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覺得婆婆帶孩子有什麼壞處?

小喵談情


隨著國家對二胎的放開,迎來的並不是生育高峰,反而是生育率有所下降。這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是養孩子的成本太高了。一個工薪家庭想要二孩則必須要面對如何看孩子的問題。讓老人看孩子則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婆媳問題存在已久,婆婆真能給看好孩子嗎?我想很多人都會羅列一大堆婆婆看孩子的壞處。

說壞處之前先來說說好處。真心實意為你看孩子的婆婆對你的孩子比自己的兒子都好。她們一心一意的照顧著你的孩子,盡職盡責。如果有人膽敢傷害你的孩子,她們會不惜一切的給予打擊。這樣的婆婆不僅能把孩子照顧好,還能把家務做了,甚至自己拿錢補貼家用。既解決了你工作的後顧之憂還能為你的生活減壓力。如果遇見這樣的婆婆即便她話多一點也要知足並感恩。

再來說說婆婆帶孩子的壞處。婆婆帶孩子最容易出現兩個極端:要麼對孩子過於寵愛和放縱,要麼對孩子過於冷漠和嫌棄。


真正愛孩子的婆婆容易對孩子過於寵愛和放縱。


俗話說“隔代親,臨代疏”。這句是一點都不假啊。

小時候,一旦犯了錯誤,批評教育總是難免的,個別時候還使用武力暴行的。至今猶記得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誤信“奸詐小人”之言,不肯去上學。我的父親大人在苦口婆心勸阻無效之後,拎起一個大棍子把我給打去了學校。那是真打啊!我的腿好幾天走路都一瘸一拐的。

如今我也當了父親。如果我膽敢跟他的孫女高聲說一句話,老爺子二話不說抄起掃把就打:“你說話那麼大聲幹嘛,嚇壞我孫女怎麼辦?”天知道,他孫女說話聲音那麼高,他怎麼聽不見。也好,讓我閨女把他的鬍子都揪了為我報仇吧!

讓這樣一個對孫子女比對自己兒子都親的婆婆看孩子,可想而知她會如何的寵愛了。但這樣的寵愛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父母沒法管了。孩子犯錯誤了必須讓她及時認識到錯誤併為她糾正錯誤。可是婆婆總是說“這麼小的一個孩子她知道什麼啊?等大點了再立規矩吧。”等大點了?孩子都五歲了知道嗎?婆婆帶孩子容易給孩子養成飛揚跋扈、自私的壞毛病。熊孩子的養成多數時候少不了一個寵愛的婆婆。

小區裡有個男孩子就是由奶奶帶著的。每天下午,小孩都會出現在公共區域,但只要他出現別的家長都會將自己的孩子及時帶走。他奶奶,一個面目慈祥的老太太,總會說:“呀,別走,讓他們陪我孫子玩一會兒啊。”是的,是陪她孫子玩會兒。

許多家長都記得自己孩子第一次遇見小男孩的情景。小男孩來了之後,一看有小孩子在玩立馬顛顛的跑過去,二話不說先把別人的玩具或者零食搶走。你的孩子若是稍有反抗,小男孩立馬就衝上去又是咬、又是掐、又是擰。一旦你的孩子比較強壯,能夠在小男孩緊密的攻擊下獲得勝利,那麼老太太就會上前為自己的孫子助陣。是的,她孫子欺負別人時她從來都是笑嘻嘻的看著,一旦她孫子被欺負了,她就親自上陣了。

都是親生的孩子,你知道心疼難道我不知道心疼嗎?在數次找老太太及家人協商無果之後,小區的人們把老太太和她孫子列入了黑名單。只要見到了他們,二話不說立馬閃人。

都說“慈母多敗兒。”攤上這樣一個孩子奶奶估計孩子的未來都完了。


一個不愛孩子的婆婆對孩子只會冷漠和嫌棄。


有人也許會說怎麼會有不喜歡自己孫輩的爺爺奶奶呢?事實就是有的,而且很多!這其中涉及到的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就是重男輕女。有一部分老人在封建思想的左右之下確實能做出對孩子冷漠無情的事情。網上不是都報道過“老太親手殺死自己孫女”的新聞嗎。

