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光伏“紅包”助百姓脫貧致富——忻州市光伏扶貧配套接網項目建設小記

芒種將至,晉北黃土高原上草木蔥蘢,生機勃發。忻州市偏關縣光伏扶貧配套項目物料儲備庫,一輛輛運輸車滿載著杆塔、導線、金具駛出這裡,這是今年該縣光伏扶貧配套接網項目物資運輸的場景。

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調研深度貧困地區時專程來到忻州市,如今這裡的11個國定貧困縣內,一塊塊藍色光伏板矗立起來,在豔陽下閃爍著耀眼光芒。據瞭解,2017年忻州市89座村級電站和4座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建成併網,共惠及貧困戶7538戶。2018年,將新增村級光伏電站1350座,集中式光伏電站8座,總容量佔該公司經營區新增光伏裝機容量一半以上,將惠及貧困戶64528戶。

促改革 提能力讓電網“呼吸”更順暢

利用光伏發電扶貧,對於忻州這個集中連片式特困地區來說,是一條易推行、見效快、穩增收的精準扶貧之路。

對於電網系統而言,大量新能源的接入、消納、送出,對電網承載能力、優化配置資源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偏關縣在去年8個村級光伏電站併網的基礎上,今年將建成1座集中式光伏電站、57個村級光伏電站,覆蓋全縣貧困戶的9333戶自然人屋頂光伏電站也將全部實現併網。電網日常最大負荷為1.2萬千瓦,春節高峰時段最大負荷不超過2萬千瓦,現有區域電網承載能力與之相匹配。但今年該縣光伏扶貧項目全部投產後,發電總容量高達8萬餘千瓦,這意味著當地電網必須在原有基礎上增加3倍承載力,才能滿足光伏接入和外送需求。而且由於光伏特性會導致一種極端“呼吸式電網”現象產生:白天發電基本外送消納,晚上光伏停發,則由大電網倒供滿足用電需求。如何有效應對“呼吸式電網”考驗?省電力公司主要負責人多次開展專題調研,就光伏扶貧配套接網、後期運維等工作提出要求,省、市兩級電力公司高度重視,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將之作為專項課題加以深度調研,一系列設備上、技術上、管理上的創新策略與措施相繼被應用。

重保障 強服務為百姓帶來新希望

作為偏關縣的對口幫扶單位,省電力公司向偏關縣營盤梁村和高家上石會村派駐了扶貧工作隊,在縣政府主導的每戶貧困戶安裝3千瓦屋頂光伏的基礎上,投資99萬元為兩村134戶幫扶戶增裝屋頂光伏1千瓦,直接使每戶年增收1500元。

更讓村民安心的是,偏關縣供電公司成立的電力運維隊,剛剛解決了營盤梁100千瓦村級光伏電站運維機制不暢的問題,實現了電站穩定增收,不僅讓村集體經濟實現“零”的突破,也為村裡貧困戶送上了一個“大紅包”。

“截至2017年底,電力公司幫扶的貧困村中已有59個貧困村2769戶7436人實現脫貧,進入脫貧鞏固期。今年,涉及電力公司幫扶的有53個貧困村、2776戶7426口貧困人口,任務十分艱鉅,我們將堅決按照上級部署,全面做好光伏扶貧和定點駐村幫扶工作。”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主要負責人擲地有聲地說。

本報記者杜鵑 本報通訊員張一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