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沙特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孫雪涵


就說一點吧,沙特是個35年來連電影院都沒有的國家。所以,即使這個國家因為石油而富有,估計很多人也不想去,因為它太保守了。據說,要從2018年5月開始,沙特的普通人才可以進入電影院觀看電影。沙特禁止影院存在的起始時間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事,當時,推行保守政策的沙特政府宣佈禁止影院。理由是啥呢,就是佔上風的教派認為,從教義的解讀來看,音樂會和電影等享樂形式應被禁止。但好消息是,沙特近年來也呈現出開放的趨勢,過去嚴格的傳統約束被一再放寬。該國有計劃在今後的幾年中修建的350家左右的電影院,而且,這些影響將不實行男女隔離,而男女隔離的做法是沙特社會一直以來普遍遵守的政策。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原因一方面是沙特的經濟出現了困境,人們沒有過去那麼有錢了。但並不是不需要電影等娛樂。過去,在影院禁令實施期間,沙特人往往驅車數小時到鄰國看電影,這樣當然要花費更多的錢。另外,沙特也有改革派,王室裡有人在推動。據悉,美國娛樂業巨頭AMC娛樂公司已經獲得在沙特全境開設影院的許可。

沙特有225萬平方公里的國土,2017年的人口統計數字是3255萬。伊斯蘭教為國教。沙特是君主制王國,政黨活動是被禁止的,也沒有憲法,《古蘭經》和先知穆罕默德的聖訓是國家執法的依據。它的國王也被稱為是“兩個聖地(麥加和麥地那)的僕人”。現任國王兼首相的名字叫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2015年1月23日繼位,是沙特的第七任國王。


人稱黎叔


沙特很封閉,但卻別有一番魅力

誠如一些回答所言,沙特是一個極度封閉的國家。這裡天氣炎熱,沙漠化非常嚴重,導致風沙大,女性毫無地位可言,以致在最近沙特才允許女人開車上街。沙特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且教凌駕於政,宗教警察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我2014年第一次去沙特,工作的原因呆了三個月,生活確實很乏味,很枯燥。今天看了個段子說,某工科大學一男生去食堂吃飯,端著翻盤徑直坐到一位女生旁邊,開口的第一句話是,同學,我能跟你說說話嗎,我已經一個月沒跟女生聊天了!這就是我在沙特的寫照,每天出去看到的場景就是黑袍的只露一雙眼睛的女人,圖我就不放了,大家自行腦補吧。


是不是看起來很壓抑,很難受。但是我們得苦中作樂,不然生活多無趣。

我來跟大家說說在沙特尋找快樂的一些事情。

1、酒

沙特是典型的穆斯林國家,穆斯林是禁酒的,至少在我去沙特以前都是這麼認為的,但是當我去了沙特,接觸到了高層的一些人士,我才發現,法律和教義是約束平常人的。那些有錢有勢的能享受各種娛樂。2015年去沙特,去了一位老闆的家,他的家裡設了一個酒窖,洋酒啤酒,大開眼界的不是酒多,而是這是在沙特。

2、海

沙特首都是利雅得,很封閉,但是有一個靠近海的城市,吉達,相當於上海在中國的地位。一般中國企業都設辦事處在吉達,生活遠比利雅得要舒服。

我們去吉達跟同事一起燒烤,也很快樂。

3、水煙

水煙在阿拉伯地區很出名,當地叫shisha。普通居民沒酒喝,就會約上三兩好友,前去酒館來一頓水煙,喝點紅茶,吹吹牛逼,也很愜意。


水煙有多種水果口味可選,很柔和。但是對於不抽菸的我,也是很嗆。第一次抽,一口吸猛了,大腦整個感覺有點飄。

4、KUAST

KUAST,全名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坐落於吉達,被稱為阿拉伯的MIT。各位百度一下這個學校就知道有多牛了,感覺完全跟沙特不搭邊。可以看出沙特是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家。石油經濟的基礎上,已經逐漸在全方位大力發展了。


在沙特出差的時候,會跟同事一起去逛家樂福,買菜回家做火鍋。現在回想,也是很美好的回憶,其實每個國家,都會有自身的魅力所在,前提是要有發現美和苦中作樂的心態。

放一張出差時候跟白袍們溝通的情景。


我是派維大帝,熟悉中東國家,也希望跟更多的朋友交流分享。

走過路過,別忘了點贊哦,有任何的看法歡迎給我留言~~~


Perry帶你出國遊


曾經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工作過一年,對這個國家可以說是厭煩至極,尤其是對沙特人。說幾件在沙特經歷過的事吧。

