,打破剛兌之後,和今年包商銀行的案例,足以提醒我們任何理財都有風險,要合理分散搭配。

5、迷信房價永遠會一直上漲,這是最近十五年最流行的觀念。過去15年,我國快速進入城市化,改革開放解放了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這些人湧入大中城市,推高了房價,加上炒房最近的推波助瀾,央行流動性寬鬆的錦上添花,導致了民眾誤認為房地產是最好的投資理財。退一步即使房價不漲,也可以收租金,但是目前國內的租金率還不到5%。未來,房地產絕不是投資理財首選。

6、相信黃金保值增值。並不是黃金保值增值,而是金本位制度解體之後,全球央行在凱恩斯經濟主義主導下,貨幣發行量增加了,這是隻是一個貨幣現象。舉例來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五公斤黃金可以在倫敦買一幢小洋樓,而今天同樣一幢小洋樓,用五公斤黃金同樣能買到。

目前市場上有那些理財投資渠道?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理財產品,按照大類分,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1、權益類主要有: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權證等。

2、固定收益類:國債,金融債,企業債,可轉債,短期融資券、央行票據和債券型基金等。

3、現金類資產現金、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基金和期限小於7天的債券逆回購等。

上述理財渠道,因為風險和收益的不同,適合不同的投資理財者。權益類風險相對較高,而固收類、現金類風險相對較低,但是其收益也不高,很多甚至跑不贏CPI指數。

普通人怎樣理財?

對於大多數普通投資理財者而言,究竟該如何具體理財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和建議,但是以下幾點是通行準則,可供參考。


1、流動性和收益性兼顧。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每一個理財者都要注意資產的搭配,流動性、收益偏低與流動性弱、收益高的理財品種要合理配置。例如,家庭必須準備半年左右的流動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2、保險。保險的主要的功能是風險防止,千萬不要覺得自己運氣沒有那麼差,低概率事件不會發生在自己頭上,我也相信你的運氣很好,但是萬一落在自己的頭上喃。特別是意外和重疾險,因為目前任何一種稍微嚴重一點疾病,隨便就醫下來,也是一二十萬。

3、股票基金。這類屬於風險較高的理財品種,建議佔到你資產的30%,在這兩類中,建議基金佔據60%,甚至更高,股票作為消遣、坦然淡定玩玩而已。對大多數人而言,想在股票上賺錢是相當困難的。而基金我建議買指數被動型基金,我相信我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投資基金、股票就投資我們的祖國,獲勝的大概率事件。

4、固收類。主要是國債,央行的逆回購,這類理財貴在無風險,因為有國家信用背書。

5、其他類。比如貨幣資金,支付寶、微信的零錢理財,可以適當配置,最多佔到資產的10%吧。

綜述而言,關於理財,正確的做法是儘早培養自己的財商,養成一種習慣,遵循逐漸累計原則,利用複利威力,堅定不移的執行自己的、合理的計劃,長期堅持下去,實現財務自由也就順理成章。



溯源歸一


您好,我是理財在路上,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理財。如何理財讓錢生錢?其實理財範圍很廣,錢生錢只是其中一部分,更準確地說讓錢生錢只是理財中投資這一部分的內容。理財就是理生活,至少對於我來說,理財讓我體驗了不一樣的人生。

在日常生活中預留好家庭備用金,從記賬開始,清楚家庭收入支出,量入為出

理財中有一部分就是現金管理,不管是單身人士還是已婚人士,預留好3到6個月的生活開支是很有必要的。這部分錢能夠讓你在換工作期間或者出現意外沒有收入來源的時候都能繼續生活下去,這部分資金可以放在流動性好的貨幣基金裡,我們最經常用的就是餘額寶,既可以購物,又有收益,雖然收益不高。

記賬對於理財來說是第一步的,只有對自己的收入支出一清二楚,每個月有沒有結餘,這樣才有能有錢生錢的本金。在生活中有時我們會忍不住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女生最常見就是包包,衣服,化妝品之類的,有時買來包裝可能都還沒打開就扔在那裡。這些不必要的開支就可以減少。

做好保險規劃,給財務安全上一道安全鎖

說到保險,很多人都會吐槽,說是坑人的。有些人會說我是賣保險的,首先聲明我不是賣保險的。保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障,如果想通過保險理財,那是不現實的,我自己也不提倡。我提倡的是以保障為主的保險,例如意外險,重大疾病保險。

