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國的金融業排行前三的城市是哪三個城市?

聽樂軒


中國的金融業排行前三的城市是哪三個城市?全國範圍內排名前三的城市毫無疑問是香港、上海和北京。按照國際上的排名,目前全球第一大金融中心是倫敦,其實是紐約、香港、新加坡、東京、上海、多倫多、悉尼、蘇黎世、北京。

香港、上海和北京分別位居世界第三、第六和第十位。香港、上海都有證券交易中心,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上海是中國經濟、貿易、金融中心;北京有新三板,多數銀行、券商的中部所在地。這三者都是當之無愧的金融之城。

此外,還有一個最直接的數據可以證明這三者城市位居中國金融之城前三,它就是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數據,也稱之為資金總量,它直接反映了城市的金融實力和吸金能力。

2017年上半年,北京的資金總量為14.14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上海有11.16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位;香港10.44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三位。緊隨北京、上海、香港之後的是深圳和廣州,2017年上半年,深圳和廣州的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數據分別是6.81萬億元、4.80萬億元。

深圳的經濟實力已經全面超越了廣州,在金融實力方面,深圳能高出廣州超2萬億元,主要是因為深圳有證券交易中心,其緊靠香港。

所以,全國範圍內的排名前三的金融之城分別是北京、上海和香港,如果以內地為界別,金融實力排名前三的是北京、上海和深圳。


天天說錢


2018年3月26日,第2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GFCI)報告在中國青島金家嶺金融區發佈,倫敦、紐約、中國香港位列全球金融中心前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青島位列中國內地上榜城市五強。

如果按照這個排行榜,那麼我國金融業排行前三的城市是香港、上海和北京,之後是深圳、廣州等城市。

香港是國際公認的金融中心。作為全球主要的股票、期貨、外匯交易中心,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香港、倫敦和紐約較為平均的分佈在全球24個時區中)和開放的金融市場,成為了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與倫敦、紐約並稱“紐倫港”。

在大陸地區,上海的金融地位是最高的。這個地位的形成和上海較早設立了證券交易市場、浦東對外資銀行開放等因素有關。上海的陸家嘴是上海金融地位的象徵。

陸家嘴金融區與擁有“遠東華爾街”之譽的外灘隔江相望,已聚集8家國家級要素市場,435家中外金融機構,70多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5000多家貿易、投資和中介服務機構,其區域流量經濟總量和GDP貢獻值在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名列第一,證券市場交易額等單項指標已超過香港中環和新加坡中心區,位列全球前三。

北京,中國的行政中心。由於這個原因,這裡匯聚了大量的國有大型企業總部,當然包括國有金融企業,國有四大行,以及股份制銀行的總部,如民生、光大,還有大量的證券、期貨機構。北京的榮機構總部是全國只有城市最多的。但北京的金融活躍活躍程度不如香港和上海。


財經知識局


這個問題的答案毫無疑問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各大榜單上排名前三的往往都是它們。

先說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北京高達138408.9億元,排名第一;上海110510.96億元緊隨其後,第三的深圳比起前兩名就差很多了,只有64407.81億元排第三,但是比第四名廣州的47530.20億元還是多不少的。

再說私募基金,2016年私募基金管理人上海最多,達到4324家;北京緊隨其後,共計有私募基金管理人3922家,深圳排行第三,有3,544家。

再說2016年證券營業部股基交易額排名,前十里7家在上海,2家在深圳,1家在北京。這也難怪,上海和深圳都有A股交易所,分別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而北京有新三板。

北京作為首都還有一些其他金融機構,比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這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總部,都在北京;中國人壽、平安保險等保險巨頭總部,也在北京;金融監管類機構如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都在北京。這是北京獨有的優勢。


海匯觀潮


按照目前在國際上的排名,全球第一大金融中心是倫敦;而從國內上來看,第一大金融中心TOP 3必然是上海、北京和香港。

所謂的金融中心,從狹義上來說就是指在商品貨幣的運行中處於中心地位的金融市場;而從廣義上來看,所謂的金融中心指的是在宏觀地理區域內發揮金融活動中樞作用的大中心城市。

中國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而北京、上海和深圳作為中國的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也已經得到廣泛認同,均具備特有的金融中心競爭優勢。

作為金融中心,有其自帶的一些特徵,主要歸納為以下四點:

首先,作為金融中心要聚焦足夠數量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公司等各種各樣的金融機構和與金融活動相關的服務業或是支持性產業。

其次,中心城市的良好的基礎設施、法律制度以及文化環境為金融中心功能發揮提供了依託

再次,金融設施要先進、金融市場發達。

最後,它是金融體系的樞紐,在總體金融體系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併發揮著總體金融體系的關鍵功能。

如果你想要在金融領域大展錢途,這幾個城市都是可以考慮的不錯的選擇哦。


環球老虎財經


根據最新的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顯示,我國金融中心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是香港、上海和北京。根據這期的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分別是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悉尼、北京、蘇黎世和法蘭克福,我國金融中心排名前三的城市都進入了全球前十。

香港、上海和北京排名中國金融行業前三是實至名歸的。

首先香港就不必太多的介紹,國際上一般把香港和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這就足以證明香港的金融實力。香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亞洲最大的國際中心,中國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它的地位在國內還沒有哪座城市能撼動。



上海是我國定位的金融中心,未來將會發展稱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國內的兩大證券交易所之一,而且上海擁有各類吃牌金融機構1537家,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全球中央清算對手方協會等一大批重要組織落戶上海,上海還有各類交易所,比如上海外匯交易市場、上海銀行同業、上海黃金期貨等,2017年,上海金融業增加值達到533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而截止今年上半年,上海的城市資金總量達到11.7萬億人民幣,在我國城市中僅次於北京。總的來說,上海是我國名副其實的金融中心。

北京雖然不像上海擁有各類交易所,但是北京的金融體是上海比不了的。北京金融總部雲集,我們的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等各類金融機構,以及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和三大政策性銀行的總部都位於北京。截止今年上半年,北京的城市資金總量高達15.39萬億人民幣,位居全國第一。2017年北京金融業增加值達4267億元,在國內城市中僅次於上海位居第二。總的來說,北京的金融實力也是非常強的。


錦繡中源


香港,上海,北京,中國的前三名。

如果只是說內地金融城市前三名,那麼就是上海,北京,深圳。

Top1.:上海,帝都上海是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金融經濟,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良好的江海國際性港口,設有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市與安徽、江蘇、浙江共同構成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Top2. 北京,首都,是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所在地,也是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Top3. 深圳,毗鄰香港,別稱鵬城,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深圳是國務院定位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與北京、上海、廣州並稱“北上廣深”。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同時享有“設計之都”、“鋼琴之城”、“創客之城”等美譽。

全球前20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倫敦、紐約、新加坡、香港、東京、舊金山、芝加哥、悉尼、波士頓、多倫多、蘇黎世、華盛頓、上海、蒙特利爾、大阪、北京、溫哥華、盧森堡、洛杉磯、日內瓦。中國內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青島、大連六個城市。深圳與排名前20的金融中心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成都和杭州在加速追趕,未來可能出現在金融城市的排名前五名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