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稻蝦連作,農民增收新渠道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支撐。初夏時節,走進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廬江縣放馬灘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所到之處一派繁忙交易景象。這裡的小龍蝦日交易量超過3萬斤,源源不斷運往全國市場。稻蝦綜合種養產業正成為當地農民致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形成生態循環鏈

天剛放亮,廬江縣泥河鎮天井村的稻田之間洋溢著收穫的喜慶氛圍。田埂之上,隨處可見農戶們提蝦籠、收蝦子的場景。“這一片水田全部是我家的,大部分是流轉過來的,共有380多畝。今天天氣好,早上已經收了近2000斤了,現在一斤22元。”天井村高墩村民組村民蔣七九邊提蝦籠邊說,由於水質良好,當地的龍蝦個頭大、肉飽滿、品質佳,廣受市場好評。

今年38歲的蔣七九17歲就去了外省從事瓦工,幹了十幾年。“工地上很辛苦,老家發展稻田蝦,效益不錯,就回來了。”蔣七九說,小龍蝦養殖、銷售全流程都由合作社負責,自己只要精心養護就成,相比外出務工輕鬆了,而且收入還高。

蔣七九口中的合作社全稱是放馬灘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現有社員116戶,不少社員都有蔣七九一樣的外出務工經歷。

“相比於普通的龍蝦,稻蝦連作的模式能使化肥使用量減少50%以上、農藥使用量減少60%以上,畝均純收入超過3000元,最高的達7000元。我們馬上就要種水稻了,水稻不打農藥,能賣上好價錢。”合作社理事長吳保林說,目前示範區種養面積達到了2.1萬畝,稻蝦連作真正形成了“秸稈肥田—水草種植—龍蝦養殖—糧食生產”的生態循環鏈。

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以前村民們過完年就往外跑,現在回來養蝦的村民絡繹不絕。鎮裡建起了龍蝦交易市場,現在每天的交易量超過3萬斤,銷往北京、天津、江蘇等地。”泥河鎮相關負責人說,合作社形成了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農資和投入品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六統一”的管理模式。

稻蝦產業還帶動了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貧困戶可以加入合作社,自己種養,也可以流轉土地獲得租金,還能在示範區內務工增加收入。常年在合作社大戶務工的貧困戶有70多戶,每天工資100元。”泥河鎮相關負責人說,該鎮將繼續擴大稻蝦種養面積,力爭達到5萬畝;與此同時,該鎮將搭建網上銷售平臺,增加線下門店數量,助力農民增收、鄉村振興。

“目前,全市稻蝦綜合種養面積已突破20萬畝,畝均增收達3000元,產業經濟總量突破60億元。”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說,發展稻蝦綜合種養產業已成為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合肥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