意外隨時會發生,上個月身邊的朋友就出現了意外,傷了腳。住院花了一萬多,社保報銷三千多,商業保險報銷四千多。在買保險的時候最重要是看自己需要什麼?保險免除責任又有哪些?醫療險的話注意健康告知等等,不要只聽保險業務員的說法,有的業務員只想把保險賣出去,根本不考慮我們客戶的需求。保險公司又不是慈善機構,如果帶病投一些醫療險,到時保險公司肯定不會賠的。所以購買保險之前自己一定要了解清楚要買的保險產品,還要貨比三家。

做好家庭資產,分散風險

上圖是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可以參考,資金比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例如20%保命的錢,意外、重疾保障這部分,可以降低到10%,用年收入的百分之十來購買保險,例如意外險、重疾險,現在消費型的意外險一年就幾百塊,保額高,很划算。

如果處於青年期,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可以把錢生錢的部分適當提高一點,如果處於50歲左右,那養老就是最大的問題,保本升值的錢就可以提高比例,以穩健保本為主。這部分可以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或者國債,長期純債基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理財在路上


顧名思義,錢生錢,是指用錢來獲取最大限度的收益。

要做到這點,首先我會對這筆錢進行評估,根據其可使用的期限,以及所能承擔的風險來選擇投資品種。

如果這筆錢僅為臨時性,短期佔有,無法承擔大的風險,我只做穩健投資。

假如對我來說,不僅需要穩健,還要求隨時可用,那就購買,銀行無固定期限類理財產品。

如金額較大(達到10萬),可購買工商銀行的e靈通,七日年化收益率3.2219%(各銀行都有類似的產品)。

如金額小些(達到5萬),可購買工商銀行的靈通快線,七日年化收益率2.65-3.00%(各銀行都有類似的產品)。

以上理財產品,零手續費,購買當天即計算利息。支持隨時贖回即刻到賬(無節假日限制),與銀行活期一樣的便捷,是銀行活期年利率0.3%的約10倍。它具有安全、靈活、比銀行存款利率高的特點。另外銀行也會出具資金證明。適合具有一定資金,又對流動性有極高要求這類人群投資。如參與搖號買房類群體。

雖然有金額小、不能準確判斷需用錢時間的侷限,但卻無隨時贖回即刻到賬之需求。我會購買貨幣基金(起購額一元,可以說是無門檻),七日年化收益率能達百分之三以上。也是零手續費,缺點是不能隨時贖回,買賣只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大多次日到賬。

如果能確定資金使用時間,我會購買有固定期限的理財產品。現在91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有百分之四以上。此外我還會選擇在網上銀行存款,該年利率達百分之五以上。

比較上面的理財產品,各有優劣,各有偏重。具體選哪款,得根據我們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需求來抉擇。

對於能長期使用的資金,可投資項目、品種很多。尤其需要根據本人的風險承受力,經驗來進行篩選。如債券、股票、期貨等,以博取更高的收益,在此就不贅述了。

總之一句話:高收益必定高風險。


禪欣2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投資的重要性,很多的投資信息和投資方式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人云亦云很輕鬆,獨立判斷很困難。

想要在各種建議中作出自己獨立的選擇,不光需要勇氣,還需要智慧。所以投資也是一種技能,是一件需要花時間通過不斷的實踐來積累的智慧。

人投資理財方式較多:定期、國債、基金、黃金、股票、外匯、房產等做組合投資,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

1.儲蓄:常見的和大多數人會將多餘的錢存入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信譽好,值得信賴。存錢分為活期和定期及定活兩便幾種形式,活期利率低,定期以五年的利率高,可以到期自動轉存或不轉存,任選。

銀行存款穩定,風險小。但是低風險伴隨低收益,銀行存較其他理財產品收益少,即使定期存款利率也比不上一般的基金回報率高,甚至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存錢等於貶值。

2.國債:購買國家債劵也能獲利,一般比銀行利率稍高些,可信度也很高,風險極小,同時也是支持國家建設了。國債的缺點是不到期不能贖回,如果碰到加息週期就損失利息差。提前贖回損失比定期存款提前取出還要大。

3.股票:投資的是上市公司業績,投資收益高。收入不穩定,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投資人心理因素、企業的盈利情況、風險情況都會影響股票價格,這也使股票投資具有較高的風險。另外,機構、主力太厲害,普通人想要炒股賺錢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投資太大則一定要小心,不要把大部分的錢投進去,如果 行情不好,太讓人承受不了,更不要借錢投資。

