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老婆孩子,都是用来吃的

老婆孩子,都是用来吃的

礼教吃人这话,意思当然是懂得的,但是说到感觉,却不见得那么真切。

就是鲁迅派了狂人来,带着“古久先生的账簿子”指给我们看,也未免有点隔靴搔痒之感。

他说的毕竟还是太笼统了些。

但是你若真能把那账簿子,也就是历史,细抠一下,这就不同了,只怕不像狂人那样疯掉,至少也会毛骨悚然。

古人真是最擅长吃的,而且他们吃女人和孩子,尤为专业。

弱嘛,还鲜嫩,总不能但讲口味,不讲安全,有谁见过狼吃老虎吗?那当然不是因为老虎的肉有毒。

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这话刘备先生说的。

当年项羽要杀刘邦老爹的时候,项伯不就曾跟项羽说,为天下者不顾家吗?

他那意思当然就是,刘邦这种想做皇帝的人,是不会在乎他老爹死活的,你就别拿着来威胁他了,你杀他老爹,反而会失去人心,成全了他。

为天下者不顾家,而打天下要依靠的只能是兄弟,而非女人,刘备当然要这么说。不信关张赵都是草包,屁用没有的话,他还能当手足。

显而易见,老刘家这二位可都是事业心至强,很实用主义的,若为天下故,一切皆可抛。

他们口中的所谓仁义,那都是演给别人看的,家人,尤其是女人、孩子,某种时候,都会变成衣服。

所以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话只能是曹操之流说,于普通人则非幸事,英雄爱美女理所当然,而美女爱英雄,那就一般会很悲剧。

刘邦是不怕分一杯羹的,而刘备却曾几次抛下妻儿,只顾自己逃命,这再到长坂坡之战,他还曾把罪过归到一个吃奶的孩子身上,把他摔成了小痴呆。

只不过刘邦、刘备这虽然已经算吃,但到底还没有直接下口,而且他们这也属于野心家、帝王吃法,不足以拿来说整个天下。

历史上最能吃,最能直接下口,真吃的,还当属臣民、帝王兄弟,他们这庞大的一群,才最为可怖。

中国除了一个帝王心术,可还有一个忠孝节义笼罩四方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这一层层传递下去,再兜回来,构成一个完美的圈圈,能到达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程度,这才算大功告成。

人人为我,我为我,我可抛你,你不可抛我;天下是皇帝的天下,皇帝又是大家的天下,所以这到了这里,又得是若为皇帝故,一切皆可抛了。

本动不动就往人家士冠里撒尿的刘邦,却就是如此摇身一变,而为尊儒尊孔的高皇帝的,而这里最有意思的却是,他这种变身,却不只是他自己的需求,也是广大臣民的需求。

那时候大家似乎都是一副不弄死自己,便觉得不配活的怪样子,也不知道到底是想活还是想死。

老婆孩子,都是用来吃的

三纲五常,已足以吃死无数人,有万千吃法,就像鲁迅说的那样,每一页,每一个字里都写着吃人。

但是既然为父为夫为男人吃,归根结底是为君王吃,所以最典型,最极端,最能让人冒汗,最能彰显那个时代的例子,就必得从忠字里去找,才最为恰当。

齐国彭城那个后来被厨师们奉为祖师的易牙,不就曾因为齐桓公偶然说了一句,遍尝人间美味,就是没吃过人肉,就赶紧把自己的儿子烹煮成美味,献上去了吗?

这事大概只有管仲曾觉得太没人性,而那满口仁义道德,靠礼教奠定霸业的齐桓公,当然会感动得不得了。

易牙爱我胜过亲骨肉啊,我一定要宠死他。

大家基本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还敬仰,所以这后面,老了的齐桓公就终于被易牙封在高墙里,活活饿死了。

你以为我只会给你儿子吃吗?等你不行了的时候,我也会连猪食都不给你。

明明是婊子,却要立牌坊,既然立在牌坊下的分明是婊子,那当然是既不怕吃自己孩子,也不怕吃帝王的,这却就是旧礼教调教出来的,极常见的一种吃法。

没人性的东西喂出来的,自然是假人、非人,所以这再到了三国,就又出了个臧洪。

臧洪,汉末名臣,有气节,义士也,史称“汉士当时惟北海,一朝青史见臧洪”,天底下也就他和孔融了。

臧洪先生的表现当然非常符合礼教的忠义二字,但是臧洪是如何体现他这忠义的呢?

