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依靠荷尔蒙驱动的陌生人社交,当激情过后,还剩下什么?

依靠荷尔蒙驱动的陌生人社交,当激情过后,还剩下什么?

JINGDATA

愿得一人心,一起删陌陌。

依靠荷尔蒙驱动的陌生人社交,当激情过后,还剩下什么?

▲ 陌陌与探探的合并,宣告陌生人社交领域从此江山一统

前两天,微信宣布其全球月活用户超过10亿,熟人社交的迎来巅峰。其反面是,大家已经开始卸载那些没什么意思的“约炮”软件。

大敌当前,陌生社交领域的老大老二宣布“合二为一”。

从男性用户为主的陌陌、主打女性用户的探探,到Monkey、Tiki等视频社交,陌生人社交的路径变得越来越短,用户的目的性越来越强,单纯约,不社交。

过去几年围绕社交赛道投资的VC基本都死了,于是陌生人社交在内容社区、直播和短视频的大浪冲击下,纷纷寻找出路。经过数次迭代,陌陌全资收购探探后,重回“约炮神器”之路。

伴随着陌陌与探探的合并,陌生人社交领域是否已经盖棺定论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模块来分析陌生人社交行业:

1.陌生人社交定义及市场现状;

2.陌生人社交行业竞争格局;

3.行业关键因素和壁垒分析;

4.行业投资机会及未来趋势预测。

-

分析师 | 朱明驰

_01 .

陌生人社交定义及市场现状

2011年8月4日,陌陌1.0版本上线,敲开了国内陌生人社交市场的大门。

陌生人社交属于社交类产品的垂直细分之一,它对应于熟人社交的概念。在互联网领域,狭义上讲,陌生人社交通常指异性社交,即陌生男女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鲸准数据已收录698个陌生人社交项目,161家企业已获得投资。获投项目中,72.7%项目的融资轮次在A轮以前,种子天使阶段的项目占比最高(109个)。

依靠荷尔蒙驱动的陌生人社交,当激情过后,还剩下什么?

陌生人社交概念始于2011年,集中爆发在2014~2015年。161个获投项目中,仅2014年成立的项目就有60个,值得注意的是,模仿国外应用Tinder的探探正是诞生在此期间。

依靠荷尔蒙驱动的陌生人社交,当激情过后,还剩下什么?

2015年以后,陌生人社交的创业热度呈下降趋势,获投的项目数也逐年减少。与此同时,许多前期获投的企业则因后续融资乏力面临现金流危机。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获投的161家企业中,约有73.4%的项目已经停止版本更新或下架,在运营项目仅剩43个,运营时间超过3年的仅占6.2%。

依靠荷尔蒙驱动的陌生人社交,当激情过后,还剩下什么?

在运营43家企业中,从用户规模看,陌陌和探探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名。按照2017年Q3的数据,陌陌的月度活跃用户数达到9440万人,而探探注册用户超过1.1亿,有效用户约7000万。

社交类产品存在明显的规模效应,通常在每个细分市场仅存在1~2家头部公司。今年2月,陌陌宣布以7.6亿美元收购探探,两家头部公司的合并使得国内陌生人社交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寡头局面。

_02 .

陌生人社交行业项目图谱

陌生人社交产品本质上是一个平台,其一端连接男性用户,另一端连接女性用户。用户通过平台建立连接,形成有效互动,进而发展为熟人关系。当一对用户的关系由陌生变为熟悉时,往往伴随着将关系转移至线下或其它熟人平台。可以理解为,当用户做完这一步动作时,陌生人社交平台便完成了它的使命。

依靠荷尔蒙驱动的陌生人社交,当激情过后,还剩下什么?

陌生人社交按照流程划分,可分为系统匹配、用户筛选、破冰和有效互动四个阶段。我们依照此逻辑将陌生人社交产品分类,要求产品的核心功能分别对应于某一环节中。产品通过介入该环节,为用户带来效率或体验上的提升。我们参考鲸准平台项目热度值排名,筛选出43个在运营项目,制作行业项目图谱如下。

依靠荷尔蒙驱动的陌生人社交,当激情过后,还剩下什么?