沙特是一個十分封閉的國家,即使在如今科技如此發展的時代,沙特卻依舊十分落後。2016年,小編在沙特從事貿易工作,一個也門客戶貨款拖欠半年之久後失聯,我與同事三人開車前往也門客戶所在的公司討債,公司位於沙特北部某城市,距離首都利雅得有一千多公里,臨行前,我們拿了一萬五千里亞爾(摺合人民幣近三萬吧),用於住酒店,旅遊等等。到達目的地時,卻被路邊的檢查站扣留,原因是我們帶有鉅額不明資金。聽到這個原因時,實在是無語透頂,沙特警察將我們帶到警局後,質問“鉅額不明資金的來歷”,儘管沙特人常被人稱為“土豪”,但在他們眼中,三個人身上共有15000里亞爾,是鉅額資金。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告知對方是我們三個人一個月的工資,來這裡觀光旅遊。

沙特警察卻要我們提供公司證明的材料,這荒郊野地的哪裡去找材料呢,最後被以“無法提供鉅額不明資金來歷”為由,扣留了我們身上的所有現金。最後,通過朋友(約旦人)的幫助,才討回我們的“血汗錢”。

以上所說的不是個例,朋友所在的公司在沙特從事貿易工作,在沙特工作的外國人或者外國公司,都無法在沙特正常營業,必須有一個當地人擔保才行,被稱為“保人”,在我看來,沙特的保人制度是沙特過去奴隸制度的延續,保人擁有著公司所有的權利,朋友所在的公司與保人有了矛盾後,保人將公司關閉,倉庫上鎖,認為公司所有財產都屬於他,最終訴諸於法庭,但卻以失敗告終,名義上確實是屬於保人的。

也許沙特也有很多好人,但我遇到的卻大多數都讓人厭煩至極,或許是心態問題吧。


走進伊拉克


雖然我沒有去過沙特阿拉伯,但我一個親戚作為建築包工頭在中東地區生活了將近30年,其中在沙特阿拉伯待了7年。他回國的時候與我談論過沙特阿拉伯的具體社會情況,比書本上的介紹來的真實一些。

他對沙特阿拉伯的第一個映像就是那裡滿大街都是豪車。寶馬奔馳在中國算是身份的象徵,只要白領、老闆和村幹部才能開得起。在沙特阿拉伯,鑑別一個人是不是外國人,就看這個人開什麼車。如果這個人開的是寶馬奔馳,那麼十有八九,這個人就是外國人。而外國人就是在沙特當保姆清潔工的,也就是所謂的打工仔,做“下活”的。當地人一般都是勞斯萊斯,林肯,還有說不上來的各種各樣琳琅滿目的豪車。他工地上僱傭的保衛工人安全的軍人,是個巴基斯坦人,他就開寶馬。當然,寶馬在當地也不怎麼值錢,比中國出售的價格低很多。

他對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個映像就是沙特男人喜歡多找幾個老婆。沙特男人有錢,工作輕鬆或者乾脆不上班,空閒時間多了,就會“溫飽思淫慾”,多找幾個老婆享受齊人之福,不,沙特人之福。他的一個合作伙伴,是土生土長的沙特男子,有三個老婆,國家給他一個老婆配一套別墅,買傢俱都報銷。這些老婆,有的是當地人,也有歐洲嫁過來的,還有日本和中國過去的。女人嫁到沙特,在公開場合是要穿長袍面罩的,而且不能工作。不能工作就待在家裡,或者參加太太沙龍。中國女人嫁到沙特,把麻將傳播過去了,和幾個其他老婆之間湊一桌。物質條件是沒有話說,沙特人有錢,聘禮都是大鑽石。

他對沙特阿拉伯的第三個映像就是沙特也有很多“憤青”。沙特王室腐敗,沙特人民是很反感的。由於王室壟斷了石油資源,絕大多數的好處都是這些利益集團拿,普通沙特人就吃一點殘羹剩飯。自然,沙特民眾對王室是很痛恨的。在沙特的網絡上,就這樣公開的痛罵王室,也沒有看見某某被請喝茶。不過,罵歸罵,也沒有看見誰號召革命的。殘羹剩飯畢竟還能填飽肚子,起碼比巴勒斯坦窮哥們強多了。造反是要付出犧牲代價的,要是失敗了,就連殘羹剩飯都喝不上了。所以,在沙特這些當地人也就是發發牢騷而已。


