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大專學歷,月薪萬元,隱形富豪男護士瞭解一下

大專學歷,月薪萬元,隱形富豪男護士瞭解一下

聯繫上小和時,他正熱火朝天地打著《王者榮耀》。這個94年出生小夥子和所有的90後一樣,沒能躲過大熱手遊的魅力。事實上,這是他結束一夜值班後難得的休息日,護士是他的職業,也就是世俗所稱的“男護士”。

眾所周知,我國醫務以及護理人員常年存在較大缺口。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註冊護士總數超過380萬人,仍存在百萬護士缺口。一個重要的數字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護士佔總人口的比重約為5‰,而我國只有1‰左右,僅為國際水平的五分之一。男護士更是“珍稀動物”,截至2016年底,我國男護士數量尚不足3萬名。

人才供給嚴重失衡,直接提高了護士尤其是男護士的市場待遇。有媒體報道稱,護理專業的男生就業率將近100%,有醫院甚至打出“有多少要多少”的口號招攬人才。

“除了頂尖醫院,一般都能進”小和畢業於廣東肇慶一所大專院校的護理專業,現在在廣州一所三甲醫院急診科工作。來自東莞的他有著小鎮青年的淳樸和隨和,他對《21CBR》表示,除了一些全國知名以及本土頂尖的醫院之外,“其他的一般都能進”。

加上畢業前的一年實習時間,今年已經是小和在醫院的第三個年頭,“(工作)之前我都沒來過廣州,想來看一下”。小和表示,廣州相比於家鄉,更有助於開闊視野,自知學歷不高的他對這份工作感到滿意。

除了開闊視野外,讓小和感到滿意的還包括薪酬。由於醫院薪酬與各科室績效掛鉤,而急診科是收入較高的科室,小和稅前月薪可達近萬元,高出廣州地區平均月薪水平,生活較為滋潤。

護士人員的緊俏加上男護士的稀缺,開拓了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為他們提供了比同等學歷求職者更餘裕的選擇空間。

護士的稀缺還體現在人才爭奪上。今年5月,深圳5家醫院的護理部提前預定了深圳大學護理學院2016年入學的160多名學生,儘管學生們還有兩年才畢業,但他們都確確實實找到了工作,不需為就業煩惱。

對於男護士稀缺這件事,小和早已有所瞭解,並將這當做選擇專業的重要參考,“大專嘛,這個專業好找工作”。如今,小和與大學班上另外兩名男同學都在從事護理工作,他表示,這個專業於他們而言意味著“只要願意,肯定都能找到工作”,只是可能醫院級別有所不同。

“我覺得自己打針挺厲害的”打針是護理專業學生的必備技能,然而,這項技能可能會由於性別原因遭到差別對待。

護士一職因長期由女性充當,女護士更為被普羅大眾所接受,加之外界對女性天然的“細心”“溫柔”的期待,會給男護士的工作帶來不便,也可能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破解的辦法,小和只有一句話:“要自信,不能畏畏縮縮”。自信的背後是技術能力的過硬,他略為驕傲地表示,“有的病人問怎麼你打針不疼?我也覺得自己打針挺厲害的”。他認為扎針技術與性別無關,並笑著向《21CBR》記者表示,“一般你很淡定的話,患者是不敢提出換護士的。”搞定患者,小和已經有他的一套。

不打算為之奮鬥終身由於數量少,男護士在醫院各科室同事眼中都是“寶貝”一般的存在,然而在工作上,男護士往往需要承擔更重的任務和更大的壓力。

“壓力很大的科室都會想要男的,一般的病房不要。”一般而言,相對輕鬆的住院部崗位,會全部安排給女護士,男護士所在的科室一般是急診科、ICU等工作緊張的科室,這對他們的技能和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科室中的女護士相繼懷孕,科室中的男護士被寄託了更高的工作期待,小和與另外六位男護士一同,承擔著科室中最重的護理任務。

性別帶來的優劣勢在不斷轉換,儘管男護士工作壓力更大,但他們展現的性別優勢,將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和晉升。如今,小和所在的急診科兩名護長均為男性,是同事眼中是一種年輕有為的存在。

小和並沒有打算就此奮鬥終身,隨著年歲的增長,人的體力會逐年下降而晉升緩慢,從初級責任護士到高級責任護士,通常需要十年的時間。“從來沒有見過幹了十幾年的男護士,根本都沒見過”,小和正打算工作七八年後轉型。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現代護理行業的需求,以及公眾包容度的逐漸提升,男護士的數量逐步增長,從業者對行業的信心也將有望得到增強。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對優質健康護理的需求急速增長,融資不斷的互聯網醫療行業也將給他們帶來更多的選擇。如去年年底醫通健康和醫聯分別宣佈完成近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和4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平安好醫生宣佈獲得了軟銀4億美元(約25.47億元人民幣)的Pre-IPO輪投資等。

醫療領域將有望迎來爆發,像小和這樣的稀缺人才,可能又將迎來另一陣發展東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