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又一伟大工程:凿开秦岭,引长江水进入黄河,造福亿万人民


南北分布不均的水资源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因此早在60年前,毛泽东视察黄河时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构想。南水北调不仅仅是将长江流域的水引入缺水的北京地区,而是一个涉及全国的系统性工程,其中也包括引入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历史上一直是以富饶著称的八百里秦川,目前年均缺水17.3亿立方米。

在世界范围内空前绝后的“引汉济渭”调水工程,事实上意味着将长江流域的水引入黄河流域。

想要引水进关中,就只能把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屏障——秦岭凿穿。这么长而复杂的穿山引水隧道,只可以用伟大来形容。

秦岭输水隧洞全长98.30公里,设计流量70立方米/秒,纵坡1/2500。穿越秦岭主脊段39.08公里采用TBM法施工,其它洞段采用钻爆法施工。

工程建成惠及人们的生活及工业用水,同时将归还原被大量挤占的300~500万亩耕地的农用水。

此外,可有效改变关中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防止城市环境地质灾害。

隧洞最大埋深离地面达到2012米,需要攻克超长距离通风、涌水、突涌泥、岩爆、高温地热等世界性难题。

秦岭输水隧洞无论是工程量,还是技术难度,都是世界水利史上里程碑式的工程。按工程计划,秦岭输水隧洞将于2019年全线贯通,到2030年工程全部完工,黄河两岸亿万人民即将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