懷疑探索者


簡介

沙特阿拉伯王國 (Saudi Arabia)

面積2250000平方千米。人口3170萬,主要為阿拉伯人,外籍人口約佔27%。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伊斯蘭教為國教,遜尼派約佔85%,什葉派約佔15%。首都利雅得。國慶日為9月23日。貨幣沙特里亞爾。1990年7月21日與中國建交。

簡史

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創始人默罕默德的一些繼承者建立了阿拉伯帝國。8世紀為鼎盛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11世紀開始衰落。16世紀為奧斯曼帝國所統治。19世紀英國入侵,分為漢志和內志兩部分。內志酋長曆經30年征戰,終於統一阿拉伯半島。1932年定國名為沙特阿拉伯王國。為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國。

自然



位於阿拉伯半島。南部與也門、阿曼接壤,東部與波斯灣、巴林、卡塔爾、阿聯酋相鄰,北部與約旦、伊拉克、科威特相連,西部毗鄰紅海。大部分屬高原,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傾斜。西部以阿拉伯高原為主,索達山海拔3207米,為全國最高峰;沿海為紅海低地;中部為內志高原;東部波斯灣沿海平原,地勢低平,散佈著許多鹽漬地和沼澤。沙漠約佔國土面積的一半。地面無常年流水的河流、湖泊。地勢低窪除,地下水湧出地面形成綠洲。西部高原屬地中海型氣候;其他地區屬亞熱帶沙漠氣。

經濟

石油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石油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天然氣年儲量居世界第四位,還有金、銅、鐵、錫、鋁、鋅等礦藏。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主要農產品有小麥、椰棗、玉米、稻穀、柑橘、葡萄、石榴等。糧食自給率為98%,小麥已實現自給自足並出口。畜牧業主要有綿羊、山羊、駱駝等。近年來,充分利用本國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積極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設備,大力發展鋼鐵、練鋁、水泥、海水淡化、電力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等非石油產業。實現自由貿易和低關稅政策。出口以石油和石油產品為主,約佔出口總額的90%,石化及部分工業產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漸增加。由於大量出口石油,沙對外貿易長期順差。公路交通是主要運輸方式,國際公路網連接約旦、也門、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巴林等國。有4個國際機場。輸油管網非常發達。

利雅得



首都,位於阿拉伯半島中部內志高原,附近是一片綠洲,有廣闊的椰棗林和清泉,利雅得因而得名(利雅得在阿拉伯文是 “花園” 之意)。1932年王國建立時正式成為首都。是全國政治、商業、文教和交通中心。隨石油資源開發而迅速發展,已建成現代化的新興城市。綠洲農業區出產椰棗、小麥和蔬菜。工業有煉油、石油化工、水泥、紡織等。是紅海和波斯灣之間的中轉站,農牧業產品集散地。為伊朗、伊拉克等地穆斯林去麥加、麥迪那朝覲的陸上交通站。

吉達



紅海沿岸主要港口,也是政府機關及各國使館駐地。

麥加



是伊斯蘭教聖城,也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麥地那



聖城,在漢志境內。有默罕默德的陵墓。


我是一個萌萌噠的天使


沙特阿拉伯王國(英語:Kingdom of Saudi Arabia,阿拉伯語:مملكة عربية سعودية),通稱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臺灣譯為沙烏地阿拉伯),簡稱沙特。沙特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也門、巴林、卡塔爾等國接壤。

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麥加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聖地。

英國ITV和美國公共廣播公司曾合作,在沙特當地民主人士的幫助下,他們讓調查記者帶著攝像機潛入沙特。 進入了這個可以說對外界拍攝管制最嚴格的國家… 拍下一部紀錄片,也許這部紀錄片可以讓你瞭解更真實的沙特。

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國家。

在那裡,他們的人民會被當眾斬首,

在那裡,質疑當權者的人或被當眾鞭刑,或被關進監獄,

在那裡,女人沒有基本的權利,受街道上的宗教警察管制,

在那裡,孩子們從小就被灌輸反外部宗教的信仰。

但是,這裡不是ISIS….這裡是沙特阿拉伯….


