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河南農村,培養一個985的學生難嗎?

官兒迷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個人覺得在河南農村培養一個985的學生真的難,不是一般的難。

考生數量和質量上河南都是首屈一指

2018年河南高考人數逼近新高98.8萬人,十年後(2008年也是98.8萬人)再次逼近了將近百萬的數量,對於考生人數逐漸增加的原因我不想去討論,但是這麼大的基數對於本身高等教育資源就匱乏的省份考生來說無疑是個災難,本身河南省就只有一所拿得出手的211大學(今年入選雙一流)的鄭州大學,對於大多數想上重點大學是考生來說去省外讀書成為了不得已的選擇。

考生數量巨大,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結果就是河南的考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考取更高的分數才能擁有進入985和211重點大學的機會,據不完全統計河南考生進入重點大學的平均分數也在600分左右,也就是說滿分750分的情況下至少要有600分以上的成績才有可能步入我們所謂的雙一流高校。據2017年重點大學錄取人數來說只有7.71萬人(也就是意味著不到9%的機會有人步入重點而且還包含省重點),如果只算全國重點的話估計只有1%的機會。相比較來說北京、上海等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無疑要相對輕鬆的多。

生活在城市的考生尚且如此,農村的就更難了

幾年前身邊有個朋友,孩子在河南省實驗高中就讀,進入高二分文理班之後基本上孩子平時上課,休息或者其他時間幾乎都是在輔導班中的度過的。更有些家長因為擔心孩子跟不上學校的進度,寧可花費十幾萬在輔導班進行全託一對一進行輔導,輔導現象讓人瞠目結舌。相比較城市的孩子有這麼豐富的教育輔導資源不同,成長在農村的孩子無疑要差很多。幾乎除去了學校老師的輔導之外,全靠自己去努力。讀萬卷書不如名師點路的道理大家都懂,沒有名師點路的情況下能夠在千軍萬馬中殺出重圍付出的努力是你我不能想象的。1978年恢復高考後考生挑燈夜讀的電視劇大家都看過,我相信農村的孩子付出的努力不比電視劇上演的少。

河南的縣城每年的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說明了一切

我記得自己上學那會,一個縣城裡面一年能出現一個清華北大似乎都是整個縣城的榮耀。縣城裡面的孩子有大部分是從農村出來的,一個縣城每年考生有將近4000人左右,而只有區區幾個才能有希望步入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率為千分之一左右,幾乎是河南省平均錄取率的十分之一。你說難不難?難於上青天我看很貼切。

可怕的是農村學子進入大學後很難有所作為

過去我們形容步入重點大學就比如鯉魚跳龍門,如今重點大學只是今後你步入社會的一個敲門磚而已。因為從小的生活環境不同,受教育方式不同等等導致了農村學子在大學的種種歧視和不適應。社會變了,如今不是看你成績好壞的時刻了,如今的年輕人看重的更多是你的才華(對不起不包括成績)這對於唯一可以用來做遮羞布的農村學子來說無疑是當頭一喝。如果相比較於步入985大學的困難,如何適應大學生活才是更值得關注的話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各位留言或者關注勇勇雜談壹貳叄。


勇談房產壹貳叄


這個怎麼回答呢?

培養不難,但考上卻很難!

就我所知,除了一些特殊的如美術等專業外,一個985高校的大學學費一般都在5000元上下,這要比很多二本院校、甚至專科低很多,主要是因為這些高校一方面有大量的國家教育資金的投入,獲得的科研資金多,加上傑出校友、合作單位的捐助等,基本不存在辦校賺錢的思想。

不光河南,農村學子一旦考上之後,基本就相當於魚躍龍門了,除了學費低外,這些新科進士們還會受到當地企業的追逐,有很多,只要自己同意合作條件,都會有企業提供學費贊助的。

因此,培養一個在985求學的學子不難,難的是魚躍龍門前的那一躍!

河南是我國第一人口大省,另外也是農業大省,農村學子眾多。而有數據顯示,985高校在河南的錄取率是0.7%,也就是說,1000個考生裡面只有7個能上985高校,同時,在每百萬人口中211學校數量方面,是0.01%。

與之對比的是,常駐人口只有2000萬的上海,985高校錄取率是4.51%,是河南的6.6倍,而北京每百萬人口的211院校數量是1.83%,是河南的183倍。

這幾年我們經常聽到一些關於985、211高校高招向河南傾斜的消息,但對於河南眾多的考生來說,增加幾個人可謂是杯水車薪。就好像我們往一個杯子裡再加一杯水會漫出來,而往一個水缸中加兩杯水就跟沒加水一樣。

