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錢存在銀行利息少,為什麼還要存在銀行?

鋁塑門窗安裝小工


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看來結果完全不一樣。對於銀行存款也是這樣,有人覺得少,願意選擇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但收益高也意味著風險高。有人不願意冒風險,就覺得放銀行存定期比較好,安全踏實。



在這一點上,選擇什麼樣理財產品的人都有。有人想堵把大的,股票、期貨都會投;有人相對謹慎,會買點股票型基金或偏股型基金;有人更在意安全,想跑贏通脹就行,就會選一些貨幣基金;有人不瞭解貨幣基金或者不相信貨幣基金,就會選擇銀行定期存款、國債;有人沒有理財觀念,直接把錢放在銀行存定期。 所有這些都會有人做,並不奇怪,這就是人與人的差異。

任何一個以認為正確到地球人都應該知道的事情,也總有一大批人認為不正確,這就是人與人的差別。

最典型的例子我們可以逛街看看,大街上這麼多人,有幾個人能穿相同的衣服?

非常少!



你選衣服的時候一定是覺得這件衣服很漂亮,可一件你覺得很漂亮的衣服,為什麼其他人沒選呢?

因為其他人覺得這件衣服並沒有那麼好看,至少沒有別的衣服好看。

所以我們千萬不能覺得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別人都認為正確,不同意見在任何時候都會有。或者換句話說,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會存在贊同和反對兩種聲音。


逸然決然


原因無非有5個,收益、風險、習慣、本錢及信息不對稱。

一、收益

錢存在銀行雖然利息低,甚至是負利率,因為有的年份存款利率趕不上物價上漲的水平,但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把錢存在銀行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有收益可以拿,錢存在銀行一年基準利率1.5%,2年2.1%,3年2.75%,而且實際銀行在執行存款利率的時候還會上浮10%-50%不等。比如三年期存款利率上浮30%後,實際的利率是3.575%,平均下來基本可以跑贏通貨膨脹,如果你不存錢,讓錢在賬戶上躺著,那你就沒有這部分收益。

二、風險

目前銀行存款是最安全的投資渠道,保本保息,50萬以內可以保證100%拿回,超過50萬其實風險也不大,所以錢存在銀行比較安全。

相比於銀行存款,包括銀行理財、股票、基金、貴金屬、p2p、房產投資等投資渠道都有相應的風險,而且收益越高風險越大,有時候連本金都可能拿不回來。

因此對於風險識別低,缺少判斷和專業分析能力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定期存款的風險是最小的,雖然利息低了點,但至少可以安全贖回。

三、習慣

中國老百姓喜歡儲蓄,而且提到存錢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把錢存進銀行,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習慣,想在短期內改變比較難,特別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不過最近幾年隨著各種投資渠道的井噴,很多年輕人更傾向以選擇銀行以外的其他投資渠道。

四、本錢

目前有很多人估計也知道其他投資比銀行利息收益更高,但是高收益的又兼具一定安全性的理財產品一般門檻都比較高。

比如銀行的大額單,利率可以上浮範圍比較大,但是至少20萬起存,大部分銀行30萬起存,銀行理財產品也至少5萬以上起存,信託更是100萬起步,私募投資那更高,100萬起步外加銀行資產在300萬以上。

所以儘管有的理財渠道收益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很多,但是普通老百姓一般不具備投資條件,最後只能選擇存款。

五、信息不對稱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理財產品,但是很多產品並不是所有人知道,有些老一輩不懂互聯網,接受的信息比較少,所以很少接觸到其他理財產品的信息,因此有時候有錢,也能承受比銀行存款更高的風險,但是卻沒有投資渠道。


貸款教授


不得不說,存銀行的利率真的是太少了,結合通貨膨脹來說就是“複利”!可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選擇在銀行存錢呢?注意這裡的很多人,現在存銀行的人不在少數,但大多都是年齡比較大的,這是因為銀行給人們帶來的定性思維—安全!


在我國7到10世紀初期的唐朝,就已經出現了類似銀行的機構組織,明朝出現的“錢莊”和清朝出現的“票號”,實際上已經有了銀行的性質,算是銀行的起源了。銀行到現在歷經了一千多年的歷史,人們對於“錢”這方面第一想到的就是銀行,直到最近才出現的互聯網金融。

比起互聯網金融來說,銀行的可靠性太強大了。而銀行也不負眾望,用它的“安全”來壓榨我們的信任、收益。存銀行無可厚非,誰讓銀行有一千多年的安全歷史呢!最後希望銀行可以跟上時代的腳步,為我們廣大儲戶的利率提高點,否則等待互聯網金融爆發的那一天,還有多少人會選擇你呢?



以上為均為個人觀點,並不是針對銀行,如有不同觀點,請在下方評論留下你的意見,謝謝!


千秋此意


這幾年央行不斷的下調基準利率,在銀行存款獲得的利息越來越少了。一年期定存利率不到2%,最高的三年期也只有3.575%。但很多人存銀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安全。


在銀行存款是保本保息的。其它任何理財產品都沒有此項規定。儘管風險極低,但畢竟相對銀行存款來說,還是要高一點點。很多人理財只想在絕對安全的基礎上獲得收益。

傳統銀行的歷史悠久,中國銀行已經有百年曆史,口碑也是在發展中不斷累積,而且有實體店面。多年以前,沒有什麼投資渠道,就都把錢存到銀行。多年養成的習慣也很難更改。當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其它渠道獲得更高收益時,我想,他們的想法也會改變的。


銀行80後


放在銀行感覺安全呀,老百姓對於銀行的信任度還是比較高的!

現在,各大理財網站、P2P等顯示的利率是挺高的,收益也很可觀,但有的收益高的讓人感覺有點懵!其實,收益高了,肯定會承擔相應的風險,一定要記住:收益與風險是並存的!不要陷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境地呀!


小艾貓咪


安全,各種p2p,各種財務公司利息高,安全嗎,去年財務公司和p2p的違約率是31%,銀行也會發生資金風險,但肯定不會超過0.01%,風險和收益是相等的。選擇銀行利息會很少,但是你看重的是利息,人家看重的是你的本金,想噴的自己百度下e租寶,大大,


78700182


一、習慣成自然。一直以來,國家對居民儲蓄存款都採取鼓勵和保護的政策,大家已經習慣了錢存銀行這種理財方式,很難做出改變。

二、安全無風險。有國務院頒佈實施的《存款保險條例》護航,雖然利息不高,但本息的安全性是完全可以保證的。

三、人口老齡化。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對風險相對較高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等不易接受,更傾向於銀行存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