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交芒種節氣。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一、芒種,溼氣重登“戰場”,如下信號要警惕!

芒種所處的農曆5月又叫“皋月”,皋(gāo)就是溼氣。而溼氣重則會導致人變懶。懶到什麼程度?恰如諺語所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人變得慵懶,都是身體的“溼氣”在作祟。判定自己是否有“溼”,下面這些症狀要警惕: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 早上起床,沒有睡了一夜神清氣爽的感覺,反而頭腦昏沉,全身乏力,好像一夜沒睡。(懶散不堪,頭腦不清爽)

▷ 大便不成型,還總是黏在馬桶上。

▷ 口臭,刷了牙,總感覺沒刷乾淨。

▷ 不是臉腫就是腿腫。

▷ 長溼疹或者背上長痘痘。

▷ 口中發黏,舌苔膩。

......

二、溼氣不除,五臟六腑都受傷!

溼氣在內首先會侵犯脾胃,然後停留在腎,繼而溼氣會侵犯心肺,同時,溼氣下侵肝,膽,膀胱,五臟六腑。溼氣會傷害人體的五臟六腑,最常見的有:肝有溼,脾有溼,肺有溼,腎有溼,胃有溼。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五臟六腑被溼氣侵害,外在就會表現出種種不適,這是因為,溼氣停留在哪裡,身體就會以某一種症狀表現出來。例如:溼氣在肝膽,就會出現口乾口苦;溼氣困脾就會出現舌苔黃膩;胃有溼,就會出現消化不良,胃脘痛等等。

這並不是最可怕的結果,畢竟身體的這些小毛病,大部分人都覺得沒有什麼。但是溼氣對人的嚴重影響是會誘發如下40多種疾病,這些疾病大部分牽連日久,很難被徹底治癒。根據最新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編寫的《中醫溼病論治學》,下面這些疾病均由溼氣引起: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三、芒種養生,重在祛溼防暑!

中醫認為,芒種時節人容易腸胃不適、食慾不佳、萎靡不振,大多是因為溼邪重濁易傷腎氣、困腸胃。所以,芒種養生保健的重點在於祛溼防暑,以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1、泡腳出汗,祛溼邪

人到夏天,正是需要出汗的時候,只有把汗排出去,身體裡的溼邪才有機會離開,但是在熱的時候突然進到空調環境,毛孔就閉住了,不能把汗排出去,就在體內產生溼了。

夏天出出汗,很有必要,可以挑選陰涼的晚上,適當的運動。大夏天叫大家運動似乎有點強人所難,所以我們給大家提供一個能出汗又輕鬆的辦法——泡腳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中藥打成粉用水沖泡或熬煮後,用來泡腳,藥物會經過皮膚吸收進入經絡,建議晚上九點泡20分鐘左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緩解疲勞,幫助睡眠。

2、中藥調理,祛溼氣

如果體內溼氣很重,也可選擇一些芳香的藥材來化溼,如藿香、陳皮、茯苓、半夏等。但因為中藥用藥要根據個人體質調整,如覺得自己肢體沉重,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胃口很差等,建議先到中醫科檢查一下自己的體質,以便對症用藥。

溼氣不管是先天體質還是後天造成,都可以通過中藥調整,在這裡推薦給大家一味中藥——茯苓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溼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值得表揚的是茯苓的利水功效,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利水而不傷正氣。並且茯苓不論偏於寒溼,或偏於溼熱,或屬於脾虛溼聚,都可以應用。

3、針灸、拔罐瀉熱化溼

祛溼除了中藥調理還可用針灸、火罐等。現代女性容易有便秘,晚上也睡不好。醫師說,芒種節氣,氣溫高,雨水多,人體也容易溼熱滯留。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拔火罐也是一個立竿見影的祛溼方法,具有清熱解毒、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除了來醫院拔,在家中也可自行操作。但拔罐時應注意以下4點:

  • 保暖。拔罐時均要在脫衣服後,才能治療,所以治療時應避免有風直吹,防止受涼,保持室內的溫度。
  • 避免燙傷。不要將燃燒的酒精落在身上,過熱的罐子勤更換。
  • 不宜拔的部位:心前區、皮膚細嫩處、皮膚破損處、皮膚瘢痕處、乳頭、骨突出處均不宜拔罐。
  • 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

4、飲食調理,藥膳祛溼

1、薏苡杏仁粥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材料】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薏苡仁、粳米淘洗乾淨,杏仁去皮洗淨;先將薏苡仁、粳米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改文火熬至半熟,放入杏仁繼續用文火熬煮至米熟粥成,再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健脾、袪溼、補肝。

2、五葉蘆根飲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材料】藿香葉、薄荷葉、荷葉各3克、枇杷葉、佩蘭葉、鮮蘆根各30克、冬瓜6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以枇杷葉、冬瓜共煎湯,取藥液500毫升;再加入其餘藥物同煎10分鐘,調入白糖即可。

【功效】芳香化溼、健脾醒胃。

3、紅豆薏米祛溼粥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材料】:紅豆、薏米、枸杞、魔芋粉、白扁豆。

【做法】: 紅豆、薏米、白扁豆提前浸泡一個小時,然後開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燒開,然後轉小火煮半小時,再放入枸杞、魔芋粉繼續煮半小時。 在煮好前10分鐘放入冰糖繼續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關火,燜10分鐘後再食用效果更好。

【功效】:

  • 紅豆:清心火、補心血、降三高,清熱利尿、祛溼排毒。
  • 薏米:清熱利溼,除風溼,利小便,益肺排膿,健脾胃,強筋骨。
  • 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 魔芋粉:降血糖、血脂,潤腸排毒。
  • 白扁豆:健脾利水,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水溼內停所致食慾不振、便溏、腳氣病、水腫等。
芒種|溼氣重登“戰場”,五臟六腑都受傷,芒種養生,重在祛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