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做標準也做供應鏈,京東生鮮謀全局更重一域|生鮮 · 破局系列選題之八

近兩年,生鮮電商兇猛,據艾瑞諮詢發佈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同比增長59.7%,預計在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

這樣一個巨大的生鮮市場,從產地到流通再到渠道銷售,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痛點。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會長魯芳校說,在果品行業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做果品電商,做生鮮電商,開始很容易,但是做大了就很難,因為一般的企業沒有強大的供應鏈能力。”

阿里在生鮮領域全產業鏈佈局,京東也站在第一梯隊佈局生鮮產業鏈。今年一月,京東生鮮自獨立成為一級事業部,先後在全國超300個城市實現生鮮冷鏈自營配送。京東大數據顯示,與2016年相比,2017年京東生鮮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30%,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40%。

做标准也做供应链,京东生鲜谋全局更重一域|生鲜 · 破局系列选题之八

在巨頭紛紛搶佔生鮮市場的時候,京東也開始加速在生鮮上的佈局。京東高級副總裁、大快消事業群總裁王笑松曾在“京東生鮮2018戰略發佈大會”上說道:“生鮮是京東鐵了心要做好的事業,哪怕是龍潭虎穴也要去闖。”

在過去兩年多,京東在生鮮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看未來,京東還要推動生鮮上游的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通過集中採購的方式去推動整個行業上游的發展。本文,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將從京東生鮮的整條產業鏈入手,挖掘京東生鮮如何協同各個環節,來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我的生鮮方法論

京東生鮮不僅是連接生鮮產品和消費者的平臺,還在上游生產端、渠道流通端、消費零售端全面佈局,加強生鮮供應鏈整合服務能力,京東在供應鏈上的升級,可以理解成兩個不同的階段——供應鏈環節優化和把供應鏈變短,即通過優化供應鏈把供應鏈變短。

京東生鮮不僅是一個流通平臺,京東生鮮事業部總裁葉威認為,生鮮電商的發展關鍵在於以提升供應鏈效率等方式提高消費意識和用戶體驗,全方位浸入式滿足消費者需求。京東生鮮京東生鮮還涉及到了原產地直採、自建物流設施,打造冷鏈體系、推動生鮮標準化,以及戰略投資生鮮社區便利店錢大媽,配合京東旗下生鮮食品超市7FRESH(以下簡稱7FRESH),來滿足消費者的全場景需求。

據京東物流規劃與發展負責人傅兵透露:“原來京東建倉更多的是圍繞消費者建倉,滿足快速送達需求。近幾年,京東開始在產地端建立基礎設施,一方面能夠做好商品的預冷、加工包裝處理,另一方面,還降低了整個產業鏈的損耗,保證商品的品質。

京東物流聯合生鮮事業部,推出了京東一小時達服務,尤其是對於高品質的冷鏈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非常大。截止到目前,京東在全國已經建立了18個生鮮冷庫,覆蓋了生冷、冷凍、冷藏,並且實現了從零下30度一直到零上30度的覆蓋,滿足不同的冷鏈運輸需求。

做标准也做供应链,京东生鲜谋全局更重一域|生鲜 · 破局系列选题之八

為保證生鮮不因長距離物流運輸而影響品質,京東生鮮建立生鮮電商冷鏈宅配平臺,要做到全國300多個城市支持京東自營生鮮配送。其中,超過220個城市已實現了當日達和次日達。

傅兵還透露,京東生鮮前置倉今年開始上線,當前京東生鮮前置倉可以實現一小時內送達,生鮮前置倉將在2年內覆蓋全國一線城市,屆時,還有流動的前置倉小車率先走進北京的社區和商圈,滿足用戶對於生鮮產品的消費需求。

據葉威介紹,京東生鮮的前置倉面積在80-200平米,SKU數量在300~600之間,通過京東生鮮大數據選品,滿足不同區域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實現三公里範圍內的一小時送達服務。

為了保證,京東生鮮不斷在優化冷鏈物流體系,與國際上最先進的冷鏈物流企業,共同定製生鮮冷鏈的標準,希望能推進中國冷鏈生鮮標準的進程。

除了打造冷鏈標準,京東生鮮還定製了一系列的生鮮標準,希望能夠規範生鮮行業。5月28日,京東正式推出生鮮自有品牌京覓,京覓則充分體現了京東在生鮮上的標準化。

標準化佈局

在生鮮標準化上,京東下手甚早,目前發佈的生鮮標準包括產品分級和包裝規範兩大類,包括《京東生鮮小龍蝦加工品標準》、《京東生鮮蘋果分級標準》、《京東生鮮安全雞蛋標準》、《京東生鮮櫻桃/車釐子分級標準》等多種標準,這是京東首次明確將嚴格執行京東生鮮全產業鏈標準制度,併發布可量化的標準考核指標。