當然,大部分老太是知道“殺人償命的”所以不會做出那麼極端的事實。小A是家中獨子,結婚後在父母親戚的勸說之下終於還是生下了一個女兒。女兒的到來讓小A兩口子高興了很久,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帶問題的問題。兩口子都是工薪階層不可能請的起保姆,而小A的岳母又身體不好。小A只好求助自己的母親。母親全然忘記催生許下的“孩子全包”的諾言,不情不願的來到兒子家中。

小A妻子在單位產假結束只好依依不捨的去上班了。可是,自打女兒交給婆婆帶之後,小A妻子總是覺得孩子變得又瘦又膽小。小A妻子向丈夫提過幾次丈夫都說妻子無事生非。可小A妻子用電子秤稱的女兒的體重從15斤抽到了十二斤呀。

小A妻子瞞著丈夫買了一套攝像頭趁著婆婆外出的時候安裝好。小A妻子在上班的時候看到的一幕令小A妻子瘋了一般的跑回家與婆婆廝打了起來。丈夫回來後,妻子給他看了視頻:婆婆跑到門口聽聽了聲音,然後跑回來用女兒的奶瓶沏了一大瓶奶。隨即婆婆便塞入自己的嘴裡大口的喝了起來。眼看著奶水只剩不多了,婆婆才又兌了水塞到女兒嘴裡。女兒很快就喝完了,沒有吃飽,便嚶嚶哭了起來。婆婆見到自己的孫女哭泣居然衝上用手擰她的後背。

看完視頻,小A沉默了。婆婆卻說,“不就一個死丫頭嗎,早點死了算了!”說這話的時候,她已經忘記了自己也是從一個小丫頭長大的。

在中國這樣的國情之下,婆婆帶孩子恐怕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期。那麼該如何避免婆婆帶孩子帶來壞處呢?

首先你必須先有一個願意為你帶孩子的婆婆。遇到這樣的婆婆是兒媳婦們的幸運!但是作為兒媳婦在將孩子交給婆婆之前必須說明幾件事:1、孩子的最終教育權是兒媳婦。2、遇見發生分歧時必須聽兒媳婦的。3、兒媳婦教育孩子婆婆不得插手。如果婆婆不能同意這三點,那麼我建議你最好還是自己帶孩子。

其次如果遇見三觀不正比如“重男輕女”的婆婆——這個通過觀察完全能夠發現,那麼你還是寧肯自己辛苦點或者花點錢好了!


老劉且徐行


吳晟越朋友,提出的問題"你覺得婆婆帶孩子有什麼壞處?藉此我和朋友們說一下實在話;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這麼快,年輕的媽媽們為了生活與工作,不的不把小孩子留給奶奶爺爺們來管養,我家老太太就是典型的一個。對這個問題要細說的話那太常了,有句俗話"隔輩疼”,年紀大的人都有體會。疼孫子那叫天經地義,沒縫的疼,這是人的天性。但是說實話這爺爺奶奶的舊觀念,老習俗,不覺不由地給小孩子的成長,帶來了些不健康的影響。

我們長話短說,以下我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奶奶帶孫子不良習慣。一,老觀念都是希望孩子又白又胖,所以餵食上總是多吃,吃好,甚至追著喂不停的喂,這就容易引起很多毛病。

二,對孩子教育方面陳舊,往往給孩子造成限制,如怕孩子摔著碰著,所以出於愛護老抱著。時間長了就容易給孩子養成懶惰,依賴性。

三,因老人身體原因活動量跟不上,所以對孩子的身體鍛鍊活動有影響。比如說和該子做遊戲就受限,容易導致孩子體質的發育成長。

四,慣孩子,多數奶奶們疼孫子,怕孩子受到委屈,凡事都是百依百順。怕哭怕鬧,甚至有時孫子的爸媽管教孩子,奶奶也是護著。

五,日常對孩子的吃食方面,對現代食品衛生知識淡薄。不管什麼食物只要孩子願意吃,就隨便讓他吃,特別現在賣的很多該子愛吃小食品,裡邊的添加劑.色素等有害物質,常吃對孩子身體危害很大。多數孩子都愛吃甜,在對孩子吃糖上不加控制,容易引起肥胖等不良症狀。

六,奶奶經常是孩子的代言人,有些奶奶們日常生活與外界交流,總是先替孩子說話,這些影響了孩子的思維和與外人交流的機會,時間長了會導致孩子內向自負等弊病。

以上嘮叨這些都是實情,依現實家庭生活,爺爺奶奶們不得不代管孫子,希望這些老傢伙們以後多注意為好,為了孩子將來的美好,多學點科學知識帶好孫子!謝謝!