因此,這些玩文字遊戲的宣傳並不能對河南高等教育帶來實質性的幫助,只是多了幾個幸運兒而已。

目前,我國基本已經度過了精英教育的階段,在一些發達的省份,如北京、上海,高等教育正在逐步向普及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高等教育的發展又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的教育資金更應該向如河南這樣的教育落後省份傾斜。

在前幾年,曾有北京某高校一教授明言:小地方來的人眼光窄見識淺,因此不願多招收。

但正如每個地方都是從小地方發展起來的,更不能自己佔著全國的教育資源卻去指責別人的落後。

因此,對於培養985一類的高等教育,其實在學費的背後更應該關注國家教育資金的分配問題。換句話說,如果進去的路是一條獨木橋,只有少數人能進,就算高等院校免費又怎麼樣?


每日糧油


每個人都要成長,成長離不開教育——上山畝教育,一個專注教育的號,期待您的光臨。

不要說河南,只要是農村,要培養一個985的學生,都不容易。

今天的農村變化太大,農民的生活也日新月異,可是農村的孩子想考重點大學卻比以前更難。為什麼?

一、教育資源不公平。以前的農村孩子和城裡孩子沒有所謂教育資源不對等的說法。大家都是抱著那基本課本,不流行買什麼輔導資料,天天刷老師的油印試卷,一陣陣芳香的試卷味道一視同仁,共同分享。今天的教育狀況卻完全不同了,貧富差距之大導致出現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分配,城裡的貓可以花錢接受抓貓技巧的培訓,而農村的貓卻因為貧窮和信息的缺失,只能靠自己的汗水捕鼠,效率之低可想而知。

二、孩子缺少拼搏精神。今天的農村孩子已經把以前農村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都得一乾二淨。因為“讀書無用論”觀點的影響,因為教育的功利思想的泛濫,因為農村生活的改善。以前的農村孩子因為窮,好勝心特別強,讀書不要命,特猛特拼,考不好會覺得很丟臉。今天的孩子還沒讀完初中就想出去打工賺錢。考得再差也手舞足蹈,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三、農村學校教師能力相對弱。因為生源不同,農村的學生基礎普遍差,老師的教學水平也相對薄弱,城裡的教師教育環境好,可以給學生提供最先進的教育技術和多媒體平臺,可以共享所有資源和教研教學經驗。

農村孩子想考個985,很難。

河南的農村孩子想考個985,難上加難。

——上山畝教育——


上山畝教育


我就是河南人,以我們縣的情況來看,全縣前100名,能上985,前500左右上211,但是每年縣裡都有1萬多的考生,所以難度的確很大。我是08年參加高考,當年一本文科560左右吧,記不清了,過了二本線40分,沒上,複習一年碰運氣考上一個211,具體哪個學校不說了,只記得當年我們學校文科在河南只招收8個人,呵呵,運氣好,碰上了。那時候填報志願和現在不一樣,那時候分數不出來就估分填志願,有很大的運氣因素,導致很多估分低但是實際分數高的人報的垃圾學校,過一本線幾十分的才考個二本,低分的甚至能上985,我有好幾個同學就是運氣爆棚,過一本沒幾分,就上了985 ,現在聽說改了,什麼分數段上什麼學校,沒有投機倒把的了……不過總體還是很難 學霸除外


冷雨夜孤行


哪個地方不是招本地人多,北京人考去別處不一樣比你們難的不是幾十倍的關係了吧,高等教育投入一樣嗎,以前不重視教育的時候,有幾個省的人覺得羨慕?每年需要大量的高等教育投入,你們付出過什麼,國家財政有一定撥款,但是也每個省給你們一定比例名額了,自己高等教育投入不夠,別人投入多了反而成了虧欠你們,拿河南為例(因為河南這方面尤為突出),當初中科大想遷入河南,河南以不想投入過多的財政拒絕了,後來才變成安徽的,現在知道自己競爭大了?北京各個高校沒有幾個是改革開放後建設的,大部分新中國成立之前就有,改革開放之前你們怎麼不抱怨,最近幾年才發現不公?北京的大學是憑空抱怨變出來的?想要絕對的公平,你們能不能跟我們繳一樣的稅收,能不能給我們的孩子提供相對多一些的選擇和渠道,你們什麼都拿不出來,憑什麼舔著臉喊公平。還有你們所謂的全省尖子到北京和一部分中上等學生比,來之後你們有什麼優勢嗎,清華每年跳樓的還不是你們全省尖子天之驕子無法承受能力不行的事實嗎。北京作為素質教育綜合發展的試點,也是在摸索中,真的拼,我們獲取知識的資源途徑和投入你確定你們真拼的了?我們給孩子努力奮鬥每年那麼大的投入才能讓孩子從情商,智商,才藝等綜合素質全面的發展,你當這些投入是瞎的?到時候是不是又該說北京人投入大不公平,限制北京人給自己孩子的教育投資才公平,總之什麼都有理就是資源自己佔好的才是公平,我不歧視外地人,也很感謝一部分外來人口給北京做的貢獻,但是記住誰都有自己的家鄉,不是因為我們是首都,我們的家就不應該有,記住北京的教育做的比你們不止領先了幾年而已。