4.基金:購買基金也是一個選擇,相對股票,基金的波動沒有那麼厲害,但也是有風險的,一定要謹慎。

5.寶寶類產品理財:寶寶類理財指的是支付寶的餘額寶、騰訊的理財寶、平安銀行的壹錢包,或者是現金寶、收益寶之類,以淘寶發端的、以寶類冠尾的,貨幣基金等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等。他們的好處是把我們放進去的錢用來購買貨幣基金,穩定收益高於銀行活期存款而且取現方便。目前,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持續走低,優勢明顯不足。

6.保險:商業保險,也可以用於小額投資理財。在過了投保期後,保險人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按照保險合同約定的方式、金額,有規律地、定期向被保險人給付保險金的保險,實質上就相當於養老金。

保險理財是通過保險進行理財,是指通過購買保險防範和避免因疾病或災難帶來的財務困難,對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同時可以使資產獲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

7.黃金:購買貴金屬也是一種投資,如黃金、白金等,在各銀行都有專人負責這業務,可以進行諮詢,貴金屬的行情也是波動的,升值了可以賺,貶值了則會賠,有過一次波動一般不會太大,如果貶值,還好你有實物在,可以在等升值時再出售。

8.房產:購買固定資產其實是大家都看好的,特別是購買地段好的門面房,或者自己可以做生意,或者轉手出僱。購買商品住宅,也是一種理財方式,只是一下投資太多,且回報也有風險,而且如果不出售的話,見到的收益會很小,即使租出去,收益也不大,只能等房產升值後賣出去才能獲利。

房子有其特殊的性質。可能出現住房供給超過剛需的情況。這裡引用李嘉誠的一句話:“如果大陸繼續盲目地蓋房子,十年之後中國房子根本不值錢。”

9.外匯:買賣的是國家的貨幣,如美元、英鎊、日元、歐元等。賺取外匯波動帶來的差價。資金靈活度高,變現性高,是目前賺錢最快,並且最簡單的投資。有些投資者,能在一月之內從3萬賺到十幾萬。

外匯市場不僅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而且已經成為全球利潤最高的投資理財產品。

其它金融產品的比較

以上對比,不難發現,外匯是相對收益最高風險最低,最適合個人投資的理財產品。

相比其他金融產品,外匯有著獨特的優勢,公開透明、交易公平、不會被操縱、24小時實時交易、強大的金融槓桿等,都是其他金融產品所無法相比的!

以投資大師布魯斯·柯夫納為例,其從事外匯交易十幾年,戰績驚人。1978年投資1千美元交由其操作,到如今可以升值到數億美元之巨。

現在,不論是外匯投資自身的優越屬性,還是國內大政策指向,都在告訴我們,現在正是投資外匯的大好時機。

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託賓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

這句話意思是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那到底分散投資該怎麼做呢?

原則一:選擇相對集中的投資方式

投資者應當選擇相對集中的投資方式,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選擇三到五種投資方式。這樣一來,不僅能降低投資組合的管理難度,還能將更多的精力集中於那幾種投資方式,再進行長期投資,更能獲得較高的收益。

原則二:高收益的投資不宜過多

分散投資,並不是都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對那些高收益的投資不宜持有太多。應適當增加中低風險進行組合投資,才能有效地分散風險。

原則三:投資應量力而行

投資應量力而行,有多少財力就進行多少投資,不可沉迷於借錢投資、貸款投資,存在賭博心理。每位投資者在選擇每一種投資方式時,應該先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所瞭解,然後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選擇投資方式。


清風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理財這個東西說實話真的是越早開始越好,這一點小e深有感觸,以前小e渾渾噩噩的混日子,典型的月光族,如今跟我同時進公司上班的小夥伴已經有不菲的一筆存款啦,並且他還在做理財投資,有一天與他的聊天,r突然讓我認識到了理財的重要性。

為什麼說理財越早開始越好呢?