農夫老嶽


孩子還是儘量媽媽自己帶,說一下我婆婆和我媽媽都是婆婆帶孩子的情況

我婆婆帶孫子

1,想替代父母,很多人都說,你有婆婆幫你帶寶寶,什麼都不用操心,多享福,但沒有知道,她是要替代我這個媽,孩子要全權她來養,婆媳戰爭從寶寶一出生就拉開了,寶爸支持婆婆,很快她就勝利了。孩子2歲,夏天,我和寶爸一起給寶寶洗澡,婆婆在旁邊阻擾,所以只要婆婆在家,寶爸也沒有帶孩子的份,除了帶寶寶玩。

2,脾氣暴躁,凡是她心情不好時,對著寶寶也是一張苦瓜臉,發脾氣時還會罵會摔東西,搞得動靜很大,我兒子生氣時也會摔東西,不知道是否受此影響。

3,會限制孩子的活動,她經常會說孩子活動量大了就容易咳嗽,然後不管什麼情況,都擔心孩子運動多了,好在,我兒子運動上能力不錯,精力旺盛,脾氣倔強,她的限制起不了太大作用,而我帶他出去玩,都不會太多限制。他表哥可就慘了,婆婆一直帶到6歲,孩子有點病懨懨的感覺,又有慢性扁桃體炎症,吃和玩都被限制著。

4,會包辦代替,尤其是孩子吃飯的問題,她總想自己喂,寶寶快點吃完,因為我堅持要讓寶寶自己吃,所以從寶寶不到1歲,就會給予機會他自己吃,現在他自己吃很熟練了,還會自己用筷子吃麵條,自己夾菜,如果是寶寶自己吃,她會在旁邊盯著,催促寶寶吃快點,有時我會建議她去自己吃,讓寶寶慢慢的自己吃沒事的,她總會拋出冷了寶寶吃了胃不舒服的藉口,現在我兒子都會催促她去自己吃自己的。我兒子脾氣倔,他要自己做的事如果別人包辦代替了就會大發脾氣,所以除了吃飯,其他一些事他也獲得了一些自主權。

5,不懂如何處理孩子情緒,婆婆她自己的情緒都管理不好,要她應對孩子的情緒確實有些為難,而我兒子脾氣倔,發起脾氣來可以哭很久,如果沒人處理或處理不好,會沒完沒了。我會去安撫兒子的情緒,問他哭的原因是什麼,引導他表達出情緒。有時他也會亂髮脾氣,這時會讓他自己呆房間裡冷靜一下,第一次這麼做時,公婆不放心,死勁的敲門(可能是擔心我打孩子或嚇著孩子),我知道他們會來敲,提前反鎖了,之後他們知道我的方法不會傷害到孩子也就沒管了。做錯了事偶爾也會打他手心,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方法,儘量少打,不然會強化他的壞行為。

6,會在寶寶面前說一些壞話,有一次聽到寶寶說媽媽壞,至於她有沒有刻意在寶寶面前說我的壞話就不是很確定了,沒根據的事就沒有和她說開來。她會經常毫無顧忌的數落公公,我會告訴她當著寶寶的面說家庭成員的壞話這樣不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寶寶最近送幼兒園,有些抗拒上幼兒園,而這所幼兒園是我選的,她就很不爽,會在寶寶面前威脅說再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需要我提醒她不能這麼說。其實孩子也並不是很排斥上幼兒園,他只是不太適應有些焦慮,老師教的兒歌他很喜歡,在家唱給我聽。