孩子不姓王


如果說北京500分能上清華北大那純屬天方夜譚,而且看2017本科線北京更是分數最高,那麼問題出在哪兒呢,你們都在用全國卷,而北京20年不改初衷,依然自主命題,你們做你們的天上有幾顆星,我就是要出天上有幾個太陽,你想不讓我們考高分,上帝都不答應啊


秀麗的黃巖島


難!非常難!難於上青天!

那麼在河南參加高考究竟難在哪些地方呢?

1參加高考人數多

通過下圖我們可以看到,河南一直是全國高考人數最多的省份,沒有之一。僅看2017年高考報名人數,河南報考人數86萬是貴州的兩倍,浙江的三倍,北京的14倍之多。


2錄取率低

河南一本二本錄取率低是出了名的,和河北可以說是難兄難弟。在2016年各省高考考生上一本大學的錄取率排行榜中,錄取率最高的是北京市,高達30.5%,這也就意味著,北京市的考生中,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能考上一本大學...... 和北京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河南省,河南作為一個“高考大省”的名號基本已經響徹全國了,這和它龐大的高考人數有很大關係關係。然而2016年河南一本錄取率只有8%左右。


3試題難度較大

當然,河南並不是全國試卷難度最大的省份,但是河南採用的試卷-全國一卷的難度在全國單位來看還是相當大的。以我自己為例,我現在在重慶上大學,我們班上重慶本地的和我分數基本一樣,但是不同的是我是全國一, 他們是全國二卷。這就是差別。

4重點大學少之又少 作為全國高考報名人數最多的省份,到目前為止,河南也只有鄭州大學一所211院校,而北京則有30多所211 985院校。

哎! 評論區裡留下你的高考省份和當年分數吧,有緣人🤣🤣


每天知識漲一點


難,非常難!

河南省的高考人數居全國第一位!是出了名的高考大省,在這裡,真正的體現了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場景。看看下面的高考數據,看看河南的一本錄取率、211高校錄取率、985高校錄取率!




從數據中不難看出,在河南,考上一個好學校很難,考上一個985高校更是難上加難!在此心疼河南學子一秒鐘。

而且河南省的高校很少很少,沒有一個985高校,只有一個獨苗鄭州大學是一個211學校!

你能想象在河南考名校是多難嗎?舉個例子吧,你在北京考個四五百分就可以上一所不錯的學校,而在河南,恐怕你要考六百多分才能上一所不錯的學校!

河南學子苦啊,希望國家可以扶持一下河南的教育,讓河南走出更多的人才!


悟之書香文化


對於目前的現狀來說,在河南培養一個985的大學生還是比較困難的!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培養一個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十幾年,每個父母都傾注了太多的心血,每個學子也都為了大學夢寒窗苦讀,就為了有朝一日鯉魚跳龍門,一舉成名天下知!


可現實終歸是現實,就目前而言我們河南省只有鄭州大學是國家211大學,985院校是一所沒有!而我們近幾年來河南省的參加高考人數約90萬左右,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但是這就導致了我們的211和985院校對於高考人數的比率在全國屬於倒數行列!

我們知道,一個高等院校的招生是以本省生源為主要招生對象,撒向全國的各個省份的招生人數佔招生比例的很少一部分,這就導致了河南考生被985名校錄取的機會相對於其他省份少之又少! 相對於在全國遙遙領先的參考人數,而河南卻有少之又少的985/211院校,這就是現狀,註定河南的學子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名牌大學的青睞!

當然,現在國家對於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情況已經做出調整,也是希望優秀的教育資源能更多的惠及落後以及欠缺的省份,讓每個學子都能圓夢大學,成就人生!


東方今報


作為人囗大省。家長對孩子們的引導是決定重點名校的因素。家長只管掙錢養家不管不問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了表場。不好就打罵。甚至體罰。沒有付出那裡回報。河南家庭想想。現在教師家庭注重教育。農村大部分不管不問.只給孩子錢。上網打遊戲不問不知。知道就打。從不講道理。約束孩子的童真和童心。加油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