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吉林鷹王”:守住松花江的記憶

“吉林鷹王”:守住松花江的記憶

鷹獵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800多年前,北方的兩個帝國甚至因為海冬青爆發戰爭。如今,在新疆的柯爾克孜族和東北滿族中,鷹獵仍被當作重要的傳統保留下來。

長春市九臺區胡家鄉羅古村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鷹獵傳統的小山村,幾個馴鷹家族世世代代在這裡繁衍生息。滕忠南恰恰是羅古村新一代鷹把式中的佼佼者,有著“吉林鷹王”的美譽。

難以割捨的鷹緣

據《家譜》記載,滕氏先祖是打牲烏拉鷹丁,世代為皇家進貢上等鷹隼。滕忠南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是遠近聞名的鷹把式。受家庭的薰陶,這個不太愛讀書的孩子自小就對鷹有著濃厚的興趣。他默寫不出老師教的生字,卻能清晰地說出鷹和隼的不同,甚至還能煞有介事地跟小夥伴們講鷹和隼在捕食時的區別——鷹捕食時用爪抓,而隼則是在空中用爪心的硬肉球將獵物擊打在地,然後用嘴去啄。

當然,這些經驗的取得也要付出代價。天將亮未亮時,是鷹一天中最具野性的時候。鷹把式每天都要在此時把鷹架到自己的胳膊上跟它交流,以消除野性,使它聽從人的指揮。鷹把式管這一過程叫“架鷹”。兒時的滕忠南也想學著大人“架鷹”。有一次,他趁父親還未起床偷偷溜進倉房去招惹父親馴養的獵隼。結果,獵隼被激怒,硬生生從滕忠南的胳膊上叨下一塊肉來,鮮血直流。

血的代價也未能阻擋滕忠南對鷹的熱愛,鷹的性情越是剛烈就越能激起滕盅南的征服慾望。他一直認為能夠將猛禽馴服的鷹把式才是真正的男子漢,而他就想成為這樣的人。為了看大人放鷹,他不止一次跌跌撞撞地在雪地裡奔跑,有幾次甚至險些把耳朵凍掉。看到孩子對鷹這樣執著,父親無奈地嘆了口氣,說:“看來咱家人都註定要跟鷹結緣了!”

與猛禽為伍,給滕忠南清苦的童年增添了無窮樂趣,也磨練了他鷹一般頑強的品格。初中畢業,滕忠南徹底放棄學業,在父親的指導下捕鷹(拉鷹)、馴鷹(熬鷹)、放鷹(用鷹抓捕獵物)、放生(開春後將鷹放歸自然,繁衍生息),儼然成了一個地道的鷹把式。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滕忠南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無憂無慮地與鷹為伴,他必須自食其力。在初中畢業後的第三年春天,他就放飛了自己心愛的鷹,背起行李捲,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尋訪先人的足跡

滕忠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長春一家飯店當服務員。山裡孩子特有的勤儉、樸實,使他很快贏得老闆信任。

天氣一天比一天涼了,樹的葉子也逐漸枯黃掉落。滕忠南突然提出辭職回家。在老闆的再三追問下,滕忠南才緩緩說出實情,“我想回去拉鷹,錯過這時節就不能再放鷹了。”從長春回到羅古村,看著連綿的群山和廣闊的天空,滕忠南的心頓時開朗起來,他甚至覺得自己張開雙臂就可以翱翔。這裡才是他魂牽夢繞的家啊。

有了這樣一次經歷,他與鷹的情緣就再也無法割捨,每天開春出去打工賺錢,上秋回來拉鷹。有對理想的堅守,就必然有對物質生活的放棄。這些年在外打工,滕忠南碰到過許多在別人眼裡都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他也曾動搖過,但最後都選擇了放棄。

在長白山工地開翻斗車時,滕忠南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是退休歷史教師,在工地做倉庫保管員,還是位滿族文化的愛好者。從老人口中,他知道了長白山是滿族的發祥地,也是鷹獵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從老人口中,他聽到了那個關於鷹獵八旗前往庫頁島捕捉海東青的悲壯故事。

鷹中的極品叫海東青,學名矛隼。由於成年海東青性情剛烈,極難馴服,所以,鷹獵牲丁只能把孵蛋或掏幼雛作為馴服海東青的最佳手段。海東青的巢穴築在庫頁島臨海的懸崖峭壁上,鷹獵牲丁要想得到蛋或者幼雛必須冒著極大的風險。東北民間素有“九死一生,難得一名鷹”的說法,講的就是獵鷹的艱難。

聽完這個故事,滕中南一夜未睡,一閉上眼,滿族先人們攀登懸崖絕壁掏海東青蛋和幼雛的場景就會浮現在他的腦海中。那海東青的聖地,遙遠的庫頁島究竟是怎樣一番景象啊?

