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若此人稱帝,劉備要賣一輩子草鞋,也不會有三國

三國時期的名人很多大家都耳熟能詳,可是有這麼一位王爺,具有很強的實力,在前三國時代可以說是眾望所歸,只要他登高一呼,一定會得到天下豪傑和各州府官員的響應。可惜他沒有稱帝拯救大漢,選擇了自保,可惜最後結局悽慘。大漢天下遂分崩離析,最後一分為三,屠豬殺狗之輩做王侯,賣鞋販布之人稱帝王,他是非常有責任的。

若此人稱帝,劉備要賣一輩子草鞋,也不會有三國

此人就是官拜太傅的幽州牧劉虞,他是高祖劉邦的傳人,跟劉表、劉璋等一樣都是皇室中人,然而名聲、威望、德行都遠遠超過了二人。劉虞因為家世顯赫,自己又才能出眾,很年輕就被舉薦為孝廉,沒有幾年就做到了幽州刺史。宦海沉浮了幾年,在北方出現了張純等人的叛亂,叛軍一度達到了十多萬人之眾,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殺害吏民。此時朝廷派素有威信的劉虞前去平叛,劉虞不孚朝廷重望,一舉消滅叛軍,被漢靈帝封為太尉、容丘侯。

董卓亂京的時候,很忌憚劉虞,遣使者授虞大司馬,進封襄賁侯,位列三公,以此來安撫劉虞。劉虞在幽州廣施恩信,救助貧苦,深得民心。後來黃巾軍擾亂的青州和冀州老百姓幾百萬人聽說劉虞的德政,都跑到幽州避難,劉虞全部接納安撫,幽州成了當時大漢的一塊樂土。天下的百姓、官吏、豪傑沒有不仰慕劉虞的。

若此人稱帝,劉備要賣一輩子草鞋,也不會有三國

袁紹從董卓魔爪裡逃脫後,董卓為了拉攏他,拜為北海太守。袁紹在北海集聚力量,招兵買馬,發展壯大的很快,有反叛董卓之心的人都來投奔。這時候袁紹跟好朋友冀州牧韓馥商量著要推力劉虞為帝,不承認董卓擁立的漢獻帝劉協。劉虞是漢室宗親,名聲、威望、能力都受到天下人的推崇,如果他肯接受建議,那麼興復大漢、驅逐董卓可以說是易如反掌。但是劉虞接到大家的推舉後,堅決不肯做背叛皇帝的事情,袁紹等人很為難,又退而求其次,請劉虞領尚書事,以便按照制度對眾人封官,劉虞再次拒絕。後來袁紹等人實在沒辦法就發動了三國著名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一幕,終於因為群龍無首、互相猜忌而失敗,大漢天下更加混亂不堪。

若此人稱帝,劉備要賣一輩子草鞋,也不會有三國

此時的劉虞呢也不好過,他的部下公孫瓚圖謀不軌,還虐待百姓,劉虞對此很懊惱,後來二人終於爆發戰爭。結果劉虞的士兵不擅於作戰,又愛惜百姓的房屋,劉虞下令不許焚燒城池,一時間竟攻不下來。公孫瓚於是召集精銳勇士數百人,順風縱火,趁勢突襲。劉虞遂大敗,向北逃至居庸縣。公孫瓚追擊,三日城陷,抓住了劉虞,仍讓他作傀儡管理州中事務。正趕上朝廷派使者段訓來增加劉虞的封邑,讓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務。公孫瓚藉機拜自己為前將軍,封易侯,假節督幽、並、青、冀四州,之後就說劉虞要自己當皇帝,把他給斬首,並送首級到京都。半路劉虞的故吏尾敦劫走了首級安葬,劉虞在北方很得人心,他死後百姓都痛哭流涕。

若此人稱帝,劉備要賣一輩子草鞋,也不會有三國

劉虞深得民心,可惜被忠君思想所束縛,愚忠傀儡皇帝,導致大漢再也沒有重新振作起來的可能,自己也被人殺害,真是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