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甄嬛傳》中的滴血認親必死局,甄嬛是如何化解的?

在小雨中


滴血認親,是全劇的高潮部分,導演用了兩集的篇幅來描述,可謂驚心動魄、跌宕起伏,讓人大呼過癮。期初甄嬛也沒有十足把握的,直到祺貴人說出指認的人是溫實初,而不是果郡王,她心裡才有了底。沉著冷靜的對待這一切的發生。她能化解這個難題,有幾方面的原因。

1、 皇后黨設計縝密,以為萬無一失可以扳倒甄嬛,沒想到百密一疏,猜錯了人,這是甄嬛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2、 甄嬛大場面見的多了,宮中爭鬥,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遇到這種事情,只有盡力爭取,不能退縮。信念,支撐她到最後。

3、 甄嬛的人脈太廣了。前面撒出去的人情,都在那一晚得到了回報。幫端妃要了溫宜撫養,端妃幫她說話,端妃與皇后向來無過節本來可以保持中立的;把親生女兒送給敬妃撫養,敬妃自然死心塌地為她效力;欣貴人先前也是在甄嬛處表了衷心的願意為甄嬛效勞;寧貴人也是看在允禮的份上仗義執言,她也不想允禮心愛的人出事;還有玉嬈,皇帝那時正對玉嬈垂涎三尺,玉嬈一聲埋怨,皇帝頓時心軟;慎貝勒為了討好玉嬈,也是幫甄嬛說話;蘇培盛,也是甄嬛的心腹,用自己太監的身份證明加了白礬的水,即便不是親生骨肉的血也能融合,可謂神助攻;最後是莫言師太自不必多說。

4、 相反,看皇后的人馬,明顯弱了人很多。祺貴人冒死揭發;安陵容煽風點火;淨白、玢兒都弱弱的感覺;最後還折了一名侍女繪春。皇后真可謂是慘敗!但甄嬛黨損失也很嚴重,溫實初自殘、沈眉莊難產而死都是滴血認親的受害者。

通過這個事,更加奠定了甄嬛要除掉皇后的決心,唯有自強,才能在宮中佔有一席之地。










評娛論影


首先滴血認親是皇后一檔精心策劃的一場大戲,目的是為了扳倒如日中天的甄嬛。那麼皇后策劃的這場好戲也差點要了甄嬛的命,那麼甄嬛是怎樣轉危為安的呢?

1、祺貴人指認的錯誤

最開始祺貴人信誓旦旦的說甄嬛與他人有私情的時候,甄嬛是非常緊張的。但是祺貴人將有私情的人指認為溫實初時,甄嬛才變得較為輕鬆。因此當斐雯進殿作證的時候,甄嬛能夠輕鬆的推翻斐雯的證詞。而祺貴人的指認錯誤也讓甄嬛後面有了不相信任何結果的決心。

2、甄嬛的逆商以及抗壓能力

當所有證據展示完之後,皇后提出了滴血認親的方法。雖然看似公正,但是這也卻是皇后的最後手腕。本以為六阿哥和溫實初不會相容的血,卻在眾目睽睽之下相融,著實讓甄嬛陣腳大亂。但是素來心理素質極強的甄嬛,明知不可能會出現相融的情況下,竟然出現相融,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裡面找到可能出現的紕漏,那就是唯一的水。在這裡如果是後宮其他嬪妃遇到這樣明知錯誤的誣陷要麼採取極端的自證清白的方式,或者甘願被汙衊。因此在這一場陰謀中甄嬛自身強大的素質和逆商有了這扭轉全局的最關鍵一步。

3、槿汐和蘇培盛的神助攻

當甄嬛質疑水有問題之後,雖然都不太敢相信,但是槿汐卻是第一個以身證明甄嬛清白的人。甄嬛拉著蘇培盛的手將血刺入碗中之後,槿汐與蘇培盛兩人的血都相融。接著蘇培盛的一句“這不可能的,奴才是沒根的人,溫太醫與瑾汐怎麼可能是奴才的孩子呢”看似玩笑的話卻讓先前打了甄嬛的雍正有了一個臺階可下,也緩和了雍正的怒氣。

