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閩西籍省(部、軍)級領導同志樑思久革命故事

湘江血戰親歷記

閩西籍省(部、軍)級領導同志梁思久革命故事

湘江血戰是中央紅軍長征中打得最激烈,也是損失最大的一仗。當年,作為紅三軍團政治部保衛局偵察部的一員,梁思久親歷了這一場終生難忘的戰鬥。

1934年11月,紅軍突破敵人第三道封鎖線,挺進到廣西湘江地域時,蔣介石已調集了25個師數十萬大軍,分五路前堵後追,企圖消滅紅軍於湘江之側。這時,橫在紅軍面前的是一條又寬又深的湘江,湘江對岸還有一條與它平行的桂黃公路,敵人在湘江與桂黃公路連綿不斷的丘陵間還修了100多座碉堡,遠遠看去,像是爪子相連的鎖節。

27日,紅三軍團到達文市附近宿營。晚上11時左右,梁思久所在的收容隊趕到宿營地。先到的戰友已經為他們燒好了洗臉洗腳的熱水,還給他們留了飯。他們洗完了臉和腳,吃完飯準備睡覺時,辦公室李秘書來通知:局長緊急通知黨、團幹部集合開會。

梁思久和戰友們全都集合到張純清局長那裡。張局長說:情況緊急,上級指示,明日急行軍50多公里,一定要保證全體指戰員不掉隊。明早3時吃飯,4時出發,9時以前全軍團部隊一定要通過文市,大家要做好準備。他還特別強調:收容隊的同志必須在29日的4點前跟上部隊,到達目的地。同時將保衛局偵察部、執行部調出三分之一的幹部,警衛大隊調出4個班,以加強收容隊工作。

28日4時,部隊出發了。收容隊8時左右到達文市街北,這時全軍團部隊都通過了文市,但有三三兩兩的掉隊人員還在慢走。突然聽到轟隆隆的聲音,是敵機飛來了,部隊迅速疏散,隱蔽在附近屋裡。敵機發現了掉隊人員,在房前屋後投下炸彈和反動傳單。從敵人的反動傳單可以看出,蔣介石已判明紅軍要渡湘江。

29日,中央軍委命令:紅軍分兩路渡過湘江,並將渡河地點選在界首和鳳凰嘴子之間。三軍團在右翼,一軍團在左翼,從兩翼保護中央軍委縱隊過湘江。五軍團在後,對付周渾元的追兵。

一軍團二師四團先搶佔右翼的界首後,移交給趕到的三軍團五師。而後,梁思久所在四師在興安與界首之間的光華鋪,五師在新圩灌陽一帶設防。三軍團的指揮所設在離湘江渡口界首隻有幾百米距離的五個山腰上的祠堂裡。祠堂後面是山,站在祠堂外可以看見湘江渡口臨時架設的浮橋。張純清局長帶著收容隊和警衛大隊到達了軍團前指,隱蔽在祠堂周圍,保衛軍團首長的安全。

光華鋪距界首約二三里路,周圍是一片比較開闊的丘陵,大樹很少,只是有稍微突起的泥包上零星地生長著一些灌木和雜草,地形實在不便於堅守,大家都在盼望軍委和中央縱隊快來渡江。

當時,中央縱隊已到達灌陽北的文市、桂巖,桂巖到最近的湘江渡口只有50多公里路,如果採取輕裝急行軍,一天即可到達,這樣紅軍可以損失較小地渡過湘江。但由於當時受“左”傾冒險主義領導,沒能利用這一大好時機,他們仍然抬著從蘇區帶來的罈罈罐罐,每日只能行軍20多公里,足足走了4天才到湘江邊。紅軍戰士在前線為了掩護他們過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梁思久當時正在祠堂的軍團指揮所。除少數人在祠堂裡外,大部人都在四周隱蔽休息。突然轟隆一聲響,敵人的一發迫擊炮彈落在祠堂右側爆炸了,碎石掉落到指揮所屋頂上,打得屋頂上的小青瓦噼裡啪啦亂響。彭德懷軍團長站起來說:沒事的,人都到屋後去。

這時,鄧萍參謀長急急忙忙進入指揮所。他對彭德懷軍團長、楊尚昆政委說:五師的陣地遭到敵人多次猛攻,胡震參謀長和黃晃團長都犧牲了,部隊傷亡很大。他們一直與敵拼殺,至今已經堅持了3天3夜,有的連隊一口飯也沒吃上。彭德懷當即指示鄧參謀長,立即通知四師師長張宗遜、政委黃克誠派出一個團,去掩護五師撤下來。