那年秋天,他沒有回家,而是獨自以朝聖的虔誠之心踏上了前往庫頁島的漫長旅途……

一個動物的奇蹟

在滕忠南眼裡,鷹是最有情有義的動物。

像人類一樣,鷹熱愛自己的家庭,對子女照顧得無微不至。鷹巢多建在粗大樺樹和柞樹上,很大,也很結實,裡面甚至可以容下一個盤膝而坐的成年人。鷹的繁殖率較低,一窩只能孵化3-5枚卵。在孵化季節,母鷹負責孵化,照顧雛鷹,雄鷹負責外出捕食。雛鷹剛剛出殼,雄鷹就去捉其他鳥的幼雛,如果捉不到幼鳥,它就將老鼠的頭咬掉,只給孩子們吃最鮮嫩的肉。

滕忠南救過一隻捕食老山兔時受傷的母鷹。老山兔特別狡猾,當它發現自己被鷹盯上時,就迅速跑到柳叢旁,仰面朝天躺著,用四肢將一根柳條搬成弓形。當鷹俯衝過來時,它猛然撒開柳條。鷹被彈出的柳條擊中輕則受傷,重則斃命。鷹也知道老兔子有“搬條子”的絕技,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去招惹它。

滕忠南發現母鷹時,它已被柳條抽暈。撫育季節,母鷹出來捕食只有兩種可能,一是雄鷹捕的食物不夠,二是雄鷹在外面死了。看到母鷹不顧一切地捕老山兔,滕忠南就知道,這隻母鷹的情況屬於後者,在窩裡一定有一群嗷嗷待哺的雛鷹等著母親回家。

滕忠南把母鷹帶下山進行救治,在確認母鷹沒有大礙後,他在母鷹腿上拴了一塊嫩牛肉。母鷹長叫一聲,帶著牛肉沖天而起,向大山深處飛去。

幾天以後,滕忠南在自家的院子裡意外發現一隻野雞。野雞已經死了,身上有被鷹抓過的明顯傷痕。難道是那隻母鷹來報恩了嗎?儘管眾說紛紜,但滕忠南寧願相信這是真的。

人與鷹的和諧

鷹獵是人與鷹相互配合的藝術。只有達到人鷹合一的默契,才能捕獲到獵物。想讓鷹聽從人的話,並不是件容易事,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控制鷹的體重。“鷹把式,鷹把式,把的就是一口食。”把鷹喂胖了,它越飛越高,再也不會回來(行話叫“漂了”);喂瘦了,它又沒有體力,捉不住獵物。鷹獵中有句諺語“膘大揚飛瘦不拿,手工不到就躲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拉鷹不虐鷹”對於真正的鷹把式來說,鷹不是謀生的工具,而是最親密的夥伴。不但對鷹要真誠,對獵物也要心懷感激。

如今,我們與滕忠南交談,總能感受到他從內心深處流露出的對鷹獵文化的敬畏之情。這源於父親的一頓痛打。

剛剛初中畢業的滕忠南,像脫韁的野馬整天蹲在山上拉鷹。拉鷹是個漫長而寂寞的過程,狹小的鷹窩棚怎麼能囚禁得住頑皮的心呢。鴿子是拉鷹的誘餌,但也是拉鷹人所要珍惜的。他左等鷹也不來,右等鷹也不來,漸漸失去了耐心。無聊中,他把鴿子當成了取樂的對象。他玩得正興起時,父親突然鐵青著臉出現在鷹窩棚前,吼道:“鴿子是用來拉鷹的,不是給你解悶的!”