7,穿衣服穿得難看,尤其是大冬天。有新毛衣她不給寶寶穿說是穿起來不方便,把老舊的起球的毛衣給寶寶穿,直到我又弄來好幾件毛衣她才終於肯讓那老舊的毛衣退休。大冬天的她給寶寶穿衣服的方式簡直讓我感覺很奇葩,她喜歡給寶寶穿得寬鬆空蕩蕩,說是這樣孩子的胳膊腿方便彎曲,在我看來又難看又不保暖。有幾件她買的褲子鞋子樣式難看還質量差,去年買了涼鞋扔掉了她買的難看到家的涼鞋。

8,破壞婚姻,有時不知道是該怨她讓我們的婚姻變得如此岌岌可危還是該感激她讓我們早點看清彼此,經過婆婆的插足,我們發現我們不需要彼此,不認可彼此,對婚姻也越來越沒有信心。有時候早點看清一個人並非是壞事。


我媽媽現在帶我弟弟的女兒

相對於婆婆,我媽媽相對比較尊重他們夫妻自己帶娃,不會說三道四,更不會隨便干涉,在弟媳出去上班之前,我媽媽都只是幫忙帶寶寶,弟媳出去上班,我媽媽就得全權負責起照顧孫女的任務,其實我是不太認可我媽帶娃。

1,媽媽比較忙碌,爸爸媽媽還種了一些地,帶孩子就沒辦法打理農田和菜園,有時需要抽空做事,有時我和姐姐幫忙帶娃她就得一些空閒忙她要忙的。相對於平時事比較少的婆婆,忙碌的老人在照顧孩子上耐心會少一些,而我媽媽會時常和過去她養育的幾個女兒比,會覺得侄女太頑皮。其實不是孩子的問題,大人的耐心問題。

2,媽媽的身體不是很好,她的身體很瘦,又不會去好好關心自己,再加上她以前和我奶奶一起生活,慪氣不少,老了身體毛病很多,而孩子多動,她體力上跟不上,出於安全會限制孩子的活動。

3,管教方法上不太好,以前弟弟調皮不聽話,積累的次數多了,她會打弟弟屁股,打得有點重,在對待侄女的調皮上,她也會用打,相對於打弟弟會輕一些,她會把手掌窩起來以免打得疼,但這樣的管教方式並不好。

我認為弟媳自己帶孩子更好,年前媽媽體力和耐心上都要比老人好,在育兒觀念以及管教孩子的方法上也會更科學一些,對孩子的成長髮育益處更多。孩子三歲上幼兒園,這時媽媽可以白天上班,晚上自己帶帶寶寶。


晚霞tania


把孩子交給婆婆帶這件事,首先要搞清婆婆的性格,家裡的條件,婆婆的身體年紀。假如婆婆身體還尚可,家裡弟兄就一個,婆婆屬於居家過日子賢慧細心的人,他們願意帶,可以帶在身邊離不遠,幫幫忙,替替自己的時間和手腳。假如婆婆自己本來就是個大大咧咧或糊裡糊塗,忘前忘後的人就不能放心把孩子交給她帶。婆婆帶孩子有好外,大多是壞處。隔一代人,不好管教,是會溺愛,按她的觀念和方式,那是上一代的根據那個時代的條件,環一心竟,得出的經驗,用到這一代就落後。婆婆有婆婆的事,心,家務,她就算盡心,也只是順帶,假如自己帶,還有老公支持,公婆支持,孃家支持,婆婆帶或許別人習慣放手,丟給婆婆硬撐,婆婆老了,沒收入,老公公不一定心疼替她,兒子也認為應該,不懂心疼婆婆。媳婦心想,你帶是你孫子,是幫你兒子,也是習以為常。孫子還小,狗屁不懂。這樣婆婆壓力大,沒自己的自由,年輕時受的罪受的苦,又吃兩遍。大多數人認為帶孩子,快活,輕鬆,躲懶,好玩。其實比上班還累,煩!工作,下班就輕鬆,還有個放假時,總不會睡覺也把工作帶著?這個孩子,你就上個廁所,吃口飯,做個家務,上個街,你都得多長兩個心帶著,拎著。還有,不討好,盡落怨。長得好,養的好,教的好,就落一個開心滿足。要是孩子底子差,性子犟,有的罪受,看的難受,心裡著急操心,還會把事扯到婆婆不會看不會教不會調。人,凡事找理由的。不好就要怪個人,一旦事實擺那兒,愛生病,一會兒拉,一會兒咳,又調皮,又不認人,又黃又瘦,儘管你盡力了,外人家人,心裡都是想這是婆婆鬧的事兒。還有從媳婦立場來講,兒子交奶奶帶,就跟奶奶親,有可能就一輩子和你不親了,無所謂有不有媽媽。總之方方面面壞處多,但比保姆,比外人強,有個奶奶比沒奶奶強。好了,就扯這裡,下次有機會,再往前扯。


