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三類低保每月多少錢?

簡單就好212792605


農村低保,分三個檔次進行發放,A檔,每月每人發放245元,B 檔 每月每人發放205元,C檔,每月每人發放165元。



A檔,主要是那些生活很困難,沒有勞動能力的孤兒寡婦家庭;



B檔,主要是生活困難,但家裡也有少量的勞動力,由一人養活多人的情況,比如家裡5口人,只有一個勞動力,由這個勞動力養活4個人,家庭生活負擔重;

C檔,家庭生活突然陷入困境,有大額支出,比如有人生大病,有人上大學等等。



好了,以上是筆者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看法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


有點意思的事兒


筆者生長在農村,工作在基層,最近,正在進行2018新一輪的農村低保提標工作,下面,筆者就結合工作實際,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農村低保分類。

不同的地區,農村分類檔次不一樣,就筆者所在地區而言,共分為一、二、三、四共四個檔次。

一類:即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

二類: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

三類:家庭有2個以上殘疾,不能從事重體力生產勞動;子女因病因殘無贍養能力、單獨生活且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家庭勞動力缺乏,基本生活困難的二女戶或獨生子女戶;生活困難的單親家庭。

四類:家庭成員輕度殘疾影響基本生活的;有2個以上未成年人或體弱多病的老年人的;主要勞動力正在服刑、勞教,家庭留守人員僅為60歲以上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

脫離家庭、在宗教場所居住三年以上的;其他難以維持基本生活的困難家庭。

低保發放標準。

一類:292元每人每月;二類:275元每人每月;三類:84元每人每月;四類:58元每人每月。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更多涉農政策解讀、更多農村現象詮釋,請關注“農策分析”。


農策分析


農村三類低保,我們一般指的是分類救助的三種。

它們的具體標準,各地由於年代不一樣,地區不一樣,標準也不一樣。

第一類應該叫做重點救助對象,一般是指,家裡邊主要勞動力傷亡殘疾沒有勞動能力,或者說法定的贍養、撫養人沒有照顧的能力,又較特別困難家庭。

這類低保家庭,一般是按照最高標準進行低保救助。

第二類家庭,叫做長期救助對象。一般是指,家裡的勞動力傷殘或者重病,其他成員的勞動能力也較差,生活狀況短時間內不會有較大改善,是需要長期保障的家庭,單親家庭困難也是這樣。

這類家庭情況略好一些,保障的標準適中。

第三類是一般救助對象,主要是指有勞動能力,但是突發困難,需要臨時幫助其渡過難關的家庭。

三類家庭的標準並不統一,尤其是臨時救助對象。多數地方還是按照低保線與收入差進行補貼的。而且低保線也會根據特別情況,特殊人群進行特別調整,比如說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等等。

2018年北京的標準是一千元每月每人,上海市未成年人的救助標準是低保線上浮30%,達到了1400元每月每人。

青島市的一般標準是城鎮660元,農村490元。

一般來說,我們的低保線和救助標準,每年都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不斷提升的。希望相關的待遇越來越好,尤其是地方的扶持政策,能夠幫助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家庭順利脫貧,這是最好的。


暖心人社



坎坷人生138094290


農村三類低保每月多少錢?按過去分三類低保,低保戶,特困戶,和貧困戶三類,在這幾年大力扶貧,扶持下,基本已經脫貧,以經不存在低保分類,進入精準扶貧的規道,在2020年前,全部達到小康生活水平。



為了使貧困戶徹底受益,達到專款專用,實行一對一的幫口。徹底改變貧窮面貌,實行幫教帶一體化脫貧,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道,共同實現小康生話。

精準扶貧,對口對人對戶,共同脫貧,扶貧對象精準,項目按排精準,資金按排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幫扶到位精準。也就是說脫貧資金專款專用,一對一幫扶,提供致富項目專一,大病救治專一,不但是錢的救助,更大的是精神上的救助,和物質上的救助,謝謝!



農民萬歲


具體不是很清楚,但是看到悟空的這個問題就很揪心。農村的還是三類低保,就但從農村低保和城市的退休金相比就是一個吃肉一個喝泡麵的湯,三類的更少了,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看到的太多了,有的子女自顧不暇,農村的老人看一眼都哭得可憐,哎........


實惠兒人


低保應該老人領,其他人都不該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