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北京工藝品四大名旦之——景泰藍

傳說,元朝初年,皇宮失火,金鑾殿與眾奇珍異寶燒成了一片灰燼。但廢墟中多出了一件色彩斑斕晶瑩閃耀的寶瓶。群臣驚訝,獻給皇帝,皇上對此物愛不釋手,當即命人調集京城所有能工巧匠,限期三月仿造,如若不然,全部殺頭。這可忙壞了京城裡九九八十一家手工坊的工匠們,大家對製作此物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能求助於京城第一名匠“巧手李”,傳說他是女媧後人,因其善做奇巧工藝,才被人們譽為“巧手李”。

北京工藝品四大名旦之——景泰藍

不久,“巧手李”稱女媧娘娘給其託夢雲:“寶瓶如花放光彩,全憑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芨花不開,不經八卦蝶難來,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巧手李”參透此夢,原來皇宮大火,金鑾殿裡寶石金銀燒熔在一起形成此瓶。

北京工藝品四大名旦之——景泰藍

皇帝知道後下聖旨,不論“巧天工” 製作多少寶瓶,均歸皇宮所有,因為這種珍品是皇宮裡一場大火燒出來的,於是人們都稱其為“奇寶燒”。因為常人沒有資格擁有“奇寶燒”,所以這種藝術成為了宮廷藝術。到了明景泰年間,工藝水平到達頂峰。由於產品又大多以孔雀藍為主,所以人們就把這種工藝品叫作景泰藍。這個稱呼後來就一直沿用至今。

北京工藝品四大名旦之——景泰藍

關於景泰藍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沒有統一的答案。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於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先在雲南一帶流行,後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但有一點是學術界公認:明代宣德年間是中國景泰藍製作工藝優點,並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時期,“景泰藍”一詞也從此誕生。

北京工藝品四大名旦之——景泰藍

明代景泰藍胎的銅質較好,多為紫銅胎,體略顯厚重,故造型仿古的多,主要仿青銅所用的彩釉均為天然礦物質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紅像寶石紅,綠像松石綠。此時的絲掐得較粗,鍍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邊款均有。

北京工藝品四大名旦之——景泰藍

北京工藝品四大名旦之——景泰藍

清代的景泰藍工藝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絲細,彩釉也比明代要鮮豔,並且無砂眼,花紋圖案繁複多樣,但不及明代的文飾生動,鍍金部分金水較薄,但金色很漂亮。

北京工藝品四大名旦之——景泰藍

民國時期景泰藍總體水平不及前代,胎體薄,色彩鮮豔有浮感,做工較粗。這時只有“老天利”,“德興成”,製作的景泰藍工細,質量好。造型多仿古銅器,或仿乾隆時的精品款,已都是刻款了。景泰藍的陳設品多,不做實用品。

北京工藝品四大名旦之——景泰藍

隨著的景泰藍工藝大有提高,造型多樣,紋飾品種繁多,價格上也讓人比較容易接受,因此,已成為我們與國際友人和親朋好友互相往來的最佳禮品了。

北京工藝品四大名旦之——景泰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