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砸了誰的飯碗?教育部嚴禁宣傳高考狀元,為何是“民間剛需”?


2018年5月8日,教育部與相關單位分析、研判2018年高考安全相關工作,要求嚴禁宣傳“高考狀元”“升學率”,一旦發現嚴肅處理。

看來,“高考經濟”的利益鏈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了。其實,應試教育背後的“約束—激勵機制”脈絡清晰,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高考狀元”炒作背後的“利益攸關者”競相為中國教育GDP在地方上的比拼添磚加瓦。

對“高考狀元”的吹捧和過度宣傳,更像是對應試教育指標考核完成情況的渲染,結果只能是進一步強化舊有體制框架的合理性。

此次教育部的“禁令”,是否意味著我們走出舊有模式的老路、擁抱教育的“綠色GDP”和發展“新常態”呢?

教育部有意弱化“高考狀元”,宗旨是為教育公平做輿論準備,同時試圖迴歸高等教育大眾化形式,遏制精英化、貴族化的趨勢。

不過,多年形成的“高考經濟”的“利益鏈”以及由此產生的激勵機制並不是靠行政命令就能消除的。

現實些,費了這麼大的力氣,好不容易培養了幾個“狀元”,相應的獎勵反而被“截胡”了,老師能接受嗎?地方教委能甘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