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老師“錯上加錯”的嚴重後果!

老師“錯上加錯”的嚴重後果!


我們當班主任的可以說幾乎都知道並且也認同這樣的觀念:教室就是學生出錯的場所。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班主任都能坦然面對學生所犯的錯誤。

我們有些班主任面對學生所犯的錯誤總是感到十分的不快,有時甚至可能會大動肝火。其實,這樣做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既然學生還是孩子,況且犯錯誤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那我們就應該坦然面對學生所犯的錯誤並將這些錯誤當成是不可多得的極其珍貴的資源。

班級管理的錯誤資源化是我們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策略。

學生犯錯的情況不外乎有兩種,一是無意中犯錯,二是有意中犯錯。無論是哪種情況下犯的錯我們都可以把它們當作可利用的資源。

一來可以挖掘這些資源去教育學生,二來可以藉助這些資源來提升自己有效利用資源的能力。

學生無意中犯的錯,比如不小心撞碎了教室的窗戶玻璃,我們可以寬恕(不給予批評)但不可以不警戒(應該照價賠償)。我們更應該進一步利用這一錯誤給犯錯的學生以及其它他學生以深刻的警醒。

比如,在冬天,玻璃撞碎了,不要急於安裝新玻璃,要在所有學生都感到寒風刺骨難以忍受之時安上新玻璃,讓學生們深切地感受到冷暖兩重天的鮮明境界以讓大家都覺得以後不得打碎玻璃了,做任何事都要小心。

學生有意犯的錯,比如兩位學生因鬧矛盾發生爭執繼而大打出手,我們不能僅僅給他們一頓批評然後責令他們寫寫檢討書就完事了,我們應該進一步利用這一錯誤給犯錯的學生以自覺的醒悟。

比如,可在辦公室無旁人時將打架的兩位學生叫到辦公室當著班主任的面讓他們將當時打架的情形通過“慢鏡頭”再演示一遍,在“演示”的過程中他們會覺得打架這件事真的好笑而且無聊,會自覺沒趣。

如果雙方有被打傷的,也不能簡單地賠錢了事,要讓其中的一位親自陪同被打傷者去醫院就治(即使是輕傷),然後再親自去傷者家裡向其父母賠禮道歉。

我們就是要讓打架者在打架過後去經歷一系列繁雜而麻煩的事務讓他們自己體驗醒悟,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這樣做實際上就是充分利用了學生所犯錯誤,將它們資源化,既沒有簡單處理又能給學生深刻教育,既沒有傷害學生的自尊又讓他們自覺醒悟,可謂一舉多得,這比僅僅給予批評處分的效果要好得多。

總之,學生犯錯是正常的,因為學生們都還是孩子。我們班主任要將學生所犯錯誤資源化!利用學生所犯錯誤對學生進行再教育,這是正確的做法。

如果對學生所犯錯誤為了省事和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而採取簡單粗暴的批評責備或者是怒罵痛打,那就是在學生犯錯後老師也跟著犯錯了,這就是“錯上加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