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李曉波:信仰決定出路

李曉波:信仰決定出路

我們常說一句話,“思路決定出路”。用哲學的方式追問,思路從哪裡來?從思辨來。思辨從哪裡來?從思想來。思想從哪裡來?從理論來。理論從哪裡來?從實踐來。實踐從哪裡來?從情懷來。情懷從哪裡來?從信仰來!因此,從歸根到底的意義上講,信仰決定出路。因為,信仰決定你的立場和態度。有信仰就有敬畏和約束,有信仰就會去尋找思路和辦法,而不被困難和問題所擊倒。

李晓波:信仰决定出路

昭通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長陳真永部長常說一句話叫“落實是最好的創新“,最近他又提出”解決問題是最好的創新“。思想方法決定工作方法,落實需要方法,解決問題需要智慧,但根本的是信仰的支撐和力量。有信仰,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方法與智慧。解決問題是落實的本質要求和重要特徵!不以解決問題的落實都是外部思維的形式主義!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二,其一,澄清前提,劃定界限,找出問題及成因;其二,切中現實,自作主張,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高度決定視野,思辨成就未來!缺失信仰的支撐,落實就是一句空話,解決問題也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李晓波:信仰决定出路

昭通市委楊亞林書記特別指出:“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工作為主線為根本,抓住精準、統籌、務實三個關鍵,實現“工作、思想、情感”三個認同。“轉作風抓落實,必須提高群眾工作本領”。“擔當履職,必須強化責任主體,提升組織力,提高組織化水平!責任也是一種能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站位,找準定位,破解到位”!他指出:“樹立大局意識,增強系統思維,以戰略格局謀點線面一體化發展!比如,招商引資可圍繞一個產業輻射帶動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比如,高原特色產業生產必須抓牢抓實抓住品牌,同時還必抓流通促生產的規範化、標準化、質量化、規模化丶集約化和組織化!增強主動性,分工是相對的,協作是絕對的。善於統籌,彈鋼琴!我們不缺產品(行業),缺的是優質產品(行業)。”楊書記強調:“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強群眾意識,持續提升群眾工作本領!做群眾工作從尊重信任關心入手,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臺上”。轉作風抓落實,本質上要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宗旨觀念和家國情懷,否則。作風難以轉變,抓落實成為空談,所謂的本領也就都是花架子。

李晓波:信仰决定出路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宗旨不忘,才能有更多的思考,才能有更多的思想,也才能有做好群眾工作的思路。信仰的力量在於躬身踐行,信仰的踐行鑄就永恆的輝煌。不解決信仰問題則無以走出當下重大羈絆,只有以高尚精神世界支撐,才能實現民族創新能力的提升。我們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信仰注入工作事業生活中去,努力實現信仰的工作方式化,事業方式化,生活方式化,才能真正做到以問題為導向,以戰略眼光為著眼點,以戰術組織為突破口,以策略技術為方法論,從根本上解決發展中的各種難題。

贏在戰略,勝在戰術,成在策略。戰略就是解決信仰問題和眼光視野問題,戰術就是解決組織力和組織化水平問題,策略就是解決具體的操作細化問題。一個人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執著追求;一個國家和民族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荊斬棘、攻堅克難。中國要發展,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不行,沒有對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也不行。沒有信仰、沒有信念,就沒有感召力,就沒有凝聚力、思想力和智慧力,就沒有一切。中國奮力前行的密碼是什麼?歸根到底,就是依靠信仰的力量!

李晓波:信仰决定出路

觀勢獲得戰略,觀人獲得戰術,觀時獲得策略。戰略是目的、核心和理論;戰術是方法、手段和步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幾十年展現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一再證明,正是因為有了信仰的力量,我們完全可以自信而自豪地說,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新時代的中國正以昂揚的姿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正是因為有了信仰的力量,我們完全可以自信而自豪地說,在未來的新徵程中,中國共產黨人貢獻給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貢獻給全世界和全人類的,必將是紅色的玫瑰和甘露的芬芳!

李晓波:信仰决定出路

來 源|@李曉波畫圓戰術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總 編|沈洋

副總編|楊玉昆 楊瓊 張國華

主 編|楊玉昆

總策劃|曹斌

策 劃|雷雲波 王道榮 邱俊 毛治府 彭沁 王軍

編 輯|任天能 李潔 虎霖孜(實習)

主 辦|中共昭陽區委宣傳部

承 辦|昭陽區新聞中心

昭陽區新聞工作者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