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廣武漢墓群,這座龐大的漢代墓葬群中留下了太多的祕密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首讀來朗朗上口的《出塞》中所指的陰山就是指當今的山陰縣。詩中所寫的歷史上憤慨殺敵、戰馬廝吼、號角常響的場景如今已在時代更替中越來越沒了痕跡,但這兒卻留存著從漢朝時期數百年間遺留下來的龐大漢墓群。

廣武漢墓群,這座龐大的漢代墓葬群中留下了太多的秘密

山陰縣自古就是漢朝與匈奴的征戰之地,沙場征戰多,則屍骨也多。廣武漢墓群東起山陰縣的新舊廣武村、張莊,西至朔城區的里仁村、白莊村、沙窊村,東西綿延4公里。尤其是新舊廣武村北1公里處冢丘密集,保存較完整的有250餘座。這些墓冢封土一般高2—10米,少數封土超過了10米高。在這些墓冢中,多數小型墓冢因為時間太久,遭受洪水沖塌等事故,如今已破壞嚴重。

廣武漢墓群,這座龐大的漢代墓葬群中留下了太多的秘密

雖然墓群原貌很難完整再現,但走進這墓群中間,會感覺被震撼。面對這一座一座沒名字甚至被毀壞的毫無形狀的墓冢,正是這些人,能在一次一次征戰中,頂替著前一個倒下的人,再被後一個站起來的人頂替,這一個一個沙場英雄,守護了漢朝的邊境穩定與國泰民安。

廣武漢墓群,這座龐大的漢代墓葬群中留下了太多的秘密

如今廣武漢墓群已經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已經加強了對漢墓群的保護力度。墓群中間的墓地由於地勢原因被雨水沖刷,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個水溝,墓群整齊的分佈在水溝兩側。當年曾為家國征戰沙場,如今安守著這一方土地。

廣武漢墓群雖從漢朝時就存在,但一直到1950年時這個漢墓群才被發現並以廣武命名。

廣武漢墓群,這座龐大的漢代墓葬群中留下了太多的秘密

漢墓群的發現也是一個偶然。舊廣武村的王老漢在這兒生活了70多年,每年春耕秋收,過著最普通的生活。唯一和普通農家不同的是,王老漢那塊地被一片龐大的封土堆層層包圍。直到有一天,王老漢在地裡的時候,地面突然塌陷,出現了一個直徑約30釐米的洞。王老漢下去走了一截,複雜的地下結構和越來越稀薄的氧氣使他心裡發毛,就上來了,之後通知了地方有關部門,經過歷史專家與研究人員的研究,才確定這是漢墓群,並命名其為廣武漢墓群。

廣武漢墓群,這座龐大的漢代墓葬群中留下了太多的秘密

在對漢墓群的研究中,如今也有不少新的發現。歷史學家發現古時的廣武地帶並不是一個戰爭經常發生的地區,而漢人又有聚族而葬,死還故里的習俗,那麼這麼多墓冢的存在就顯得有些神秘。這些疑問雖然一直存在,但時間已過2000餘年,很多疑問並不能得到解答。後來在廣武十三座漢墓的修建工作中,考古人員出土了十幾具屍骨和眾多隨葬品,之後分析他們既不是將帥墓,也不是士兵墓,而是當地富貴百姓的墓葬,所以,廣武漢墓堆裡葬的到底是傳說中的沙場將士還是如十三座漢墓中一樣都是百姓,如今依然是一個難解之謎。

廣武漢墓群如今並沒有被國家規劃為一個完整的旅遊景區,但每年去這兒的人依然很多。那些茫茫草地上一個一個聳立起來的小土堆,成為了歷史留到現在的一個巨大秘密,不斷的吸引著人來探索,來解密。

門票信息:暫無。

出行路線:自駕車遊客從太原、忻州出發,可沿二廣高速向北行駛,之後從廣武城出口下高速到達景區;從大同、朔州方向出發,可沿二廣高速向南行駛之後從廣武城出口下高速到達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