魯緩


沙特阿拉伯位於中東,是個極其封建的國家,這裡的生活枯燥而乏味,當地人還好,外國人生活在這裡簡直是一種煎熬。

女性不允許開車,另外,沒有公交車,女生出門只能打車。值得一提的是,沙特於6月24日正式開放女性的駕車權利。


天氣:夏季炎熱,長達半年之久,整年都有沙塵暴

自由:沒有言論自由,沒有宗教自由,你不能在公眾場合播放音樂(也沒有音樂學校),你不能與女孩見面(對陌生女孩說話被認為是騷擾),約會是非法的等等,基本上所有的玩樂都是不允許的。

壓迫女性:我只想提到兩個,因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 第一,不論年齡大小,所有女性都必須有男性監護人,他們需要監護人的批准才能做任何事情:上大學或找工作,出國旅遊等等 第二:除非你是一個開放的家庭,否則他們不得不掩蓋他們所有的身體,包括臉部。


沒有娛樂,無聊透頂。

性別隔離,學校,工作場所,甚至家庭聚會。,男女都必須分開,不能同處一室。

沒有效率:沙特人辦事特別能拖延,簡單的事能拖延一週甚至更多時間,商店在禮拜時間(從十五分鐘到四十五分鐘)時關閉。


大揭秘


【自然地理】

位於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也門等國接壤。海岸線長2437公里。地勢西高東低。西部高原屬地中海式氣候,其他地區屬亞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乾燥,最高氣溫可達50℃以上;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不超過200毫米。全境大部為高原。西部紅海沿岸為狹長平原,以東為賽拉特山。山地以東地勢逐漸下降,直至東部平原。沙漠廣佈,其北部有大內夫得沙漠,南部有魯卜哈利沙漠。有金、銀、銅、鐵、鋁土、磷等礦藏。東部波斯灣沿岸陸上與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氣藏量極豐。魯卜哈利沙漠東部的布賴米綠洲為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三國爭議地區。全境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西北部高原屬地中海式氣候,年降水量大都在200毫米以下。

【簡史】

公元七世紀,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一些繼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國,八世紀為鼎盛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中國史書稱為“大食”。十一世紀開始衰落,十六世紀為奧斯曼帝國所統治。十九世紀英國侵入,當時分漢志和內志兩部分。1924年內志酋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兼併漢志,次年自稱為國王。經過30年征戰,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終於統一了阿拉伯半島,於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國,這一天被定為沙特國慶日。

【政治】

沙特是君主制王國,禁止政黨活動。無憲法,《古蘭經》和穆罕默德的聖訓是國家執法的依據。國王亦稱“真主的僕人”。國王行使最高行政權和司法權,有權任命、解散或改組內閣,有權立、廢王儲,解散協商會議,有權批准和否決內閣會議決議及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協議。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國王頒佈治國基本法,規定沙特阿拉伯王國由其締造者阿卜杜勒-阿齊茲·拉赫曼·費薩爾·沙特國王的子孫中的優秀者出任國王。2006年上半年,沙政局總體平穩,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安全形勢續有好轉。

【議會】

沙特協商會議於1993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是國家政治諮詢機構,下設12個專門委員會。協商會議由主席和150名委員組成,由國王任命,任期4年,可連任。2002年2月,法赫德國王任命薩利赫·阿卜杜拉·哈米德(Saleh Abdullah Homaid)為協商會議主席,2005年4月連任。

【政府】

本屆政府於2003年5月組成,現由29名成員組成,主要成員是:國王兼首相、國民衛隊司令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Abdullah Bin Abdul-Aziz and Ben la Den),王儲兼副首相、國防航空大臣、軍隊總監蘇爾坦·本·阿卜杜勒-阿齊茲(Sultan Bin Abdul-Aziz),內政大臣納伊夫·本·阿卜杜勒-阿齊茲(Naif Bin Abdul-Aziz),外交大臣沙特·本·費薩爾·本·阿卜杜勒-阿齊茲(Saud Bin Faisal Bin Abdul-Aziz),石油、礦產大臣阿里·易卜拉欣·納伊米(Ali Ibrahim Naimi),財政大臣易卜拉欣·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薩夫(Ibrahim Bin Abdul-Aziz Asaf)。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13個地區:利雅得地區、麥加地區、麥地那地區、東部地區、卡西姆地區、哈伊勒地區、阿西爾地區、巴哈地區、塔布克地區、北部邊疆地區、季贊地區、納季蘭地區、朱夫地區。地區下設一級縣和二級縣,縣下設一級鄉和二級鄉。