同僚张超被曹操围攻,谁都不去救,只有臧洪去救。

臧洪救人不成,恨上袁绍拒绝救援,因此又跟袁绍打了起来。

袁绍围城一年多,城中断粮,臧洪于是立刻杀了小妾,也烹了,拿去给手下兵将吃。

兵将们感动的啊,涕泗滂沱,头都抬不起来,都发誓要与臧洪共存亡,据说就是城中的老百姓,也都一概是要死一起死的调调。

人家把老婆都杀了给我们吃呢,这多义士啊,这样的人你不服行吗?不跟着拼好意思吗?

可是那老婆呢?狗吗?你凭什么就可以随便杀,随便吃,拿来当你仁义忠烈气节的工具?这却是没人管,没人问的。

吃人还能吃得这么高尚,处处点赞,大概也就咱中国的老祖宗们了。

同僚关系而已,两边都是争地盘的贼,这里却是根本不见皇帝、国家那话儿的,这忠烈好掺假!

老婆孩子,都是用来吃的

臧洪在历史上的地位,当然怎么都比不上大唐的张巡。

人家那可是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为大唐死守睢阳,大小四百余战,斩将数百,杀贼二万余,“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的。

直到大清,都是忠烈代表,被历代朝廷祭祀在大庙里。

所以张巡就尤其有理由吃,大吃,而且人们还说不能苛责。

城中粮尽,大家首先易子而食,这是最正常的,孩子是自己的嘛,恶继母要吃鱼都得大冬天赶紧去卧冰,父母吃孩子自然理所应当。

只是不大好意思自己吃自己的罢了,所以才要你吃我的,我吃你的,大家面子上好看些。

可是孩子吃完了怎么办呢?张巡自有办法。

他也跟臧洪一样,领头先把小妾杀了,还说了一句,大家都在为国家戮力守城,我岂能舍不得一妇人?

一个物件而已,这一次倒是将士们不忍下口,还是张巡强逼着大家吃的。

孩子先不是人,然后就是女人,小妾更是女人中最不是人的人,可是再后面,等不管正妻小妾,所有的女人又都吃完了怎么办呢?

这还有更次的男人,比如老的,不能打仗的,地位卑贱的,必须还要一级级吃下去才行。

张巡却就是这样逐渐吃掉二三万人的,比他杀死的敌人还多。

张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树一帜,而其所凭,当然就是一个忠义,越忠义,吃人的胆子越大,越吃得心安理得。

辩护者说,这是势不得已,是为了最终的胜利,为了大局,那么这是不是说,一到了某种时候,人就完全可以凭借某种理由,肆无忌惮,心安理得地吃人了呢?

谁来决定你的正当性?人难道真可以在考验来临之际,任由自己裂变,冠冕堂皇地变成禽兽吗?

法庭上哪个罪犯不曾强调过作恶的理由,为自己辩护过?一个多次抢劫杀人的罪犯,还曾很委屈地说,自己不过是想过得好点而已呢。

君王真就那么重要吗?一城真就那么重要吗?你到底还不是把它丢了?这难道只是一个出发点好,就足够了吗?为什么同样的情势下,就只有你最为出格?

真的再无其他办法了吗?古往今来丢城失地卷土重来的例子又有多少?刘备、曹操等曾跑过多少次路?

战,难道不是为保护百姓,为百姓、家人活着,活得更好的吗?而只是为了什么狗屁君王、忠孝节义?为了让他们死?

战,难道不是将军和士兵的事吗?身为战士,保家卫国,战死疆场,那本是他们的本分,可女人、孩子、老弱病残,为什么也必须死,而且是先死?

而且还要成为他们的腹中之物,忠义的垫脚石?

说什么吃人无数,满城毫无怨言呢!不信那些女人、孩子都那么凛然不惧,不曾有过挣扎、哭泣。

你凭什么就可以因自己要完成忠孝节义,就去剥夺他人的生命?你在用别人的生命来完成自己的忠孝节义的时候,问过她们的意愿吗?就是她们同意,你也没有这个权力!

人性的光辉在这里却是半点看不到的,有的只是残暴、野蛮、残忍、伤天害理。易子而食本为兽变,本为人间惨剧,为什么如此吃人也该礼赞?

一将功成万骨枯,非杀人不得成功,非吃人不得成功,成大事者,礼教门徒们,却就是这么说的,原来所谓的仁义、忠义,也只是这种多重标准的儒家卫道士们,两片嘴随便吧嗒出来的而已。

古代有些所谓的文节之士,忠烈名臣,其实比一般奸臣盗贼更为可怕,更无人性,也难怪有人会说,张巡,是唐朝可以褒扬,君子不忍言说的,张巡事迹,终唐之世,都不足以鼓舞河北忠臣义士之气了。

其他人都被白白吃掉了,只有他死得其所,死有所值!

END

文 | 九鸦

图 |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