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企業發生“差額”徵稅如何進行快速有效分錄?

企業發生“差額”徵稅如何進行快速有效分錄?

企業發生相關成本費用允許扣減銷售額的賬務處理。按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企業發生相關成本費用允許扣減銷售額的,發生成本費用時,按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 “存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規增值稅扣稅憑證且納稅義務發生時,按照允許抵扣的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抵減)” 或“應交稅費——簡易計稅”科目(小規模納稅人應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工程施工”等科目。。

企業發生“差額”徵稅如何進行快速有效分錄?

1、針對一般納稅人,區分一般計稅法與簡易計稅法,

在一般計稅法下,可以差額徵稅的企業有:比如房地產企業,允許扣除支付的土地價款;融資租賃售後回租,允許扣除本金;納稅人提供旅遊服務,允許扣除向其他單位或個人支付的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等等。

發生符合差額徵稅規定的可抵減的成本費用時,按正常成本費用的會計處理辦法入賬,

待取得合規增值稅扣稅憑證且納稅義務發生時,按照允許抵扣的稅額(房地產企業按36號文件規定,按比例分配地價款,分期計入),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抵減)”,貸記“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工程施工”等科目。

需特別注意的是,採用一般計稅法核算的建築業企業新項目,在預交稅款時,可以扣除分包款計算預交稅款情況,應直接按預交稅款計入“預交稅款”二級明細科目。按照36號文件規定,建築企業只在預交稅款時可以扣除分包款,實際計算繳納稅款時不能直接扣除分包款,而是根據分包方開出的增值稅專票認證,計入“進項稅額”,實現稅額抵扣,而不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抵減)。

在簡易計徵法下:比如勞務派遣,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等,待取得合規增值稅扣稅憑證且納稅義務發生時,按照允許抵扣的稅額,借記“應交稅費——簡易計稅”,貸記“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工程施工”等科目。

針對小規模納稅人,比如旅遊服務、交通運輸服務、勞務派遣,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等等,在取得合規增值稅扣稅憑證且納稅義務發生時,

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工程施工”等科目。

2.金融商品轉讓按規定以盈虧相抵後的餘額作為銷售額的賬務處理。金融商品實際轉讓月末,如產生轉讓收益,則按應納稅額借記“投資收益”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如產生轉讓損失,則按可結轉下月抵扣稅額,借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等科目。交納增值稅時,應借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年末,本科目如有借方餘額,則借記“投資收益”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

[解讀] “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是文件新增的二級科目,並且轉讓金融商品的增值稅會計核算與徵求意見稿有較大的差異。

徵求意見稿是要求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小規模納稅人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核算的。

這版正式稿是將應納的增值稅作“投資收益”抵減處理,借記“投資收益”;發生虧損時,則把後期稅款的抵免,作為收益處理,貸記“投資收益”。從納稅申報的角度看,徵求意見稿的處理更為合理,更能貼合納稅申報表的填寫。

按這版正式文件規定的會計處理,這部分稅款如何填列到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上就顯得很尷尬。

企業發生“差額”徵稅如何進行快速有效分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