咱們先來重新認識一個概念:複利


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知之者賺、不知之者被賺。

咱們先來看看,利率計算分為兩種:

1.單利,就是本金固定,到最後我們一次性結算利息;

2.複利,就是利滾利,把上一期的利息也作為下一期的本金來計算。

為了方便直觀一點,咱們舉個例子:

在2005年,有倆人A和B,都選擇用10萬塊錢做投資,A去銀行買了定期,年回報率4%,是單利。B去銀行買了理財產品,年收益率5%,但是使用複利。咱們從表面來看單利4%,複利5%,兩者看上去不過就是1%的差距。

咱們看看下面這張表



很直觀的就發現隨著時間拉長,複利的收益就開始甩出單利的收益幾條街。到第50年的時候複利收益已經是單利收益的四倍。

很直觀的,哪怕你從18歲開始每月堅持存款理財500元錢,堅持到現在加上覆利的效應你應該有多少錢了呢?

一輛車的錢妥妥的出來了吧?




在最後呢,不得不說下,作為“年輕人”一定要開始儲蓄,越早越好,同時要開始投資自己,越早越好。

在玩遊戲上充值的錢,不如去做一筆銀行理財,有玩遊戲的時間,不如去讀一本好書、不如去健身,相信我堅持3年以上,你會發現這個選擇有多麼正確。


小e玩幣圈


理財,不等於發財,這是一個很好的觀點和理解。大家都在理財,其實沒有真正理解理財的核心,因此,很難獲得理財的快樂和收益。


投資是一場旅行,在旅途,遇見您。

我是雄風投資,20年投資實戰經驗的老司機,在亞洲最大證券公司--中信證券工作期間,榮獲騰訊2012中國最佳投資顧問。


一,理財的選擇。


目前比較適合理財的選擇,包括存款、理財產品、信託、保險、股票、債券、基金、股權、收藏品、藝術品、黃金等品種。


1,房地產。


首先,建議大家不要對房地產進行投資,目前一些大城市的房價已經開始下跌,房產稅也在制定之中。所以,過去20年最佳理財方式,房地產年代已經結束。


2,存款。


存款在理財方案裡面,也是需要安排的資產,因為存款可以解決突發的事件,也能讓理財的人們有安全感。


3,理財產品。


銀行裡面的理財產品,是很多人理財的主要選擇,也是比較好的選擇。在銀行買理財產品,一定要注意把握風險和收益,只買保本和保收益的理財產品,不要被銀行一些理財經理誤導去買一些高風險的產品。


4,保險產品。


保險也是一個家庭必須配置的資產,用來保障我們生活的穩定和安全,防止因為意外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


5,債券。


現在債券的風險,開始加大,不建議配置債券。

6,基金。


如果是貨幣基金,可以考慮,但是股票型基金,也是有較大風險的產品。


7,股票。


股票只適合少量資金的投入,不適合大量資金,一是目前還是熊市,二是大部分人不適合做股票,無法戰勝自己人性貪婪和空間。


8,股權。


股權投資,雖然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但是由於資金起點要求高,時間很長,不太適普通人。


9,收藏品、藝術品。


太專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很難參與。


10,黃金。


2018年可以考慮配置黃金,全球經濟不穩定,也有風險,適合買一些黃金。

二,理財與人生。


理財,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人生態度。我們應該從早開始理財,從小開始理財,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業。


理財,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我們不要總是用結果來判斷理財。理財需要長線的耐心,需要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模式和體系,這樣才能輕鬆理財,享受理財。


遇見是緣,喜歡我的回答,請馬上點贊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如您有投資的問題,可以留言或私信聯繫我,有空時將進行專業解答。



雄風投資


您好,您可以瞭解一下各個理財平臺的情況,深思熟慮以後,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一個合適的理財平臺。

如果您急需資金週轉,建議下載有錢花APP,“有錢花”是原百度金融信貸服務品牌(原名:百度有錢花),提供面向大眾的個人消費信貸服務,打造創新消費信貸模式。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風控技術,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聯網信貸服務。它申請材料簡單,可提前還款,還款後恢復額度,循環借款!具有申請簡便、審批快、額度高、放款快等特點。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有錢花


理財就是為了讓錢生錢,要注意以下幾點:

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與預期收益成正比,高風險高預期收益,注意是預期收益不是保證收益,所以也可能虧損。因此要分析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進行投資。

分散投資

分散投資也是一種風險控制,不要把錢投到同一類型的理財中,可以參考一下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

建議定投

如果無法把握買入時機,建議定投,找一些熱點和有前景的行業堅持長期定投。


看完點個贊再走唄!更希望您能:關注、評論、轉發,給我一點鼓勵謝謝!!請關注 愷哥說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