以藍莓為例,京東商城生鮮事業部果蔬運營部負責人李曉峰表示:“與傳統藍莓包裝相比,標準制式的藍莓包裝盒通過增加一個帶有氣孔的盒蓋,以及盒蓋側翼的卡扣細節處理,避免了藍莓常見的壓傷、碰傷等常見問題的同時,又保證了與冷藏箱冷氣正常流通,鎖住鮮度,同時增進運輸便捷。”

可量化的數據標準也避免了消費者在購買時出現的潛在糾紛問題。生鮮標準的發佈降低了產品的損耗、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培養了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同時來源可追溯,讓消費者放心的購買生鮮產品。

做标准也做供应链,京东生鲜谋全局更重一域|生鲜 · 破局系列选题之八

“京東生鮮產品標準”,涉及產品分級和包裝規範兩個大類,京東生鮮標準是以京東生鮮豐富的全產業鏈經驗為基礎,與行業協會深入溝通在相關企業的協同下,由京東生鮮制定並面向所有相關生鮮的合作品牌發佈的系列標準,規範了包裝規格、樣式、產品產地,品種、色澤、果形、壓傷處個數等具體指標。幫助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大幅降低耗損成本。

生鮮產品作為非標品,在購買時,不同消費者對產品的口感偏好及心理預期均有差異,京東發佈生鮮標準後,接下來也將嚴格執行京東生鮮全產業鏈標準制度,併發布可量化的標準考核指標,為的是讓消費者有“標準”可依,讓京東供應鏈提供的商品,無論在京東無界零售的任何一個渠道中,都能買到相同標準的商品。

生鮮的集約效應

多年佈局,京東觸達到的零售業態和合作方,包括天天果園、沃爾瑪、永輝超市、7FRESH、銀座商城、步步高、京東便利店、山姆、錢大媽等多種業態,7FRESH的落地最為顯眼。

2017年,京東正式提出並確立了“無界零售”戰略,為了進一步推進消費場景的無界融合,為用戶提供嶄新的智慧零售消費模式,京東集團不但推出了融合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生鮮超市“7FRESH”,還聯合騰訊先後戰略投資了國內零售業巨頭萬達商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

最近,京東生鮮又推出生鮮聯盟,推動生鮮上游的標準化、品牌化和規模化,通過集中採購的方式去推動行業上游的發展。京東和沃爾瑪已經實現了線上線下打通,消費者在京東下的訂單,訂單會從沃爾瑪門店就近為消費者送貨。

在入駐京東到家一週年後,沃爾瑪線上GMV(訂單量)對比去年10月增長了超過30倍。目前,沃爾瑪京東到家上提供商品已經多達1500多種,雙方倉配共享、會員融合、打通供應鏈、國內外產品一體化,報悉,未來京東到家和沃爾瑪的合作範圍也在不斷擴大,覆蓋更多的門店和新城市,雙方合作將在10月底時延伸到近20個城市146家門店。

做标准也做供应链,京东生鲜谋全局更重一域|生鲜 · 破局系列选题之八

京東各個業態間的資源共享,京東一小時達提升了效率,通過京東生鮮前置倉滿足消費者一小時內的及時需求,在過去的兩年中,京東一小時達服務幾乎覆蓋了北京五環內絕大部分區域。

2017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7897億元,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為1418億元。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未來三年生鮮電商市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9%,線上市場滲透率將繼續提升,到2020年達到21.7%。

王笑松也認定了生鮮的發展,“生鮮是京東鐵了心要做好的事業,哪怕是龍潭虎穴也要去闖,所以我又重操舊業在線下開店。”7FRESH的出現,扮演的是線下體驗店的角色,作為中高端的生鮮超市,7FRESH今年在全國會開出接近50家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的前置倉並不侷限於京東自營,同樣也不侷限於內部體系,據京東生鮮事業部總裁葉威透露,未來7FRESH門店、京東便利店也可以作為前置倉,店倉協同來滿足用戶的消費需求。

今年,生鮮行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阿里推出雲象供應鏈佈局上游產地,盒馬聯合大潤發打造的盒小馬生鮮佔比超過50%,美團旗下的小象生鮮剛剛開業,生鮮佔比超過20%,美團戰略投資的康品彙也定位於社區生鮮超市。當生鮮電商逐漸走到線下後,巨頭們除了要比速度,更重要的是站在生鮮產業鏈全局,協同各個鏈條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