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水喝多了會不會對身體不好?

他忙什麼


你好!
水喝多了對身體不但不好,還有生命危險!

這裡舉個常見的例子,別人在宴會上喝啤酒,而你以水代酒,若是一直以水代酒,大家一起長時間喝下去,有的喝啤酒一大箱,可你不能以水代酒長時間同等量喝下去,不然會死人的!因為啤酒裡含有人體需要的電解質,不影響血液的滲透壓;而水裡無電解質,喝多了會引起血液膠體滲透壓下降而引起發水過多或水中毒,致生命危險!

急性水過多和水中毒可以表現為:起病急,精神神經表現突出,如頭痛、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礙、共濟失調、癲癇樣發作、嗜睡與躁動交替出現以至昏迷。也可呈頭痛、嘔吐、血壓增高、呼吸抑制、心率緩慢等顱內高壓到現。



哪些人喝水多了對身體不好?

除了上面酗酒,不要去和別人等同以水代酒的酗水外。一般健康人水稍喝多了,身體有對水的調節能力,排出體外就好了,對身體沒大的影響。但是對生病的人,一定要注意水不要喝太多,平時限制水的入量。



一,哪些患者限制水的入量?

心衰(特別是右心衰)、縮窄性心包炎、下腔靜脈阻塞、門靜脈阻塞、腎病綜合徵、低蛋白血癥、肝硬化等。一般患者和醫生注意24小時出入水量,控制水的攝入量和避免補液過多可預防水過多的發生或其病情的加重。使入水量少於尿量。必要時用利尿劑緩解病情。

二,哪些人可以多喝水?
多喝水仍有量的,一般每天喝水在1500~2500毫升。這些人注意多喝水,如泌尿繫結石、缺水的人,炎熱天氣,高溫作業,汗水多的人。一些嚴重重患者,有時要補充電解質或藥物治療,這時又要用藥,又要把多餘的水份(治療疾病用水)通過醫療手段(利尿劑)排出體外。一些患者,或健康人,不是說要多喝水有益處嗎?是指少量多次喝水,一次儘量不要超過250毫升為佳(特殊情況除外)。

餘千蘭


喝水本來是個像吃飯穿衣一樣的自然平常事,近些年被國人搞得神乎其神。說什麼人體體重的70%是水份,維持新陳代謝,人一刻也不能缺水,一天必須保證喝8杯水才能滿足人體需要。而且不能等渴了才喝水,那樣身體就已嚴重缺水了,會對身體造成損害。還有專家說喝水能治百病,水簡直成了靈丹妙藥。於是,為了身體健康,本人把喝水提上了議事日程。專門準備了一個保溫杯,不管走到哪裡,都保證一天不低於8杯水下肚,喝的時候採取一小口一小口的細水長流,而非大水漫灌的方式。每天晚上睡覺前,床前都會準備一杯水,以便半夜裡起來方便時喝上一兩口。這樣喝了一段時間,既沒感覺到有什麼好,但也沒感覺出有什麼壞來。後來又聽有人說一天喝8杯水並不科學,水喝多了會加重腎臟負擔,甚至會出現水中毒,對身體反而有害。究竟誰是誰非,聽誰說的好呢,一時間陷入迷茫。後來乾脆採取了折中的辦法,水照樣喝,卻不再拘泥於一天8杯,大概4到5杯吧。關於喝水問題,本人傾向於多喝些水對身體有益的說法,但一定要適當。不妨勤喝水,卻不可過量。至於喝什麼水,本人堅持喝白開水,這沒毛病,專家也是這麼建議的。據說喝茶水對身體也不錯,因茶水中富含人體需要的維生素之類,但本人不喜歡喝茶水,也就順其自然了。


井底之蛙飛躍龍門


話說,大家是不是還在遵循著“每天八杯水”定律?但這個流傳已久、耳熟能詳的說法可能是假的!

