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通寶鑄量極大,但奇怪的是迄今未發現正式的康熙雕母。是當時毀模造成?還是改用了其他材料?不得而知。即便是康熙母錢目前發現也不多, 所見僅寶泉小樣母錢、滿漢文廣母錢等幾枚而已。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通寶滿漢文“廣”母錢 天眷堂279期 22575元成交

有些背滿漢文東、 臨、福、同、寧等字的康熙錢已十分精美,但和正規的母錢相比總覺以還差了一口氣。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通寶 滿漢文東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通寶 寶泉 特大樣 直徑 29.5mm 厚度1.4mm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通寶寶泉正樣與寶泉特大樣 對比圖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通寶 滿漢文臨 最大樣 直徑 29.4mm 厚度1.3mm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通寶滿漢文臨特大樣與正樣對比圖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通寶滿漢文雲 樣錢

另見滿漢文昌一枚,字口地張已完全符合母錢特徵,唯內穿處稍差,又錢肉被人打了一個孔是否能算母錢也待研究。

康熙錢的疑問

淸代鑄錢,常由中央先鑄樣錢,再發至地方令照式鼓鑄,這種樣錢也稱部頒樣錢。

以往錢幣界將一種楷書錢文、“熙”字左豎拖長連外郭的康熙錢稱為部頒樣錢。但奇怪的是它們的文字和一般流通錢相差太大,而且沒有一個地方局照此式樣大量鑄錢,這是一個疑問。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背滿漢文原有一種雙點通大字版,製作頗精,市上常見。另有面文與此完全相同,但背為大廣的康熙錢,存世極罕。屬於改範還是借範?具體情況不明。

四川有一種折三型的大字康熙,紅銅厚肉, 背有漢文各局名卻無滿文。據形制不是後鑄品,一說屬開爐性質的套子錢。

康熙通寶又有背滿漢文蘇的厚肉錢,錢文也和普通品不同,屬官鑄還是民鑄?目前仍無法定論。

有關康熙錢的疑問還有很多,比如:

講康熙背滿漢文鞏為何如此稀少?

康熙寶源大錢屬什麼性質?

有一種康熙小錢,背穿上六、穿左右有少軒,子厚等文字,是否私家佩錢?

這些都是有待澄淸的問題。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通寶鞏小平 江兆清藏

舊史於康熙多溢美之詞,現在更是稱讚有加。當時的歐洲已經歷了文藝復興,正處在工業革命的前夜。而中國卻大興文字獄、禁錮思想、扼殺民主。 康熙只是奴才們的聖主,而非中國人的救星。

鑑定要點:

康熙錢雕母真品至今尚未發現。筆者曾見過二枚較舊的康熙雕母,一枚鎏金, 一枚背刻乾隆通寶,其實均為乾隆時所刻。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錢的疑問

康熙通寶背乾隆通寶雕母 國家博物館藏

近年也有人取普通康熙修刮刻削,以充雕母,但刀痕均新,仍能識別。

康熙母錢的鑑定也難,目前可肯定的母錢僅幾枚而已,筆者曾見過康熙小樣母錢,凡普通的康熙小樣鑄於康熙四十一年(1702),今存世甚多,但鑄工不精,字口淺平,而這種母錢文字深峻,肉質光潔,有鶴立雞群之感,才能定作母錢。

本文文字源自 孫仲匯 老師著作 《中國古錢鑑賞與收藏》,圖片源自網絡。天眷堂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