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范冰冰踩雷三三集團 明星代言理財平臺是否需擔責?

前兩天,深陷偷漏稅風波的范冰冰代言企業因集資詐騙被公安機關查封。

金評媒(ID:JPMMedia)瞭解到,目前明星代言理財平臺的現象不在少數。而一旦理財平臺出現兌付問題,投資者往往會連帶控訴代言明星。

那麼,理財平臺出現問題,明星代言人是否需要擔責?

禍不單行范冰冰代言企業被查封

近期央視前名嘴崔永元的爆料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影星范冰冰6000萬“陰陽合同”與偷逃稅款一事不斷髮酵,引發了群眾的廣泛關注,也引起了股市的一番震盪。

禍不單行,同樣是在最近,范冰冰代言的“玉茶坊”關聯企業三三寶利來因涉嫌集資詐騙被公安機關查封。

范冰冰踩雷三三集團 明星代言理財平臺是否需擔責?

公開資料顯示,三三寶利來的運營主體是杭州三三易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為王文俊。同時,王文俊控股企業共18家,涉及玉茶坊、康滿堂、易通商城等平臺,其中玉茶坊為范冰冰代言產品。

范冰冰踩雷三三集團 明星代言理財平臺是否需擔責?

而除了“玉茶坊”,范冰冰還代言過另外一家理財平臺——紫馬財行,目前該平臺運行正常。在范冰冰涉嫌偷漏稅事件發生後,紫馬財行迅速發佈聲明,稱與范冰冰的合同已經過期。

金評媒(ID:JPMMedia)注意到,不僅是范冰冰,近年來為理財平臺代言、站臺或者擔任合夥人的各路明星著實不少。

明星代言理財平臺“暴雷”的比比皆是

近兩年來,選擇明星代言或者站臺的理財平臺不在少數,明星站臺為企業提升了知名度,明星獲得了代言費,雙方皆大歡喜。

但是,金評媒(ID:JPMMedia)發現,這些明星代言的理財平臺“暴雷”的同樣比比皆是,而一旦“暴雷”,明星們很難完全置身事外。

2016年4月份,網貸平臺東虹橋金融出現兌付危機,隨後進行清盤。

在東虹橋金融的以往宣傳當中,黃曉明一直被冠以“合夥人”的身份,並多次出現在東虹橋的宣傳當中。

范冰冰踩雷三三集團 明星代言理財平臺是否需擔責?

范冰冰踩雷三三集團 明星代言理財平臺是否需擔責?

因此,東虹橋出現兌付困難之後,不少投資人跑到黃曉明微博下訴苦,黃曉明的微博已經成為了討債的集合地。

范冰冰踩雷三三集團 明星代言理財平臺是否需擔責?

事件經過發酵之後不斷擴大,黃曉明工作室急忙公關發聲明,宣稱當時黃曉明僅為東虹橋金融拍攝了宣傳片,與東虹橋金融無任何投資或合夥關係。該事件才得以平息。

2016年2月17日,陝西鑫琦資產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被爆出大額資金兌付危機,該公司主要業務是以房地產抵押融資吸收公眾資金。

鑫琦資產官網顯示,以《還珠格格》走紅的“皇阿瑪”張鐵林為其形象大使,公司對外宣傳上也是用了“皇上駕到,一言九鼎”的宣傳語。同時,鑫琦資產的廣告也曾登上央視2套和上海數字電視。

因此,當鑫琦資產平臺出現兌付問題時,就有投資人在現場叫喊要張鐵林承擔責任。

范冰冰踩雷三三集團 明星代言理財平臺是否需擔責?

2016年4月份,上海一家百億級別的理財平臺中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因涉嫌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有媒體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晉合夥人的投資總額已突破340億元,涉及總人次超過13萬。

而作為中晉的代言人,“九球天后”潘曉婷也成為了追訴無門的投資者們追討的對象。

范冰冰踩雷三三集團 明星代言理財平臺是否需擔責?

在前期各種維權無果後,有中晉投資者手舉“中晉事件、百姓維權……”的標語,齊聚在潘曉婷的檯球館前要求賠償資金。

平臺暴雷代言明星是否需要擔責?

明星與理財平臺的代言合作,本來是正常的商業關係,各得其所。但一旦這些明星代言的平臺跑路或者被查封、倒閉,明星也往往被牽連在內,成為投資者討伐的對象。

特別是在金融領域,部分理財平臺非法集資數額往往高達數百億,涉及幾十萬人,社會影響巨大。而明星參與其中,增加了平臺的宣傳與曝光,客觀上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增信作用。

那麼,如果理財平臺出現問題,代言人是否應該承擔相應責任呢?

金評媒(ID:JPMMedia)瞭解到,2015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廣告法》明確禁止在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和保健食品廣告中利用代言人做推薦、證明,但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等方面的虛假宣傳尚未做出特別明確的說明。

但同時,也有部分地方的金融行業組織對該問題提出了軟性約束。今年3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就組織了行業性自律組織會員單位簽署《廣東省金融業務廣告宣傳行為自律公約》。這些“行業性自律組織”主要包括廣東省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聯合會、廣東省小額貸款公司協會、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及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

該廣告宣傳自律公約要求,各企業、機構對於明星、名人代言,應當注意措辭和表述,不得利用明星、名人效應誤導金融消費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新《廣告法》沒有明確限制明星代言金融、理財產品,但加強了對廣告代言人的追責,其中提到,明星接廣告代言需要使用過該種產品或服務,否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

因此,也有部分法律界人士認為,如果明星沒有使用過理財平臺的產品或是服務就為其進行代言,就涉嫌違反《廣告法》規定,需承擔相應責任。

不過,國內目前尚無明星因為虛假廣告代言而被真正追責並承擔實質性的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