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很多夫妻都會走進這樣的“死局”吧?

很多夫妻都會走進這樣的“死局”吧?

1

《後來的我們》都快要下架了,我都沒去看。

對這類題材的影視作品,我的感觸並不深,大概因為,我並沒有前任可以懷念——如今我的初戀情人每天與我同床共枕,朝夕相對。

聽起來很讓人羨慕吧?好像童話故事裡的happy ending,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童話裡的主角是王子和公主,而生活裡的男女卻只是凡夫俗子。童話可以結束,而生活不會,不但不會結束,還不會一直美好。

還記得張愛玲那句名言嗎?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我是蚊子血和飯黏子的雙重合體。

也真是奇怪,不就是結個婚嗎?怎麼結婚儀式一舉行,什麼都會變呢?

以前他偷懶耍賴,我覺得一大男人怎麼會這麼孩子氣,真是可愛啊!後來,他偷懶耍賴,我覺得一大男人怎麼會這麼孩子氣,真是幼稚死了!

以前他粗枝大葉,我笑著給他收拾爛攤子。後來,他丟東忘西,我氣得直罵,為什麼不長點腦子!

以前他喜歡運動,我覺得男人嘛總要有點愛好,喜歡運動多好呀!後來,他仍然喜歡運動,打籃球打到廢寢忘食,我恨恨的說,你怎麼不住在籃球場上!

他也變了。

以前我撒嬌,他捏捏我的鼻子,摸摸頭,一臉的寵溺。後來,我撒嬌,他側著身子躲過去,一臉嫌棄。

以前我一哭,他就捧著我的臉說:別哭別哭,你這樣我心疼。後來,我一哭,人家不自覺後退一步,皺著眉厭棄:除了會哭,你還會什麼?

以前我對他無微不至,他說,老婆你真好!後來,我一開口,他就嫌我干涉太多。

多奇怪!難怪人家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2

“克老師把親密關係的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絢麗、幻滅、內省和啟示。”(克里斯多福孟《親密關係》)

大道理從來都擺在那裡,不親身經歷,永遠不會感嘆它的先見之明與深刻。

我們的親密關係已經走進了幻滅的階段,接下來是需要內省了吧?

我回頭重新審視我們的關係,我們如此怨恨對方,也許正因為曾經相愛,所以,當看不到對方的愛意的時候,怨恨才會來的更猛烈。

當閨蜜來找我吐槽自己岌岌可危的婚姻時,我都驚呆了——跟我的婚姻狀況一模一樣!

很多夫妻都會走進這樣的“死局”吧?

在這個死局裡,夫妻雙方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才是有錯的那個人。都認為自己才是最辛苦的那個人,對方才是那個不知道感恩的人。

矛盾爆發的時候,都堅持不肯低頭,都認為一旦認錯就會被對方捏住“把柄”,會被就此打壓。

脾氣上來的時候,想,索性離了算了,自己一個人過多爽!

可是為什麼你不離婚?還不是因為,平心而論,他身上還有你留戀的許多優點。你痛苦的根源不是不愛,而是,你們兩個人,明明說好好相愛,結果卻趁著“惡念”一邊相愛,一邊互相傷害。

我曾經在這個“死局”裡困的幾乎發瘋,所謂的別老盯著老公孩子,找點自己的事情做,還有約三五閨蜜傾訴排解,都只能緩解,而不能根本性的解決問題。

3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別人怎麼待你,取決於你採取的立場。”(克里斯多福孟《親密關係》)

我以一個受害者,犧牲者的姿態,企圖對他道德綁架,卻忘了問問我自己,我到底想要什麼?

我想要的是理解和體諒,還有能感受到的愛意。但是,現實生活中,往往話一出口,事情就開始偏離軌道。

比如:我在家帶孩子累了一天的時候,我的丈夫也拖著疲憊步子進入家門,但我忙著自怨自艾,根本無暇顧及到他。

我忍不住抱怨,不但沒得到關愛,反而讓他覺得他自己更加委屈。

接下來,可想而知,要麼大吵一架,要麼他逃出家門,然後我會更加憤恨——看看這個冷酷無情的男人……

這個事情的走向不對。

在《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作者也描寫類似的場景,但在丈夫逃出家門前,妻子及時平靜下來,語氣緩和的說:“親愛的,你知道嗎?我正在吃苦受罪呢!我不能幫你做什麼,相反,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你……到我這裡來,好嗎?抱著我,什麼也別說!用你的胳膊緊緊地抱住我!親愛的,千萬不要走開!”

一場“夫妻危機”消於無形。

為什麼我說不出這樣的話?因為我可憐的自尊讓我認為,一旦示弱,我就會完全暴露在他面前,任由他嘲諷和傷害了,我本能的要保護自己。

“只要你肯放下立場,不管結果是怎樣,對你永遠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因為堅持立場所得到的,只有理直氣壯和驕傲所帶來的不真實的安全感。放了手,就能得到自由,讓自己再智慧和成熟中成長。”(克里斯多福孟《親密關係》)

所以,當務之急不是如何把伴侶打造的讓自己滿意,而是,放下敵對的狀態,重新審視自己。

“你的伴侶不是你的愛與幸福的來源。滿足你的期待與使你開心不是他們的職責。”

“如果你把痛苦怪罪在伴侶頭上,不肯承認它是你自己的責任,你將會:

1、在衝突愈演愈烈時,你很可能招致對方猛烈反擊;

2、因為傷害伴侶而有罪惡感;

3、傷害到自己,因為你的伴侶事實上'就是你自己'。這樣一來,你就會在舊傷上又添加新傷,而且也和伴侶越來越疏離。”(克里斯多福孟《親密關係》)

多麼令人咋舌,我一度認為,我的丈夫必須為我的快樂幸福負責。期待落空,自然帶來失望。

比如,我希望他理解我,但他沒有,失望讓我不滿,不滿催生怨恨。可如果一開始就剖析自我,表達真實的自我,從他那裡得到理解,那麼我一定會心存感激,並且表達愛意。我們關係就不會滑向深淵。

當然,必須要指出的是,和解並不是唯一的答案。沒有哪一對夫妻必須從頭走到尾,如果你想結束,去尋找另一段親密關係,也沒有人可以指責你什麼。你想怎麼做,聽從你的內心就好了。

我很感激一位專業的心理老師說給我的一段話,他說:“你想怎樣都沒關係,你想離婚,就離婚,你想想離家出走,就離家出走,你想留下來解決問題,就留下來解決問題。”

我那時正處在瘋狂逼問自己,到底該怎麼辦的時刻,忽然有人告訴我,你怎麼樣都可以。我彷彿一瞬間解脫。這段話,讓我莫名的釋然。

成人的世界裡,沒有所謂的對錯,聽從內心就好了。

當你能夠跳出問題看問題的時候,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羅曼•羅蘭說,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套用這句話,我們可以說,真正的勇士,是在見識過婚姻的脆弱、不堪之後,仍然願意把愛奉獻出來的人。

擇學堂微信平臺(zexuetang_com),一個嚴肅的教育平臺。共享最前沿的教育資訊,最實用的學習方法,最走心的童書產品,最優質的學習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