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昌樂加速推進河長制落地生根

本報訊 (通訊員李傑)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昌樂縣將其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抓手和生態環境整治的首要任務,確定“一制二河三行動四提升五任務”的工作思路,堅持全流域治理,加強規範化管理,強力推進河湖生態恢復,取得明顯成效。

統籌治水,打造全流域生態治理新模式。構建起由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縣級總河長的縣、鎮、村三級河長制組織管理體系,共落實縣級河長15名、鎮級河長140名、河段長297名、河管員50名,並建立三級河長制體系彙總表、河流水系圖、河流排查報告書、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微信工作群。將白浪河流域綜合治理作為全流域生態治理的突破口,打造流域治理“白浪河模式”,在完成河道“八亂”清理的基礎上,以自然修復、沿線美化為主,對白浪河昌樂段進行綜合治理,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實現河道全流域治理,按照“一山兩河”規劃和《水資源保障規劃》,採取PPP模式,實施小丹河綜合治理,溎河水質提升綜合治理,溎河、紅河、汶河水質提升治理等工程。

源頭治理,持續提升河湖水質。紮實開展違法排汙集中整治,對縣內所有涉水排放企業徹底排查,加大對偷排偷放、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依法依規嚴懲重罰。今年以來,共開展集中行動12次,始終保持環保執法高壓態勢。同時,對河道沿線企業、小區,能納入市政管網的全部納入市政管網,暫不能納入的,明確整改期限和措施,確保汙水處理到位。加快推進雨汙管網分流改造,優先實施有關流域周邊路段雨汙分流改造和“一企一管”改造,最終實現雨汙徹底分流。高標準實施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丹河、溎河流域城西汙水處理廠一期和城北、城東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汙水排放標準全部達到地表Ⅴ類水質標準。強力推進畜禽養殖汙染整治,重新劃定禁養區面積78.3平方公里,關閉禁養區養殖場235家。

全民共治,多層次強化河湖規範化管理。廣泛凝聚治水合力。縣委、縣政府堅持定期召開總河長會議,研究部署河(湖)長制工作。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協分別組織對河長制工作進行視察調研,推進河(湖)長制工作開展。按照縣級河長一月一督查、鎮級河長一旬一檢查、村級河長一週一巡查的“三個一”機制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上下聯動、密切協作,及時排查、解決河湖管理工作有關問題。

截至目前,縣、鎮兩級河長現場巡河300餘人次,排查解決問題120餘個。創新河道監管模式。創新推行“警務助理兼任河管員”管理模式,構建“河長+河道警長+民間河長+河管員”的日常管護機制,多層次強化河湖一線監管力量。同時,探索使用無人機技術,實現巡河無縫隙覆蓋,有效防止“八亂”問題反彈。加強“文化河湖”建設。制定“文化河湖”實施方案,深入挖掘水文化、河流文化、源頭文化,聘請文化河(湖)長7名,收集整理汶河、白浪河等河湖故事傳說40餘篇,編纂完成文化河長刊物《昌樂河湖故事》。開展“文化河湖”系列活動,進一步擦亮昌樂水文化名片,提升河長制文化的影響力和群眾愛河護河的自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