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紅酥手,黃藤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這是古人詩詞中的色彩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色彩

就是「顏色」

本就源自於自然

古代中國,顏色這個詞並不是指「色彩」,而是容顏、面貌,例如:“顏色憔悴”,一直到唐代後,顏色才開始有「色彩」的意思,例如成語的“五顏六色”。 而這些色彩與各個朝代風俗民情、工藝、詩歌、美術,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舉白色為例,中國傳統名為:雪白。 還有其他銀白、精白、牙白、象牙白、月白。 綠色又有嫩綠、柳綠、湖綠、銅綠、碧綠、豆綠等。

光是看名稱,就能感受到色彩的不同。

當中國色彩遇到娟秀淡雅的古風寫真,中國傳統顏色色譜可以這麼美!

中國傳統顏色色譜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赭石,別名:代赭石、釘頭赭石、紅石頭

多指暗棕紅色或灰黑色

條痕櫻紅色或紅棕色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酡紅,是紅色的一種

一般用來指代飲酒後臉上泛現的紅色

錢鍾書 《圍城》一

“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後的夜色也帶著酡紅。”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桃紅,桃花的顏色,比粉紅略鮮潤的顏色

又稱粉紅色

南朝 梁 劉遵《繁華應令》

“鮮膚勝粉白,慢臉若桃紅。”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嫣紅,含義為紅豔的花色

多借指豔麗的花

唐 李商隱《河陽詩》

“百尺相風插重屋,側近嫣紅伴柔綠。”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鵝黃,指淡黃色,鵝嘴的顏色

高明度微偏紅黃色

陳毅《春興》

“沿河柳鵝黃,大地春已歸。”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秋香色,淺橄欖色,由綠+黃調成

隨調配比例而顏色有所區別

《紅樓夢》第四十回

“那個軟煙羅只有四樣顏色:一樣雨過天青,一樣秋香色,一樣松綠的,一樣就是銀紅的。”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杏黃,

黃而微紅的顏色

中國傳統色彩名詞,成熟的杏子的黃色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豆綠,一種比嫩綠色較黃而暗

比標準綠色較黃而微淺的灰黃綠色至中黃綠色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蔥綠,淺綠又略顯微黃的顏色

冰心《寄小讀者》二十

“故鄉沒有蔥綠的樹林,故鄉沒有連阡的芳草。”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靛青,即靛藍

靛青不是綠色,而是藍色

用藍草浸漚而成的藍色液體

宋應星《天工開物》古籍中曰

凡藍五種、皆可為靛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黛藍,黛是青黑色的顏料

藍是用靛青染成的顏色

黛藍指深藍色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藕色,是淺灰而略帶紅的顏色

相對於藕荷色來說更嫩一點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青白,出自《史記·天官書》

解釋為白色,是青而帶白的顏色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霜色,是指白色

唐 周賀《贈神遘上人》

“道情淡薄閒愁盡,霜色何因入鬢根。”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蟹殼青,中國傳統色彩名詞

河蟹殼的青色

蟹甲青釉,此種釉色呈深青綠色

類螃蟹殼色,故而得名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墨色,指刮在刮樣紙上的厚層油墨的顏色

有淡墨、濃墨、焦墨之分

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濃墨、焦墨

由於筆中含水墨量的差異,有幹、溼、濃、淡的變化

古色調,美得不可方物!(多圖詳細介紹)

每個“色彩”似乎都在訴說一個故事,美輪美奐,充滿了詩情畫意,詮釋中國的古典之美。藝量網不僅推究鑑量畫作,讀懂創作意圖、解析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用通俗文字描述作品表達,讓您讀懂作品領悟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