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0年7月 北京171中学操场 摄影/任曙林

这是一组温柔的摄影,以至不像摄影,而是悄然的凝视,凝成永逝的八十年代。那是中国都市处于前现代文化的最后一个十年,北京自五十年代以来的校园风格在那十年中,临近终结,此后,九十年代,尤其是新世纪,遍布北京校园的朴素设施、朴素装扮,大抵换代更新了:五六十年代的房舍、旧式的课桌椅、木质黑板,改革初期的成衣,平民孩子的穿戴,还有辫子、粗布鞋、国产的球鞋,甚至女生倚傍携手的姿影……莫不连同每幅照片中无所不在的八十年代的神态,逐渐地,永久性地消失了。

——陈丹青

初拍高考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0年高考,北京75中学考场

1979年夏天的一个早上,单位有个同事突然告诉我:今天高考,你不是喜欢照相吗,还不去。我当时的反应是激灵一下子,抄起相机就溜出了单位。单位离家很近,有一所中学在家附近,有考场,我赶到那里时,各色考生正在进入校门。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0年7月7日,北京东城雍和宫

几把课椅放在大门口,两三个老师坐那儿,考生来了,起身,看看准考证,又坐下来闲聊。考生三三两两,陆陆续续,骑车的,走着的,有说有笑。校门口聚集着一些老人和中年妇女,几个小孩追跑打闹,有点像新学年开始的样子。我把自行车放好,走进校园,甚至在楼道里转了转,做考场的教室门上贴着封条,从教室后门的瞭望孔里,看到了摆放整齐的课桌椅。多少年后,我还奇怪,为什么管得这么松?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3年7月,北京171中学校门口

桌椅单行摆放,老师用脸盆打来水,把它撩在间隔的地上,降降温吧。楼道里排着一溜课桌课椅,考生在进教室前把带来的书包依次放在上面,小纸片上面写了号码,一张给考生,有绳的一张拴在书包上。开考后,我发现教室前面的讲台上,有几个白瓷杯子,没把儿,杯口上方有一圈蓝道的那种,谁渴了,举手,老师会送水过去。

中午考生们多数不回家,学校的小卖部有汽水和面包。那天我没回单位吃饭,一瓶北冰洋汽水里插着一根蜡管,面包有两种,圆的便宜,吃起来发酸,我买了一个长方形的。我边吃边在校园里转悠,发现考生的年龄跨度较大,有不少所谓的社会青年。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0年7月8日,北京54中学考场

我后来又连续拍了两年高考,上述的现象就看不到了。不少考生喜欢在自行车棚里复习,阴凉通风。北京七月的中午,蝉声此起彼伏,柳条儿摆动却没有风声,早晨观阵的人们不见了踪影,默念背诵的窃窃声,断续地传到我的耳朵里。有几个人坐在楼道的尽头,屁股底下是带来的报纸,一个女生一脚踩着凉鞋,一脚光着蹬在暖气上,顾不上别的了。一个男青年双脚盘在课桌腿上,右手夹着半截烟,左手的上海表清晰可见,他的视线一直盯着课桌上的书本,书本的旁边有一块小毛巾。两个女生就蹲在一堵墙边,可能旁边有一棵树吧,书包放在腿上,一手支着下颚,一手捧着书本,她们的腿不麻吗?有几间教室留给了考生,桌椅散布,大家各据一方,有两个男生穿着跨栏背心,一位双脚踩在另一把椅子上,左手拿书,眼睛却看着别处,拍摄中我听见他说:“我要考上了,非他妈……”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4年9月 北京171中学教室

高考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0年7月7日,北京5中学考场

整个1980年代,好像只有1981年的高考日是雷阵雨,凉爽。

1980年7月的那三天,我争分夺秒,几乎没有了中午吃饭的时间,至多是在转场的过程中,来一份汽水面包。我跑了7所学校,考场就数不清了。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1年7月7日,北京东城区街道

教室外候场的总有一些老师,他们关心自己的学生,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是最后的时刻,是高潮也是落幕。那几天的清晨,我总看到各校的班主任或主课老师早早来到考场外,最后一次把所能讲的倾诉给他们的学生们。有的老师把一面红旗绑在自行车衣架上,怕有的学生找不到他;有的老师站在砖头堆上发表叮嘱;有的老师干脆跑到路的拐口,见到一个自己的学生就说上几句,真是一个也不能少!2010年夏天我路过一个考场,候场的人变了,现场的气氛变了,看着那些警车,我心中充满了悲哀。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5年7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作业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6年7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初一有一伙男生喜欢踢足球,还不时约外校的打比赛,下午一下课,这伙人便呼啸而去。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功课,老师的态度是,只要完成好作业,还是挺支持的。这支无名球队存在了很长时间,球员们几乎不戴眼镜,一个个小身板都挺结实。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和当地的学生发生摩擦,老师出面也不行,这伙球员整体出动居然平息了场面,他们并没有动手,但有一种气势,有事不怕,话又说在点上,对方安静了许多。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4年7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我曾经拍过一个作业《星期天》,男、女生各选三名,展现他们的家,进入他们生活的琐碎之处。因为对初中学生来讲,离开学校,家庭中的许许多多基本就算他们的全部了。居住情况千差万别,令我惊异,家长工作和价值观念构成了学生们的重要背景,学生们在家中有许多事情在做,甚或是秘密。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4年1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我选择的北京171中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普遍较好,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空间,就是说没有单独的房间,家里也会隔出若干平米归他们自己支配。电视机虽然开始进入家庭,但抢不走学生们的注意力,他们有许多课外读物和事情吸引他们,家长不用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写日记什么的习惯还相当存在,就算抽屉不上锁,家长几乎不去看。那时有些家庭还有老人同住,学生们普遍会为他们做些事情,挺自然的,父母都要上班,他们不干谁干。1980年代初,作业负担不算重,初二有个班的学生就自己办报纸,不定期。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4年1月2日,北京171中学教室