麥知南


第一點:作為婆婆給兒子帶孩子無可厚非!用壞處這兩個字實在不太合適,確切的說,婆婆帶孫子有什麼不足之處比較恰當一些!壞處多少有點貶低之意,用在婆婆身上實屬不妥!

婆婆畢竟是老人了,看管自己的孫子絕對放的心!讓兒子,兒媳婦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闖蕩世界!世上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可言!

有它的益處肯定就會有短處!就拿婆婆來說,帶孫子這件事!狹義的說,看管孩子只要孩子高興,開心,健健康康的成長就行了!

廣義的講,婆婆看管孩子,不僅僅要把孩子哄的高高興興還要對孩子不時的進行啟蒙教育,讓孩子在優質的環境中不知不覺中長大,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婆婆又有幾個呢?


第二點我想說的是:婆婆與孫子有代溝的距離!畢竟婆婆是上了歲數的人了,她的思想觀念,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還是還會是當初教育自己兒子時候的思路大同小異,不會有創新!這一點對孫子的成長就有些落伍!

教出來的孩子也很守舊,不會向年輕的媽媽一手帶大的孩子那樣,舉止,說話,做事,甚至就是玩,也會有新花樣,甚至很會變通!

所有的觀點都在說明一個問題:婆婆帶孩子都比較守舊,不會變通,孩子的性格也比較呆板,有些孩子的模仿記憶很強,不經意間就把奶奶的一言一行都學到了手,給人的感覺這些孩子都很早熟的感覺!對未來孩子的成長確實有影響!


第三點:兩代的人的時間跨越,不是很長,可處事方式方法由於受到時代的影響力不同而有所改變!

婆婆帶孫子真的是一把好手!可話又說回來了,你要是要求她跟年輕人一樣去帶孩子,那就真的沒有指望的,理由很簡單,老年人思想很守舊,還又看不慣年輕媽媽的那一套!

歸根結底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讓婆媳之間經常的發生大大小小爭執!正確的做法是,白天婆婆只要把孩子看管好,晚上孩子的爸媽就要把孩子帶在身邊,還要利用一定的空閒時間專門帶著孩子去外面玩玩,給孩子一個真正的想要想象空間……

我是情感故事小屋!,有喜歡我文章的朋友,歡迎每天與我互動,探討感興趣的情感,在此感謝!


情感故事小屋


現在年輕人壓力大,為了大房子好車子,為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很多寶媽休完產假後就會重新回到職場上班。孩子呢,家裡請不請保姆,就會扔給老人帶孩子。雖然很多老人沒有帶孩子的義務,但是現實情況迫不得已,加上老人疼愛孫輩,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帶孩子。

其實孩子關鍵期就那麼幾年,渴望得到父母的疼愛和關心。如果婆婆帶孩子帶的好,帶的科學也就無所謂了,如果婆婆帶孩子有很多壞習慣,不要覺得是小事,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再多的錢都無法彌補。

如果婆婆帶娃有這5個習慣,就算辭職,也不要讓她帶了:

1.給寶寶穿衣服不合身,不分性別。

很多婆婆都是從苦日子裡過來的,因此對於現在的一切很愛惜,會給孩子穿親戚送的舊衣服,買新衣服的時候總是買大的肥大,覺得過陣子還能穿上,現在買正好的就是浪費了,因此寶寶總是穿不合身的衣服,也是不舒服的,並且有些衣服和寶寶的成長速度不成正比,就算買了大的,過一陣子還得買。還有些婆婆覺得孩子小,男孩子女孩子都穿一樣的衣服,不分性別。其實這樣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有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性別認同混淆的問題。