為什麼?因為有些人喝8杯水不多,而有些人喝8杯水則會中毒。在醫學界看來,喝太多的水並無明顯益處,反而可能對身體有害。

每天到底喝多少水?

人體每天大概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來彌補皮膚蒸發、呼吸、糞便、排尿等渠道的損失。其中大概300毫升來自於代謝中產生的水(自體產生),其餘來自食物和飲水。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量,成年男性和女性分別需要3000毫升和2700毫升水,其中飲水量大約是1700和1500毫升。

關於飲水量具體到幾杯,要看使用的杯子容量大小。一般情況下每天的喝水量是1200毫升,如果用一次性紙杯來衡量,大約就是8杯左右的樣子。

每天食物提供多少水分?

專家稱,人體每天所需的水分不是單指喝水,除了日常的食物飲水、飲料之外,三餐食用的瓜果、蔬菜都能為我們提供身體所需的水分

蔬菜的含水量大約在90%左右,水果的含水量在85-90%左右,假設每天攝入500克蔬菜、300克水果,那麼僅從蔬果中就可以攝取將近700多毫升的水。

米飯的含水量達70%;

麵包中的含水量也有30%~40%;

這些都計算下來,僅僅通過食物,就可以攝取1000毫升左右的水。

喝水過量信號

喝水喝多了,身體是會發出警告信號的:

有人喝完水後覺得肚子脹,走路時還會覺得肚子裡有水在咣噹響;有的人總覺得嘴唇乾、口渴,但喝水後卻不能解渴。這可能就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水溼,這時候重要的不是補水,而是健脾。

如何判斷什麼時候喝水?

具體要不要增加水分供應,可以根據自己排出的尿的顏色來判斷:

對於腎功能正常的人來說,正常情況下,尿液是透明無色或者淡黃色的,如果你的尿液顏色如下表1~3列所示,那麼說明你喝的水足夠的,沒有必要增加飲水量。

如果等到乾渴之後再喝水已經晚了,此時身體已經失去了2%的水分,皮膚也會因此受害。所以,要及時補水。但不建議一次性攝入過多,每次攝入200~300毫升的水為宜。

喝水要因人而異

喝水也要因人而異,喝水的多少還會根據季節、氣溫、活動量、環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更需要注意喝水的方式、方法。科學飲水,才能保證健康,並不是每個人都要遵循同一個死板和固定的飲水量。

  • 氣候溼潤的地方,身體的水分蒸發不多,可以略微減少喝水的量。

  • 氣候乾燥的地區,例如北方冬天,屋裡有暖氣,則需要增加水分供應來彌補蒸發損失。

  • 夏季出汗量很大,也需要額外多喝水補充汗液中損失的水分。

  • 當人感冒發燒時,自呼吸道丟失的水分比平時要多,另外發燒體溫增高,從皮膚蒸發的水分也增多,要適當多補充水。

‍專家提醒以下4種人喝水有禁忌:

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患者,都不能喝太多的水,更不能猛喝,以免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剛劇烈運動後的人不能一下喝太多的水,容易引起意外。

好了,現在你知道如何喝水了吧?


PiPi健康


攝取大量的水分,可以作為治療的健康問題。


每天再喝大量的水,但這個簡單的習慣,可以改善或治療許多健康問題你知道嗎?本文通過每天至少喝八杯水,我們的生活中消失的所有健康問題。

一天攝入足量的水分,能改善或治療的健康問題,看看吧。

1、便秘




便秘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水分不足有關纖維豐富的飲食攝入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 更多的水分吸收到易於排便活動

