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粵港澳大灣區內“搶人”正酣 留深圳還是去香港?

粵港澳大灣區內“搶人”正酣 留深圳還是去香港?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各地正在為“搶人”酣戰,如何能真正有效引進高質量人才後留住人才,以及如何讓引進的人才對城市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發揮最大的作用應是每個城市都要認真思考的課題。

即將於今年6月從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研究生畢業的內地學生萬智宇還在思考畢業後的規劃。“目前已經拿到了兩家香港外資銀行的offer,但是也在考慮是否要留在香港,或者去深圳。”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萬智宇表示,四五年前,從內地考入香港大學的畢業生基本上大部分都留在香港或者選擇繼續出國深造,但是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畢業生也開始把深圳和廣州一起共同考量。“就拿深圳來說,生活舒適度明顯要高於香港,住房條件好很多,對應屆畢業生落戶還有額外幾萬元的補貼。”

相較於北京、上海日益嚴苛的落戶政策,粵港澳大灣區不少城市近年來為吸引像萬智宇這樣的應屆生落戶,都推出了相應的落戶補貼,對落戶當地的應屆生給予直接的現金獎勵。而在招攬高層次人才方面,更推出一個個名字響亮的招才引智計劃,如深圳的“孔雀計劃”、廣州的“紅棉計劃”、東莞的“藍火計劃”、惠州的“人才雙十行動”、珠海的“珠海英才計劃”等等,香港和澳門也不甘落後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公佈中長期人才培養行動方案等等,通過包括項目獎勵金、購房補貼、人才綠卡、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高層次人才落地,構建多層次人才體系。

“毫無疑問未來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爭奪人才資源,關乎城市興衰。”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副會長、廣東省政協委員楊道匡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各城正在為“搶人”酣戰,楊道匡告訴記者,如何能真正有效引進高質量人才後留住人才,以及如何讓引進的人才對城市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發揮最大的作用應是每個城市都要認真思考的課題。

“軟硬兼強”方能留住人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粵港澳大灣區11城的最新人才政策發現,大部分城市的政策大同小異,例如,針對應屆畢業生給予1萬-5萬不等的落戶補貼或提供租金低於市場價的人才公寓,針對高層次人才提供購房優惠、創業、科研項目資金補助等等。

“目前僅有這些還不夠,要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在資金等硬件方面的支撐,大灣區內不少城市的教育、醫療、科研氛圍等軟件因素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楊道匡指出。“目前除了香港、澳門,在這方面做得比較突出的是深圳,其他灣區城市可以進一步向深圳看齊,打造好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方能吸引更多人才。”

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對人才吸引力極強的城市,在引進創新科技人才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孫福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近年來深圳一直秉持“來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實行開放包容的人才政策,2017年全年引進應屆畢業生約10萬,在職人員約13萬,其中海外留學歸國人才約1.8萬。而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深圳市共有全職院士29名,累計認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10547人,發放高層次人才獎勵補貼18億元。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已引進歸國留學人員超過10萬人。

“有效的人才政策要首先充分發揮好市場配置人才的基礎性作用,然後再讓政府在關鍵領域發揮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孫福金表示。他介紹稱,近年來深圳在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行業協會的作用吸引人才方面成效顯著,而從政府層面,在2017年成立了規模為80億的深圳人才創新創業基金,主要投向國家、廣東省、深圳市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現代服務業等行業,包括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的項目以及國內外前沿技術、原創技術、顛覆性技術等領域,進一步為深圳高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

完整的產業鏈、靈活的市場機制,飛快的技術轉化速度,良好的創新生態,使得深圳對科技型創業公司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深圳市科創委主任梁永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深圳吸引人才不僅僅是靠補貼,更重要的是能給人才一個施展才能的環境。“錢只是其中的一個指標,現在可能更多的人關注的是技術到最後落地的實施,一個科技公司可以在三公里的產業園內找到所有的原材料,這個是靠市場的基礎配置完成的。”

雲天勵飛公司CEO陳寧深對此有感觸:“作為海歸創業團隊,非常幸運選擇到深圳來創業。”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這裡他們的一項又一項技術得以落地,在深圳打造樣板,進一步在全國乃至全球推廣。“深圳有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尤其是有一個開放的市場運營機制,完善的產業鏈,非常適合我們這樣科技型創業公司的發展。”

今年34歲的賀建奎是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學的一名副教授,同時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六年前,他創辦了一家研發基因檢測設備及試劑的科技公司,2017年成功研發出亞洲第一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樣機。曾在斯坦福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的他對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創業環境有很高的評價。“因為基因測序是一個硬件、軟件、系統工程集成的一個體系,在深圳有完整的產業鏈提供支持,甚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支持,比起在硅谷這樣以軟件為核心的地方,深圳有更好的基礎來做這種多學科交叉。”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教授、格拉布斯研究院執行院長鄭智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深圳吸引自己的除了良好的科研環境,在配偶就業、子女教育等方面也給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條件。“讓我們這些海歸人員少了許多後顧之憂。”他說。

鄭智平指出,如果只是在引進人才時給予一系列的補貼、優惠,但城市自身沒有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是不可取的。“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把人才引進來只是第一步,如果無法為引進的科研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技術支援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支持,那引進的人才最後也必將流失。其他城市可以進一步借鑑深圳和南科大的經驗,在接下來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過程中,共同打造人才高地。”他表示。

加強各項要素流動

“對標世界其他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還需整體繼續在產學研結合等方面下功夫,同時可以考慮效仿東京灣區建立的國家戰略特區,紐約灣區建立的經濟開發區(BID)進一步放寬各項管制,從稅率等方面給予科創企業更多優惠,以及加強灣區內資本、人才等要素的流動性。”楊道匡分析。

目前根據相關規定,在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內(包括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工作的港澳居民,可免辦《臺港澳人員就業證》。但這一政策還沒有惠及粵港澳大灣區的9個城市。為了全面打開港澳人員在大灣區就業的方便之門,楊道匡認為,可以允許具備一定學歷或專業技能資質的港澳人才自由流動,無需辦理就業證,可憑工作合同直接辦理社保等相關業務。

孫福金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在接下來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的過程中,希望深圳能進一步加強與香港之間的合作,“可以充分運用深港科技走廊等,發揮香港在科研、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優勢,加強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人才的交流,同時更多利用香港的資源組織灣區內的科技、金融人才的培訓。”他說。

楊道匡認為,未來,在包括加強通關便利化硬件建設,優化並完善粵港澳人員簽註政策,根據粵港兩地居民往來的現狀和需求,提升粵港澳貨物通關便利化水平,例如推動口岸通關信息共享;便利試驗設備及材料跨境通關,以及放寬科研資金跨境使用限制等方面,粵港澳大灣區還任重而道遠。

“要真正吸引人才僅靠各城市推出的各項優惠政策遠遠不夠,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應該要在競爭中相互合作,統籌考慮,不應該為了‘搶人’打架,應該結合城市自身的產業結構、優勢有針對性地引進所需要的人才。”楊道匡表示。

“我也拿到了深圳招商銀行總行的offer,所以目前還在進一步考慮中,”萬智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是希望未來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能夠越來越一體化發展,交通等方面越來越方便,無論選擇在香港還是在深圳、廣州都能有很好的職業發展機會,享受到更加宜居宜業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