4、寧嬪的相助

寧嬪之所以盡心盡力的相助甄嬛,完全是因為果郡王送給甄嬛的珊瑚手串,愛屋及烏也是寧嬪相助甄嬛的原因。因此當寧嬪聽說了甄嬛的處境之後,才會在玉繞焦急萬分之時伸出援助。才會有甘露寺的莫言進宮推翻皇后請來的莫言,指證溫實初與甄嬛有私情的的證詞。而且當寧嬪進殿之後也如甄嬛推翻菲紋證詞一般,推翻莫言所說的佛家之言、清心寡慾等等的胡亂之言。


觀點大嘴巴


滴血驗親,是皇后處心積慮設計周全的一出大戲,

前鋒是祺貴人,

邊鼓是安陵容,

棋子是霏雯和玢兒,

外援是靜白。

實證是溫實初的袖口,以及那碗莫名其妙無法自證清白的水。

這場局,真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甄嬛幾無脫身的理由了。

看到這裡,也不由為甄嬛捏一把冷汗,這時候,局勢太過惡劣,幾乎可以不辯而定之罪了。

但是,甄嬛這時候顯示出了極度的鎮定,聰慧,遇事不慌,思維縝密的特點來了。

這時候,看得出溫實初有些慌張,想辯解而不知從何說起了。

第一次滴血驗親。莫名其妙的,溫實初和五阿哥有了血緣關係,溫實初喜當爹。

這時候,皇上突然感覺帽子變了顏色,而且是在眾多嬪妃面前,這面子丟的可以呀,於是他發威了,捏著甄嬛的臉,生氣啦,後果很嚴重哩

甄嬛這時候之所以能鎮定下來是因為這幫人沒有搞清楚事實就妄加推測,因為五阿哥本來就不是溫太醫的呀,用一個謊言來驗證一個謊言,甄嬛突然靈機一動,信手抓來了蘇培盛,犧牲了蘇培盛一滴血,成功翻身!

這場比賽,其實是甄嬛一個人獨對皇后一批人,勝利的原因就是,皇后她們沒有搞清楚事實真項,而讓甄嬛抓住了機會。

勝利已經奠定,各路人馬才紛至沓來,比如,冷嘲熱諷說話一針見血的端妃,敬妃(公主策略頗見成色),冷臉子寧貴人,又一張純元臉玉嬈的出現,

這時候溫實初的靈魂又歸山了,聞出水中異味

剛才卻沒聞出,看來太著急,耽誤了自己的正常水平。

後來莫言的證詞,玢兒的哭訴,皇后幫徹底失敗了。


Longsuixinyuan


說到《甄嬛傳》中滴血認親這一步,不得不佩服甄嬛的冷靜和心機。

首先,這個局對於甄嬛來說是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下場,所以她最開始聽到祺貴人的指正時才會緊張的握住桌角,但是她面上並沒有露出分毫。當祺貴人說出姦夫是:溫實初時,她就鬆了一口氣,這也是挽救這局最關鍵的一點。所以,無論祺貴人說什麼,拿出來什麼樣的證據她都無所謂,一步步的讓祺貴人無路可退。

但是,當皇后提出“滴血認親”時,她當然不能讓皇上來驗,所以當端妃提出“皇上龍體怎可有所損傷時”她理所應當的提出“讓太醫和六阿哥驗血就好”這樣不管皇后作什麼手腳她都能胸有成竹。

當滴血認親第一次出現誤會時,她知道是皇后做了手腳,所以她抓住蘇培盛來進行滴血認親,這樣就能充分證明滴血認親的水出現了問題,將矛盾引導皇后身上。

就這樣,在寧貴人的助攻下,甄嬛輕鬆化解了這個死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