2、皮膚粗糙

吃飯時間外,還有更多的喝水,青春痘、雜質、溼疹或乾燥皮膚過敏艦同樣可以治療。

水有助於消除體內積累的毒素。根據遺傳學及其他因素,這種毒素可以通過皮膚的毛孔排出體外。

攝取水分可以使毒素容易通過小便排出體外。

3、腎結石



為了預防腎結石,在醫生們第一個提出的建議事項中,至少要攝取2升以上的低鈉水分。

這樣攝取水分會增加小便生產。另外,可以預防結石漸進的決定。因此可以自然、孜孜不倦地去除腎結石。

如果因為家人或個人原因有可能出現腎結石,那麼就應該非常認真地接受這一習慣。

4、超重

攝取水分會有助於減少因多種原因引起的超重體重。

  • 有助於消除多餘的體內脂肪。

  • 加快新陳代謝,提高消耗卡路里的速度。

  • 改善消化過程及營養成分。

  • 容易進行排便活動。

  • 減少對食慾及零食的不振。

  • 汗水增加,消除毒素和體液。

5、高血壓




高血壓,擔心因高血壓而受苦受難的人,應該知道這些重要的事實。如果習慣經常喝水,即使不服用藥物也可以調節血壓。

這是因為攝取水分會增加小便生產。

但要時刻記住,除了攝取水分外,還會避免壓力和緊張,而且還需要保持鈉含量低的飲食。

6、老化

老化是我們身體的自由基導致的結果。尤其是體內水分的逐漸減少這些老化的特點

新生兒體內最多能有80%的水分,但成人後就會下降到70%,如果成為老人,就會降低到60%。

因此,有助於睡眠和延長老化過程。

效果是通過預防失去皺紋及彈力的皮膚,在外部出現,防止細胞老化,內部也出現。老化可以使我們的慢性及退行性疾病變得脆弱。

什麼時候還要喝水?

  • 為了在體內起到治療作用,在空腹狀態下喝水是必需的。要在吃飯時間以外進行水分攝取。

  • 不然,水不會對身體有益,消化過程也會害處。

  • 總之,最好經常喝水。

  • 如果睡眠障礙,下午中期以後水分攝取的最好的。


我自己也行


水是人體六大營養素之一,正確的喝水對健康而言非常重要。但並不是喝水越多越好,“物極必反”的道理還是要懂得,喝多了對身體反而有害。


過度喝水的危害:

1.水喝多了導致細胞水腫 過度飲水使體內水分被稀釋,鹽分濃度相對偏低,水分就更容易進入身體的細胞內,使細胞出現水腫。甚至出現“水中毒” 症狀:頭昏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嚴重時會出現痙攣、意識障礙和昏迷。

2.排尿次數增多,帶來不便 正常人喝太多水對健康不會有太大影響,只會造成排尿量增多,但會引起生活上的不便。

3.三類人群禁忌多喝水 浮腫病人、心衰病人、腎衰病人都不宜喝水過多。喝水過多會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從而加劇病情。


每天應該補充多少水分?

每天都要保持體內水分攝入量和消耗量的相對平衡。一般情況下,身體每天排尿量約為1500毫升,從糞便、呼吸、皮膚等排出約1000毫升,合計共2500毫升。每天從食物和體內新陳代謝中可以補充到約1000毫升,因此我們一天至少需要喝水1500毫升,大約是8杯水。


什麼時候該喝水了?

1.看尿的顏色,尿液顏色變深時,提示體內缺水,就需要及時補充了。

2.感覺口渴時,提示體內已經缺水了,需要及時喝水。最好是口渴之前就補充一些水。

3.夏天出汗多時,就需要隨時補充水分,以淡鹽水為好,以滿足身體正常所需。

4.運動過後,需要及時喝水。

5.感冒時,多喝水加速代謝有利於病情的緩解。

6.膀胱炎、便秘和皮膚乾燥者,要適當多喝一些水。

7.高溫的室內或室外環境下,要多喝水。

8.孕婦消耗水分多,可以適當多飲水。


9.飲酒後,適當多喝水可以加速酒精排出體外,維持清醒和保護肝臟。

10.睡前少喝水,醒後多喝水。睡前喝水多,起夜次數增多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造成眼皮浮腫。早晨及時補充450毫升水,可以補充一晚上水分的丟失,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持大腦清醒,思維敏捷。

11.兩餐之間要適當補充水分,一口一口的喝,不要猛喝水,尤其脾胃虛弱的人要慢慢喝。


哪些“水”要控制?