2.會對寶寶百依百順。

俗話說隔代親,很多婆婆特別心疼孫子,對於寶寶的事情百依百順。寶寶吃什麼給買什麼,要什麼玩具會買什麼玩具,甚至站在桌子上吃飯,去床上吃飯婆婆都都會滿足。有些事情明明對寶寶不好,比如說多吃糖,多吃垃圾食品,吃飯不洗手,對別人不禮貌,但是孩子一哭鬧,婆婆就沒轍了,就滿足了孩子,這樣對孩子的生長健康影響的很大的。

3.在寶寶面前說媽媽壞話。

很多婆婆跟媳婦有矛盾了,不想著解決,不想著好好溝通,卻轉頭跟寶寶講媽媽的壞話,對孩子說媽媽多不好多不好,說奶奶是最好的,讓寶寶別找媽媽。不要以為孩子小聽不懂,如果婆婆長期在寶寶面前說媽媽的不好,寶寶就會有些混亂,不知道誰對誰錯,會讓寶寶對大人產生不信任感。

4.把寶寶的玩具隨手送人。

對於孩子來說,自己的玩具也是鮮活的存在,是自己的好朋友,因此很多寶寶會抱著某樣玩具不放,甚至抱著睡覺才踏實。而很多婆婆不理解孩子的先,覺得不就是一個玩具,當別的孩子來搶的時候,喜歡上自家寶寶的玩具時,會隨手送人,寶寶大哭的時候,就會說:再給你買個新的。對於孩子來說,是沒有安全感的,他甚至會不喜歡玩玩具了。

5.說把寶寶扔掉。

很多婆婆在哄孩子的時候,沒有什麼好方法,就逼急了會說:再哭再鬧把你扔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要你了,這樣哄孩子是一種無效的方式,不但不會嚇唬住孩子,還會讓孩子的心靈上產生陰影,會沒有安全感,不信任大人,會哭鬧的更厲害。


小喵談情


生孩子之前,我們兩夫妻商量不讓老人帶孩子。雙方父母都不讓。

首先是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帶孩子太辛苦,怕影響老人健康。給老人帶來沉重的精神和身體的負擔!

其次,兩代人教育理念差異化很大,會有分歧和矛盾。

再者,老人帶孩子是父母放棄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義務和權利。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帶,自己教育。

對於這個話題,討論的熱度太高了。年輕人自己帶實在沒有時間。我們是一方辭職,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說付出了很大代價。但相對於,老人帶孩子引發的後遺症來說,這些代價都是小問題。

我們家沒有婆媳矛盾,沒有翁婿矛盾。沒有經濟糾紛,沒有教育分歧。孩子在我們自己的撫育下,健康快樂。我們也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共享天倫!

世界上最好的貴族式教育,就是父母高質量的陪伴。


春城花飛飛翡翠蜜蠟


為了給子女減輕負擔和後顧之憂,身體健好,做婆婆的給兒媳照看孩子也是既合情也合理。也可以藉此增進 或改善婆媳關係,使家庭更加和睦。俗話說,親孫命根。當奶奶的會把全部的愛傾注到孩子身.上,比對她生的孩子愛的更甚,久而久之會使孩子產生嬌氣和惰性。其實,做兒和媳婦的只要常和老人溝通,曉之以理,就不難解決。理解老人的辛勤付出,敬孝老人,共同健康教子,美滿一家就屬於你。



天馬154030281


我想說這姊妹多的家庭裡永遠不要把帶孩子的事拿給婆婆,特別是有心窄的小姑的家庭!不然小姑一直覺得老人欠她的嫂子也欠她的!還有就是畢竟奶奶孩子隔代親,不要奢想天天跟奶奶的孩子能培養出責任心,還有就是有的婆婆在孩子面前只會說媽媽的不是,總會不理想的教育孩子!再說奶奶文化沒有,也不可能把學校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進行輔導或者引導等等……


路在哪裡呢


還有大部分婆婆,一輩子就那樣了,你告訴她學習新的東西,她還振振有詞:我一輩子就這樣了,改不了,學不會。你讓她做菜這樣做,她說不會,我就只會這樣做。。。。。。你問她孩子這個怎麼處理?那個怎麼辦?她說我也就養一個孩子,都過去三十年了,早忘了,現在什麼也不知道!周圍很多老同事抱孫子養孩子,她和瞎子一樣。這樣的婆婆,你還是別坑害你的下一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