寂静的校园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1年7月7日,北京143中学操场

校园的地面,在我的印象中是不断变化的,1979年刚进学校时,感觉操场上还有土和零星小草,后来用一种三合土的东西代替,草就不见了,但还是有柔软的感觉。再后来用一种类似沥青柏油的东西,看上去平整光滑,踩在上面不打滑,很硬,我是不喜欢。那次换地面,还弄走了几棵树,这是我最愤愤不平的。这种地面在我1987年离开学校时还在使用,2007年,我又去了一次学校,天哪!满校园都是一种橡胶状的东西,踩在上面,软软的,但那不是土地,没有了丰厚地气的滋养,人会是什么样子?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5年11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白天也有安静的去处,那就是自行车棚了。到1980年代中期,学生骑车上学已成风尚,几乎一人一辆,颇为壮观。上课后,成片的自行车一辆挤靠着一辆,简直就没有下脚的地方,我真佩服他们是怎么取车回家的。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3年9月,北京东城区电子游戏馆

男生和女生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3年9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在学校摄影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少年长大了,男女在一起,怎会风平浪静呢。我上初中那会儿,男女生不怎么来往,学校居然号召打破男女界限,很有一段时间这成了学校的一件工作,到现在我也不清楚动机何在。“文革”前实行男女分校,不清楚上学是个什么感觉,“文化革命”破除了它,现在老师又动员男女生在一起做事情。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6年4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下雨了,男生用手挡在女生的头顶上,雨自然还是会落在女孩儿身上,可男孩儿依然一路就这样用手为那个女生遮着。那时已开始有所谓某男生与某女生好,但这个好,是名副其实的好,一起做作业,有事情互相帮助,到对方家里做客是个极限,多数不背着家长。放学回家的路上单独两人的情况不常见,好可以,抛弃哥们儿是不行的。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4年8月 北京171中学操场

五讲五美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4年8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记不清了是八几年了,学校开始号召五讲四美。其实开始是五讲五美,还有一条“仪表美”,这五美写在大标语上,横挂在学校门口,没多久标语还在,五美剩四美了。我问过校长,为什么取消“仪表美”,校长说上级领导怕学生讲究穿戴,影响学习。我明白了,说白了不就是女生穿的漂亮了,怕“搞对象”的多起来,这是什么逻辑呀!后来的推广校服,证实了这一点,怎么难看怎么做,不分男女,特别是女生的,宽松肥大,生怕什么魔鬼显露出来。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6年6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课外活动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3年5月,北京171中学美术教室

那几年,许多中学还是社会上最后一块净土,还可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1980年代初期,学校还可以组织不少课外活动,在寒暑假里,一定有不少兴趣小组在活动,而不是什么学习。补课有,那一定是期末考试不及格,老师花一小段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争取补考及格。而那些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恰恰给学生们自由接触创造了良好且真实的土壤。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6年4月,北京171中学小礼堂

帽子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5年7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一个高一的女生在一次集体春游时,总跟一个男生在一起,后来被学校团支部评为不合格团员。我认为太过分了,团支部书记我很熟,找到她,义正辞严了一番。她最后说找个机会给她摘掉这个帽子。这是我几年学校生涯,唯一的一次干涉了他们的内政。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6年7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真恋爱

有不少人说我专拍好看的女孩,还真不是这样。如果我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八十年代中学生》一定是另外的样子。那时的中学生好看,是因为他们脸上真有纯真烂漫,他们内心总还相信着什么,那时的恋爱是真恋爱啊。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6年7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更多影像记忆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集体合影,1983年6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0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0年12月30日,北京171中学教室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鼓乐队,1981年5月,河南平顶山市中学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1年6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1年10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3年9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3年11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3年11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下象棋,1984年1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做实验,1984年2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打乒乓球,1984年2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4年7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白球鞋,1984年9月,北京地坛体育场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4年9月,北京地坛体育场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发新书,1984年9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跳皮筋,1985年4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玩儿单杠,1985年4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骑自行车上下学,1985年8月,北京171中学校门口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擦玻璃,1985年9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班会,1988年12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80年代的高考 那个年代独有的高考记忆

1986年4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不管70后、80后、90后,还有00后……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本文来自南方周末,作者任曙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