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珠寶店"靠坑人日進三萬被3.15曝光!這次教大家如何辨別這些把戲

3月15日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是專門“打假”的日子。其實這個日子是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在1983年確定下來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當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在國際範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而就在昨天的“3.15”晚會上,被曝出了各式各樣的關於消費者權益受侵害的問題,其中就有一條今天還上了微博熱搜。

讓我感慨的是,這種情況其實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就是每次去超市購物結束之後,總會有人在結賬出口處告訴你,只需要提供購物小票,就可以獲得一次免費抽獎的東西。

聽著耳熟不耳熟?!

這些店鋪多數都是賣“金銀玉石”那一類的商品。因為產品都在櫃檯裡面放著,看上去很正規的樣子。然後有一個抽獎箱在臺面上,一般人聽說靠小票可以抽一次,都會抱著玩一玩的態度試一下。殊不知,騙局就從這裡開始了。

當你選擇隨便抽一下獎之後,沒想到居然可以真的“中獎”。這時候,銷售人員就會影帝上身,開始各種忽悠你,說這個商品你可以拿走,但是需要一定的“加工費”。

試想一下,原價上萬的首飾現在可能只需要十分之一的價格就可以拿走了,一般人都會以為真的是好運降臨到自己頭上了。而是是自己親手抽的獎,一般也沒有什麼反應時間。這時候銷售人員便不會給你任何猶豫的時間,自動開始各種忽悠,讓你都沒有思考的餘地。然後說不定錢就這樣被你自己從口袋裡掏出去了。

結果後來當買家反應過來上當的時候,都可能不知道這些其實就只是從珠寶批發市場批來的30、40塊錢的小東西。只是通過了銷售人員忽悠,就變了難得的上千元的“優質品”。

而這些都是源於消費者愛佔便宜的心理,然後一步一步將消費者誘惑進圈套。有些人可能到最後都不會發現自己被騙了,也有的人知道自己被騙了,卻甚至不好意思折回去找騙子對質。

但是今天我想說,天上真的不會無緣無故的掉餡餅,哪怕會,也不一定會砸在你的頭上。所以一定要擦亮雙眼,並且知道“免費”跟“免費”其實也有很大的區別的。

最後,提醒大家,雖然我們利他模式提倡的是利他,也就是很大程度上給了大家“免費”。但是這種營銷模式,通常都是會產生一個賣家與買家雙贏的局面。而不是像那種無良商家只敢跟你有“一次性”的消費。

所以,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的案例希望大家多多做出思考,不要固步自封,墨守成規,但是一定要將其用在正道上面。因為我們是真心實意的想幫助大家完成思維上的一個好的轉變,從而舉一反三,走上成功的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