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如此“坑人”,拉了多少“仇恨”?

盛大林

微信如此“坑人”,拉了多少“仇恨”?

來到北京,朋友相聚,想約著名時評家、城市化及房地產專家童大煥先生。打開微信,找不到他;翻通訊錄,也沒有他!不久前還在朋友圈裡看到他發的微信,怎麼就不見了呢?難道他把我拉黑了?打電話,他爽快地答應了。飯桌上,我問他:“大煥,你為什麼刪除我的微信?”他懵了:“誰刪你的微信了?我為什麼要刪你?”他打開微信一查,果然也找不到我了。

我和大煥是多年的朋友,從來沒有發生什麼過節,他確實沒有理由拉黑我。我那麼直截了當地質問,其實也是相信他不會刪除我。那為什麼就“斷”了呢?

幾天前,有事兒要聯繫華商網總編輯畢詩成先生。微信上找不到他,向朋友要了他的微信名片。加上後,我對他說:“印象中,我們以前加過微信呀!”他說,“我也記得網上聊過,難道是在QQ上?”我查了一下,QQ上我們也不是好友。

類似事情,還有很多,只是沒有一一對質。就在上個月,我突然發現微信通訊錄的人數一下子少了好幾百!

到底有多少人被莫名其妙地“互黑”了?

我是個心直口快之人,心裡藏不住話。但對關係一般又不熟悉的朋友,也不敢有疑必問。一來,不知道到底是否曾是好友;二來,也沒有“打開天窗”的互信——如果人家真的看不起你,確實刪除了你,你再質問,豈不尷尬?

可問題是:如果人家以為是我刪了他,而且也不好意思問呢?

互相猜疑,又不質對,誤會由此而生,朋友變成陌路,甚至成了仇人!

最後聲明:我的微信一般不拉黑,即使是天天在朋友圈發廣告的人,我都能忍受。所以,被我拉黑的人寥寥無幾,他們都是經常點對點給我發送垃圾信息的陌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