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孩子無理取鬧!恨不得揍一頓?這份實操指南教你有愛更有辦法!

導言:很多父母在後臺給我們留言,稱家裡孩子一點小事就發脾氣摔東西,簡直心力交瘁,說好的要佛系育兒,結果一不小心還是沒控制住體內洪荒之力.......對於孩子,有愛更要有方法!



前幾天發表一篇關於如何和狗都嫌的2歲孩子相處,很多網友父母都恨不得來給我一個愛的擁抱,說簡直是感同身受!走心文章!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天性就是更關注自己的需要,甚至表現得很自私。2歲的孩子看世界都是從自我需求和慾望出發,他們是不明白其他人在相同情景下是什麼感受,俗稱沒有同理心,在他們的內心世界,覺得每個人的想法和感覺都是和他們一樣的。

面對“場所、位置、時間、空間、順序、所有權、約定、習慣”等秩序,有著一種近乎頑固的追求。他們會因為秩序的破壞而歇斯底里,但一旦秩序被恢復,他們又立馬安靜下來。

這就是你家孩子為什麼稍不滿意就大動肝火的原因。你以為孩子是在無理取鬧,卻不知這段經歷會對孩子產生一生的影響,所以家長朋友們千萬不可輕視。

孩子無理取鬧!恨不得揍一頓?這份實操指南教你有愛更有辦法!

今天我將針對如何與此時孩子相處作一個專題討論,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起來。

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家長不僅要了解孩子的生理生長需求,更要明確孩子心理發展需求,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基本規則,為孩子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科學應對,輕鬆幫助寶寶度過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

一、正確應對秩序敏感期。

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寶寶,只要要求是合理的都應積極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且滿足他們的願望。寶寶喜歡按電梯就讓他按吧;喜歡爸爸沖泡牛奶爸爸就辛苦一點吧;家庭成員餐桌上必須固定位置就坐就滿足他吧......只要不觸碰原則儘量滿足。

對於不合理的要求,媽媽們可以先“共情”,盡最大可能做到理解他們。比如寶寶堅持要撿掉地上餅乾吃,“寶寶,掉到地上的餅乾髒了不能吃了哦!”只會讓他們更加堅持要地上的那塊餅乾;反之,如果共情,“寶貝,餅乾掉地上了你很難過對不對?”,此時往往會得到孩子的正向反應,由哭鬧轉為平靜。

或者通過轉移注意力、尋找代替目標來平息孩子的負面情緒。

多給孩子選擇題而非問答題。當秩序敏感期發展到第二階段時,寶寶們開始把“不要”掛在嘴邊,父母可以在原則範圍內給寶寶選擇,這樣既能保證寶寶需求能得到滿足,也不會對寶寶形成過分放縱。

切記不要“以暴制暴”!

孩子無理取鬧!恨不得揍一頓?這份實操指南教你有愛更有辦法!

二、不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做個細心、耐心的老母親。

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僅對物品擺放及時間順序要求苛刻,連帶的還有強烈的物權感。當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或物品時,家長不要強迫更不要肆意貼上“小氣鬼”標籤。其實,可以讓孩子輪流玩或者交換的方式來緩解對物權的執著。

孩子在狂風暴雨而你卻不知所以然,孩子只是“糾正”一下你的犯規而你卻不給好臉色。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分門別類整理家庭物品,給孩子制定一套常規的生活秩序,當孩子“發飆”時,搞清楚孩子為什麼哭鬧,細心觀察和耐心傾聽,和孩子一起把他認為亂的東西調整過來。

三、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並帶他多見識別人的“秩序”。

當孩子發脾氣時,先幫他恢復秩序,待心情平復下來之後,可以告訴他們以後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如何正確表達,比如“我想要......”、“我不喜歡......”等。

帶他多出去見識見識,讓他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幫助他認識到別人的“秩序”和自己的“秩序”是不同的

孩子無理取鬧!恨不得揍一頓?這份實操指南教你有愛更有辦法!

最後,家長朋友們可以藉助“秩序敏感期”的力量培養寶寶的好習慣。抓住時機改掉他們的一些壞習慣,比如隨手扔垃圾、玩具隨地亂放不收拾......通過高質量的示範,給予孩子正確秩序的認知。

良好的秩序感既是孩子生命的需要,也是安全感的需要,做家長的我們千萬不可小視。正是他們對秩序的追求,才使得孩子理解世界瞭解規則。

放下成人的權威,調整我們的心態與步伐,伴著孩子的節奏,融入他們的世界,相信孩子會成長得更好更快樂,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和諧!


作者簡介:一個可愛女孩的媽媽,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品讀“親子溝通如何說”頭條號,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一起探討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