【司法機構】

以《古蘭經》和《聖訓》為執法依據。設有高等法庭和普通法庭。高等法庭設在麥加、吉達和麥地那。特別上訴法庭設在利雅得和麥加。另有普通法庭處理一般案件和貝都因部落事務,該類法庭由宗教法裁判官主持。司法機構隸屬司法部。

  

【經濟】

石油工業是沙特經濟的主要支柱,為世界最大石油輸出國。近年來,沙受益於國際油價攀升,石油出口收入豐厚,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政府大力建設和改造國內基礎和生產設施,繼續推進經濟結構多元化、勞動力沙特化和經濟私有化,努力擴大采礦和輕工業等非石油產業,鼓勵發展農業、漁業和畜牧業,積極吸引外資,保護民族經濟。2005年12月,沙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約一半人口從事遊牧,放養駱駝、綿羊、山羊、馬。四分之一人口從事農業,耕地不到全國面積的百分之一,散佈在各綠洲中。農產品有椰棗、小麥、大麥、蔬菜、水果。工業有石油提煉、石油化工、鋼鐵、紡織、水泥等部門。國家政治、經濟重心為利雅得與哈薩區。漢志為第二重心,有行政中心吉達與伊斯蘭教聖地麥加、麥地那,近年正加速建設紅海沿岸的石油化工業。兩個重心區之間有公路以及長距離油管、液化氣管相通。出口主要為石油及其製品,佔出口額的90%,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國,還出口有椰棗、畜產品;輸入主要為糧食、糖、茶和紡織品等。從達蘭至黎巴嫩的賽達,築有中東最長的輸油管(長1,770公里),近年又修築了從東岸石油區到西岸的油管與液化氣管道。沙赫普爾港“霍梅尼港”的舊稱。


NKmilitaryStudies


沙特阿拉伯王國: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也門等國接壤。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麥加是伊斯蘭教創建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聖地。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麥加是伊斯蘭教創建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聖地。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麥進口國,年均進口約600萬噸。水果自給率達到60%。畜牧業主要有綿羊、山羊、駱駝等。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椰棗、柑橘、葡萄、石榴等。沙特的穀物自給率比較低,只有20%多,依靠大量進口才能滿足需求。

沙特阿拉伯的金融體系完善發達。沙特的旅遊業也比較發達。沙特政府鼓勵私有經濟的發展,以減少國家經濟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同時為快速增長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沙特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勞工。經濟發展以工業為重點,石油和石化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主要的經濟來源。


風箏有線嗎


關於沙特,一直有很多神秘的傳說,說他們土豪無數,顏值很高,遍地流油……這給沙特增添了一個神秘的面紗,讓人感到好奇,神往。

沙特,這個國家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之一。

對這個國家的國民來說,他們教育免費,醫療免費,喪葬免費,貸款不用利息,所得不用繳稅,這些讓他們感到很高興。沙特的聖地麥加,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的聖地。在沙特阿拉伯,幾乎每天都有信徒朝聖,每天都有石油輸出,每天都有王子誕生。

在這個國家裡,沙特著名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被稱為阿拉伯的麻省理工。這所大學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奢華的大學”,因為太過豪華,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每年,世界各地,都會有人前來參觀,讓人都很喜歡,很驚訝。

沙特的石油開採成本特別低,每桶大約只有 8.98 美元,但是不管國際油價怎麼跌,這個國家都能掙錢,而它的缺點是 87% 的經濟收入來源依賴石油,經濟結構超級單一,食物和生活用品大量依賴進口,其它產業幾乎沒有。


在這個國家,女性一直受歧視。女性必須黑袍加身,黑紗裹頭,只露一雙眼睛,還需要成年男性家屬陪同才能上街。生活中,女性仍然需要一名男性親屬的允許才能上大學、結婚、工作或出國旅行。

總之,這個國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可能是國家歷代的傳統。每一個國家都會自己的傳統,這才彰顯著國家的與眾不同和特別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