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囊中羞澀,錢借還是不借?這是一道送命題!

借錢這件事,在中國的危害力極大,輕則相忘於江湖,重則親人變仇人。借了錢吧,就奔波在慢慢討債路上;不借吧,又要被罵小氣沒良心。借錢講究的是互幫互助,怎麼變得如此麻煩了呢?

借錢這事兒,我們還得學學古人。

1 | 委婉的寫封信

古人借錢,可不像現在的人這麼趾高氣揚,那是客氣含蓄得很,甚至都不說錢財,都是先繞一繞,寫封信!

囊中羞涩,钱借还是不借?这是一道送命题!

最好不要開門見山說借錢,先聊聊天氣,扯扯過往,鋪墊得差不多了,再旁敲側擊說說借錢的事兒。

囊中羞涩,钱借还是不借?这是一道送命题!

這首借錢的古詩,讀下來,不得不佩服古人借錢的套路。

囊中羞涩,钱借还是不借?这是一道送命题!

不管什麼套路,你跟朋友開口總是拉不下臉的,從古至今都是如此。而且古代沒有現代的通訊便捷,假如你就等著錢救急,等了半個多月,朋友回你一句,我也沒錢,借款人卒......

囊中羞涩,钱借还是不借?这是一道送命题!

2 | 借錢機構的產生

借錢的機構和方式,從古至今都在不停地發展著。

南北朝出現了當鋪,缺錢的古人可以拿物品抵押換錢,等有錢了再把物品贖回來。可是也有不好地方,萬一臨時急用錢低價當掉了值錢的寶物後,被人買走,又或者當鋪不開了,那可以說是相當傷心了。

囊中羞涩,钱借还是不借?这是一道送命题!

明朝末年,錢莊開始出現,這時候缺錢就可以去錢莊借點錢啦!不過錢莊的門檻也是很高的,只給有錢人借,一般小良民還真借不到。

囊中羞涩,钱借还是不借?这是一道送命题!

3 | 遇到老賴怎麼辦?法辦!

在古代有著非常嚴苛的刑罰, 借錢不還,笞刑與杖刑侍候。

囊中羞涩,钱借还是不借?这是一道送命题!

第一步:脫褲子打!

唐朝雜律就有規定,欠債過期不還的,如果告到官府,官府可不是讓你馬上還錢了事,而是馬上把人帶到官衙脫掉犯人的衣服和褲子打板子。欠債金額最低要有一匹布的價值那麼多,大概1000元左右。

囊中羞涩,钱借还是不借?这是一道送命题!

打完以後,受理此案的官員就會接著問你官:“知道為啥打你嗎?”當犯人明白之後,才會勒令欠債人還錢,發給他一張傳票,票上寫明100天內還錢。

如果100天后還沒錢還,怎麼辦?

第二步:關!

唐朝律法規定:一百天內不還錢就會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一直不還錢就一直關著。

囊中羞涩,钱借还是不借?这是一道送命题!

打了關了還不還,怎麼辦?

第三步:賣身為奴

宋朝為了借債人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護。

在《刑統》中規定:家裡所有的錢財還不夠償還債務的,就會將欠債人家中所有的男丁強行送去服勞役來抵債,直到債務償還完為止。

囊中羞涩,钱借还是不借?这是一道送命题!

第四步:保人代還

此外,唐代還實行了“保人制度”,一旦出現債務人逃脫的情況,保人就要代替償還債務,也算上了“雙保險”。

4 |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古代嚴酷的刑罰,完善的處置措施,還有古人把名譽看的更勝於生命的態度,都使得古代欠債不還的事情很少發生。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現在是一個信用社會,借了人家的錢就得還。另外,如果你覺得借錢人信用不好,也不用怕尷尬,該拒絕就拒絕,不然只能自認啞巴虧了!

囊中羞涩,钱借还是不借?这是一道送命题!

|掃一掃 支持觀復嘟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