1.橙汁、可樂等含糖飲料,不宜多喝,每天攝入量應控制在一杯左右,最多不要超過200毫升。而對於糖尿病人和比較肥胖的人來說,則最好不要喝這類飲料。

2. 純淨水和礦泉水等桶裝水,最好在一個月內喝完,也不要把純淨水作為主要飲用水。純淨水缺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3.忌大量喝咖啡,咖啡因會影響鈣的吸收。

水在身體內不但是“運送”各種營養物質的載體,而且還直接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一般建議喝30攝氏度以下的溫開水最好。


藥文化


平時大家生病了,不管是醫生還是朋友都會告誡我們多喝水,甚至“多喝熱水”也已經成為了一個網絡熱詞。水大約佔了一個成人體重的70%,所以水對我們機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麼水喝多了是否會有壞處呢?

水是通過腎臟代謝然後以尿液的方式從體內排出,而腎的代謝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了這個限定就會對腎造成一定負擔,當然這種負擔一次兩次是可以承受的,但是長期的話就會對腎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所以最好避免一次就喝超過1L的水,應該分量逐次。

水可以很輕鬆的穿過細胞膜。但當一次喝水過多,腎臟來不及代謝,水在體內蓄積,因為細胞內濃度高(能夠通過細胞膜的物質會從低濃度向高濃度轉移),水反而會往細胞內轉移,導致細胞膨脹失去基本功能,從而引發水中毒。表現為頭暈眼花、嘔吐、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這種中毒的症狀是全身的,嚴重的會出現痙攣、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但是這種情形在對於正常人一般不會發生,因為在攝取足夠的水分時,大腦會發出“我已經不可渴了”的飽腹感和滿足感的信號來讓你停止攝取,但是如果你不聽勸阻(當然極少有人不聽勸阻)進一步攝取,人體會通過排異反應也就是嘔吐將胃中的水排出。所以一個正常人一天喝25L也不會水中毒,但是喝多了會加重腎負擔。

那麼在哪種情況下我們會因為喝水過多導致水中毒呢?就是在我們人體十分缺水的時候。比如:在一場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後,長時間(一到兩天)沒有任何進食,或者有腎臟方面的疾病。這也什麼在救助那些長時間被困人員時醫護人員在場只會給他們一點點生理鹽水。

所以大家不必過於擔心水喝多了造成的傷害,只要平時不要暴飲(避免對腎造成負擔)。劇烈運動後儘量喝帶有味道的水如能量飲料、放了鹽的白開水之類的。水對人體十分的重要所以平時建議大家多喝水,一般一個成人一天飲水量應該在1.5L-2L.從衛生角度來說,喝涼開水、茶水或礦泉水較好。


天天守護健康


其實我們從這一句話來分折,首先水喝多了對身體是肯定不好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物極必反,同理水多必會引還身體不適的。 雖然水是人體佔比重百分之七十,是準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但喝多了會引起胃涼胃疼,會引起打嗝,會引起代謝紊亂,引起水腫,如果每天大量喝水,過剩的水分引起脫水低鈉症,導致頭暈,嘔吐,虛弱無力,也就是說水中毒現象!



正常人一天飲水量在2000ml左右,建議三餐前飲水,夜間和晨起時飲水可助消化及人體代謝廢物。


大愛太美


每天喝水是人體必須的進行曲,但是過量就來不及身體吸收揮發及排洩了,就會增加肝腎負擔,眼睛腫脹浮腫,不過也不用太擔心,停止大量喝水後身體會進行自我調節的,不良症狀也會慢慢褪去


舌尖大叔


不會的,人體內很多物質都需要水來溶解以及運輸,並且廢物的排除也需要水分。人體是有自我調節機制的,所以當水充足時會通過激素調節跟神經調節控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