“我一定要讓你記住這次教訓!”父親憤怒地抄起一根木棍狠狠地抽打他,一下比一下用力,只聽得“喀嚓”一聲,木棍竟折為兩段。

父親看著兒子因疼痛而顫抖的雙腿,心軟了。他扔掉半截木棍,坐到鷹窩棚前,默默地掏出一支紙菸,“吧嗒、吧嗒”地抽著。過了半晌,他語氣沉重地對兒子說:“你坐下,我跟你講講咱們老祖宗的規矩……”

那一次父子間的對話,成了滕忠南終身難以磨滅的記憶,他終於明白了什麼是鷹獵文化,什麼是真正的鷹把式。以前,滕忠南從不遵守先人們立下的規矩,認為那是迂腐的東西,而此後,他每次進山都按照祖訓恭恭敬敬地拜山神。

他說:“拜山神其實拜的不是神,而是自然。拜山神的過程就是對自然的尊重和感恩。”敬畏自然

2012年春節期間,央視《新聞直播間》播出了“吉林九臺鷹把式古與今的穿越”節目,在觀眾中引起不小的反響。

羅古村出名了,滕忠南和他的鷹也由此走出大山,來自全國各地的邀請絡繹不絕。其中,一份特殊的邀請函吸引了滕忠南的目光——某軍用機場為鳥患所擾,空中險情時有發生。看到對滕忠南的報道後,部隊首長想到鷹是鳥的天敵,能不能用鷹來驅鳥呢?

這是一個新的嘗試,滕忠南心裡也沒底。

飛機起飛前,滕忠南和他的夥伴從不同方向將鷹撒出去,鳥群立刻逃散。初次實驗,效果不錯。可是,等鷹回來後,鳥又慢慢地聚集回來。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徹底解決問題呢?滕忠南和他的夥伴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一晃兒三個月過去了,部隊首長驚喜地發現,即使不放鷹,機場附近的鳥也減少了很多。難道真是鷹把鳥趕走了?就在部隊首長準備重獎滕忠南時,滕忠南卻來辭職了。

滕忠南說:“靠鷹驅鳥是驅不盡的,我們再待下去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鳥之所以減少並不是被趕走的,而是被引走的。這幾個月,我和我的兄弟們一直在附近的山上撒鳥食、種樹。鳥在山上有吃有住自然就不來機場了。”

告別軍用機場,滕忠南和他的夥伴們又接受了某著名景區的邀請。能夠展示鷹獵文化,滕忠南和夥伴們都很高興。可是景區為了吸引更多遊客不單要他們展示拉鷹、熬鷹、放鷹等環節,更要他根據遊客的意願進行實際鷹獵表演。有時,鷹一天要獵殺十幾只甚至幾十只獵物。這哪裡是展示鷹獵文化啊?

在金錢和祖訓面前,滕忠南選擇了恪守祖訓。他和夥伴們背起行李捲,架著鷹毅然踏上了回家的旅途。抗拒了金錢的誘惑,滕忠南終於完成了由普通鷹把式到吉林鷹王的蛻變!2012年5月4日,吉林省文聯將九臺市莽卡和胡家兩個鄉鎮正式列為滿族民俗文化保護傳承基地、吉林省鷹獵文化保護傳承基地,同時授予滕忠南、李士龍“吉林鷹王”的稱號。這是鷹獵家族的夙願,更是鷹把式夢寐以求的殊榮。滕忠南的堅守終於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採訪滕忠南是在松花江邊的茫茫雪野上。面對眼前的山河,思潮澎湃——這是一條多麼神奇的大江,即使在數九寒天的季節也不會完全封凍,依然滾滾向前;這是一片多麼神奇的土地,春華秋實,孕育了多少生命的奇蹟!

滕忠南頭戴狗皮帽子,身穿羊皮大衣。只見他輕輕揮動手臂,嘴裡發出“咋”的一聲號令,架在他手腕上的鷹盤旋而起,越飛越高,越飛越高,漸漸變成模糊的一點。就在我們以為鷹將一去不返時,滕忠南將一隻特製的哨子含在嘴裡,輕輕一吹。轉瞬之間,那隻鷹如同來自遠古的精靈,俯衝而下,不偏不倚落在滕忠南抬起的手腕上,緩緩收攏雙翅。

這種人鷹合而為一的場景,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滕忠南告訴我們,在世界各地的鷹獵民族中,滿族人始終遵循著“秋捕春放”的原則。

只有敬畏自然,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吉林鷹王”:守住松花江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