30日黃昏,張純清局長對梁思久說,首長認為明日四師陣地有激戰,派王祖波、吳德山和他3人去四師瞭解戰況。接受任務後,他們連夜趕到了四師指揮所。四師前指距軍團指揮所不過1公里路,梁思久等人到達時,張宗遜師長、黃克誠政委正在緊張進行著戰鬥的準備。

12月1日1時左右,中央軍委命令:12時前必須保衛湘江渡口,使軍委縱隊和主力部隊能勝利渡過湘江封鎖線。敵眾我寡,在一切為了蘇維埃新中國的口號下,紅軍以驚天地泣鬼神的士氣,在十多里地的戰場上,與敵人展開了生死存亡的拼殺戰。

1日凌晨,天還不亮,戰鬥就打響了。光華鋪四師十團陣地上炮聲、槍聲響成一片。夾著閃閃的火光,敵人的炮彈、機槍子彈不斷向我方陣地傾瀉過來。一陣炮擊後,敵人端著槍,上著刺刀,嘶叫著一聲聲難懂的廣西土話,向著十團陣地衝了過來。這時,我們的紅軍勇士從掩體裡衝了出來與敵人拼殺。他們忘記了傷痛,心中只有簡單而堅定的信念:保衛黨中央,保衛軍委縱隊安全過湘江。他們與敵人展開了驚天動地的肉搏戰,終於又一次守住了陣地。

張宗遜師長去十團指揮作戰後回來說:戰鬥打得很艱苦,雙方傷亡不小!我們的裝備實在可憐,子彈太少,現在剩四五發子彈的就算是富有的了。我們不能向敵人那樣亂放槍,幾乎每射擊一槍都得認真考慮,目測一下距離,在射程之內才開槍。

在十團陣地上,連續打退了敵人十幾次進攻,二營營長犧牲了,沈素清團長在二營陣地上親自指揮作戰。他率領全營戰士,從山上猛衝下去,拿著苦瓜手榴彈向眾敵扔過去,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敵人第二梯隊又衝了過來,明晃晃的刺刀在深秋的陽光下閃著寒光。突然,敵人的子彈打中了沈團長的左腳,他還搖搖晃晃向前衝,一個兇惡的桂敵用刺刀向他刺來,他跌進一條壕溝犧牲了。

當張師長、黃政委向軍團首長彙報說十團團長和其他戰友犧牲的情況時,彭德懷心情沉痛。不久又收到接任沈團長職務的杜中美團長在去二營陣地時不幸中彈犧牲。彭軍團長聽到後說:“這打的什麼仗!不到一天時間,四師十團就死了兩個團長,這樣打下去,野戰部隊只有死路一條!”楊尚昆政委在一旁熱淚盈眶,說:“咳!中央縱隊快點過江啊!也好減少部隊的傷亡……”所有的紅軍指戰員都在焦急地等待著中央縱隊渡過湘江的消息!

12月1日上午,界首渡口,霜風悽緊,冷雨飄零。敵機輪番轟炸著湘江上紅軍架設的浮橋。在敵人強大的火力下,數萬待渡的紅軍,面對波濤洶湧的湘江水,一籌莫展,進退維谷。軍委縱隊在江邊的小山坡上停了下來。

這時,梁思久在指揮所看到彭德懷發怒地命令政治保衛局派人去叫他們快點過江。張局長指示他們偵察部的全體指戰員帶保衛隊的一個排前去催促部隊迅速渡江。當他們到達江邊時,軍委副主席周恩來也來到渡口指揮渡江。接近中午時,中央縱隊終於渡過了湘江。隨後,梁思久所屬保衛局的同志緊隨彭德懷、楊尚昆一起渡過了湘江。

(池昌鑫 整理)

梁思久又名梁明,1915年6月生於武平縣湘店鄉堯裡村。1931年參加紅軍,1934年轉為中共黨員,同年10月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平型關,百團大戰,營橋,阜寧及陳家港等戰役、戰鬥。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三下江南、攻打四平、彰武和遼瀋等戰役、戰鬥。參加過抗美援朝。1962年2月任哈爾濱軍分區副司令員。1977年9月任黑龍江省軍區司令部顧問。1981年10月離休。1955年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曾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旗勳章。1988年被授予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3年6月在哈爾濱逝世。

(摘自《紅色文化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