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一考定終身”到“一考沒什麼”,00後高考觀:考不上就出國!

“一考定終身”到“一考沒什麼”,00後高考觀:考不上就出國!

今年的“高考季”,迎來了“00後”的首次集體登場。當他們拿起紙筆為夢想而戰,人們不禁感嘆時間之快。

與時間同步變遷的,是社會的“高考觀”——近日有調查顯示,半數左右受訪考生認為,高考並非改變命運的大考;而受訪家長選擇“參加高考是為了增長經歷”的比例更高。

遙想41年前恢復高考時,父輩們百感交集的趕考,同樣的節點,不同的心境,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時代的進步。

“一考定終身”到“一考沒什麼”,00後高考觀:考不上就出國!

1977年10月,《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宣佈中斷多年的高考恢復。

今天的學子是幸福的,而趕上恢復高考首次應試的570萬人是幸運的。對他們來說,1977年的歲末不是冬天,而是一代人接受考試遴選尋求命運改變的春天;對於剛剛擺脫十年浩劫徘徊於歷史十字路口的中國來說,恢復高考的決定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一個民族奮力追趕時代的前奏。

人們懷念這一有著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為中國迴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正軌而慶幸,為人才向上流動的渠道得以疏通而欣慰,為重新確立“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而振奮。更重要的是,以包括恢復高考在內的一系列標誌性事件為肇始,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在經歷曲折之後,再次按下快進鍵。

個人的故事是時代的縮影。41年前,高考荒廢十年,也出現了知識結構的斷斷續續。在當時的高考答卷上便出現了一些簡單的問題打不出來的尷尬場面。

“一考定終身”到“一考沒什麼”,00後高考觀:考不上就出國!

1977年12月,中斷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復了。圖為設在北京150中學的一個考場。

比如說到我國的四大發明,現在肯定很多人能夠脫口無誤地答出,但是在當時,看了考生們的答案,評卷老師也很嘆息。當時面對這道題,許多考生的答案是這樣的:“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還有考生說“長矛、大刀、火箭、原子彈。”

還有一道考題,問的是如果把直徑3釐米和直徑5釐米的鉛球融在一起重新做一個鉛球的話,直徑是多少釐米。很多人答了8釐米。歐姆定理什麼的更是一問三不知。

儘管生源質量參差不齊,但趕考的熱情感染了全社會。恢復高考像一個信號,為知識正了名。

“一考定終身”到“一考沒什麼”,00後高考觀:考不上就出國!

重新恢復高考後,眾多青年認真複習,準備參加高考。

通過高考,許多人從農村走向了學校,從工廠走向了學校。幾年過後,他們再從學校回到了農村,從學校回到了工廠。但這一次,他們用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造福了社會。40年來,1億多人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成為各行各業的中堅,我國的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5.7年提高到11.9年,人均GDP則從186美元增長到9481億美元,中國人口素質的大幅提高有目共睹。

在現實與歷史的交匯中,我們觸碰到的,是高考之於社會進步的緊密關聯,是知識之於國家民族的強勁脈動。

走過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高考的意義也早已超越昨天。對現在的孩子來說,高考是一次重要的機會,卻已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緊張與焦灼不再,出境求學、選擇藝考、職業教育等等,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主動選擇。

“一考定終身”到“一考沒什麼”,00後高考觀:考不上就出國!

2018年06月07日,成都金中學考點,帶隊老師在叮囑學生。

“主動”二字,刻畫著高考變革的時代景深:更加豐厚的家庭實力,更加開闊的觀察視野,更加多元的發展機會,更加多樣的起步平臺……這些伴隨國家發展而來的巨大變化,讓人們面對高考的心情,不再像40年、30年前那麼沉甸甸。一考不再定終身,不是因為高考的含金量降低了,而是因為選擇其他發展的空間被打開了。這不正是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最具象的表現麼?

使每個人都有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是恢復高考的初衷;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亦是教育事業的初心。事實上,面對社會的深刻轉型,高考一直在探索與國家需要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同頻共振。

不論是高校自主招生“千樹萬樹梨花開”,還是考試方式調整為“不拘一格選人才”,抑或是異地高考促進流動社會教育公平,高考改革行進的每一步都緊緊圍繞“知識改變命運”展開。如果說當初恢復高考,是為全社會打開了一扇窗,那麼今日高考改革的歷史責任,則是要繼續打開不同朝向的門窗。

“一考定終身”到“一考沒什麼”,00後高考觀:考不上就出國!

2018年6月7日,北京,人大附中考點,學生揮舞“穩”字標語,為高考生打氣助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磨礪。隨著時代向前發展,成才途徑的豐富多樣,難免會分散學子們的專注力。但正如有人所言,“一個人是否成才,關鍵不在於是否上大學,而在於他的實際本領。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留心處處皆學問。”40年來,高考在變,選擇在變,時代在變,但知識的價值沒有變,整個社會對知識的珍視和渴求沒有變。通過讀書獲取知識、成就自我、報效社會仍是最普遍的大多數。

“一考定終身”到“一考沒什麼”,00後高考觀:考不上就出國!

2018年6月2日,四川廣安中學,高三畢業生在拍畢業照,他們青春飛揚、朝氣蓬勃。

對正在成長的“00後”而言,高考作為一次必要的人生歷練,或許從中打開的未必是通向高校的大門,但其中必然飽含著勤學奮發精神的感召。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保持一股朝氣蓬勃的勁頭,為每一個可能到來的機會作好準備,才能一路向前。

今天,高考在繼續,夢想在繼續,奮鬥也在繼續。時間順流而下之時,惟願每個人都能逆流而上,以蓬勃的生活,盡享時代的饋贈。

“一考定終身”到“一考沒什麼”,00後高考觀:考不上就出國!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