接下来,我们逐一解释陌生人社交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1、系统匹配 系统匹配是社交平台根据算法为用户初步推荐或匹配用户的过程。系统匹配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基于LBS优先展示附近用户就属于一种匹配方式。另外,行业内还出现了性格匹配、三观匹配等创意匹配方式。

2、用户筛选 系统匹配完成后,用户还可按个人意愿再次筛选,通过指定场景、指定人群等方式逐步缩小筛选范围。前两步是用户筛选“同类”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个步骤后,留下的才是用户愿意与其聊天的。

3、破冰 一些陌生人社交产品会设置“破冰”功能,以避免陌生人第一次聊天出现尴尬或缺少话题。常见的破冰方式有两种:互动小游戏和设置共同任务。

4、有效互动 破冰环节结束后,用户正式进入互动阶段。此过程中,双方须基于一个共同的目的,由此产生的互动才是有效互动,其余均是无效互动。例如,主打恋爱交友的产品里,双方的目的是成为情侣,而在“约约约”类产品中,双方共同目的是发展为线下关系。

依靠荷尔蒙驱动的陌生人社交,当激情过后,还剩下什么?

_03.

行业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1、匹配效率 在系统匹配和用户筛选阶段,能否更快速更精准地完成匹配过程是关键,因此这个阶段的核心在于如何提升匹配效率。本文中我们将匹配效率定义为:

探探早期产品的核心功能是增加了用户筛选机制,即双方只有互相“右滑喜欢”后才能聊天。相较于同期的陌陌,探探在有效互动用户数一定的情况下,降低了通过筛选后的用户数,导致匹配效率大幅提升。

从这个角度讲,探探的匹配效率要高于早期的陌陌。而效率的提升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女性用户收到骚扰信息减少,二是男性用户得到回复的概率增加。

2、互动体验

在破冰和有效互动阶段,创新的互动体验成为吸引用户的关键。换句话说,用户在此阶段更注重产品体验上的创新。

鲸准数据显示,43家在运营项目中,共有26家企业集中选择在此环节切入。具体切入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创造有效互动,包括引导话题、有偿鼓励、营造氛围;另一类是创新社交方式,包括视频社交、声音社交、阅后即焚等。

_04 .

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在社交类产品市场中,先进入者通常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壁垒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用户关系链、绝对用户数量和品牌。

1、用户关系链

用户关系链对熟人社交产品(如微信、QQ)尤为明显。平台长期沉淀的关系网络增加了用户的迁移成本,用户在平台上的好友越多,对平台的依赖性越强。

2、绝对用户数量

更多的用户数量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平台上更多的女性用户会吸引到更多男性用户,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对于平台来说,更多用户意味着平台可以沉淀丰富的内容,进而提升用户粘性。

3、品牌

尤其是各家在模式上差别不大时,品牌对产品来说至关重要。观察社交行业的发展历程可知,同时期一旦有一款产品首先占领用户心智,之后相同模式的产品便很难与之抗衡。站在用户的角度,除非出现根本性的效率或体验提升,某则他们很难有动力迁移到新产品上。

_05 .

行业投资机会及未来机会预测

1、陌生社交不具备强壁垒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1月,陌陌活跃用户4576.81万,探探活跃用户2410.48万。两家头部公司的合并,进一步奠定了领域内的绝对优势,寡头地位似乎无可撼动。

然而,通过对比熟人社交产品我们发现:对社交类产品而言,在用户关系链、用户数量和品牌三方面中,最容易形成强壁垒的环节在于用户关系链。长期沉淀的用户关系链可以有效增加用户的迁移成本,成为企业的护城河。

反观陌陌和探探,其平台上用户关系链则相对较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许多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注重隐私,不愿意将现有的熟人关系导入;另一方面,用户平台上建立熟人关系后,很容易做出将关系转移至其他平台的动作,这使得平台上的用户关系很难沉淀下来。

2、投资机会分析

匹配效率和互动体验是陌生人社交行业的核心。未来领域的突破无非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如何大幅提升用户匹配效率,使用户更容易被匹配到自己的“同类”;二是如何在破冰和有效互动阶段出现创新式的互动体验,使用户之间更容易形成有效互动。

如何有效提升互动体验是目前行业内集中探索的方向。无论是去年年初火爆的狼人杀,还是阅后即焚、多人视频社交等产品,均是在互动体验的创新上做文章。其中,小游戏、设置共同任务等方式旨在为用户生产话题内容;阅后即焚、聊天领红包等方式旨在鼓励用户积极互动;而多人实时视频社交、音频社交等则是在探索新的互动形式。

在匹配环节,尽管探探在LBS基础上增加了用户筛选机制,大幅提升了匹配效率,但仍有一个关键问题未解决。对筛选后的总用户总量来说,形成有效互动的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即用户找到“同类”后仍不能保证双方成为“熟人”。在这个阶段,未来若能进一步界定清晰陌生人社交的细分需求,或许存在机会 。

撰文 : 朱明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